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兰州地区人群对多环芳烃的暴露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介质-多途径暴露模型,评价兰州地区居民暴露于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分析风险来源、暴露介质及暴露途径,并结合蒙特卡罗方法分析研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兰州地区居民中男性和女性对环境中多环芳烃的终身日平均暴露量分别为4.55×10-4和5.07×10-4mg.kg-1.d-1。暴露途径中食物摄取是最主要途径,食物中贡献较大的为谷物。相应的男性和女性的健康风险度分别为4.12×10-5.a-1和4.80×10-5.a-1,兰州地区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居民人体健康风险度远远高于可接受健康风险度的标准。兰州地区女性对多环芳烃的暴露量高于男性,女性健康风险平均值亦远远高于EPA标准值,兰州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较高可能与长时间低剂量多环芳烃暴露有一定的关系。兰州地区多环芳烃人群暴露与天津和北京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3.
以重庆老龙洞岩溶槽谷为例,利用BaP毒性当量浓度(BaPeq)和终生癌症风险增量模型对儿童和成人暴露于土壤PAHs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BaPeq16PAHs为87.5±156.6 ng·g-1,7种致癌性PAHs占了97.8%;BaPeq10PAHs平均值为32.9±37.4 ng·g-1,33.3%的采样点的BaPeq超过了荷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目标参考值(33.0 ng·g-1),表明土壤PAHs存在潜在风险;儿童和成人的终生癌症风险(ILCR)分别为1.17×10-7-7.11×10-6,1.24×10-7-7.52×10-6,平均值为8.8×10-7和9.3×10-7,总体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但有部分存在潜在风险;DaA和BaP产生的致癌风险占到总风险的35.2%和30.4%,是最主要的贡献组成;不同暴露途径对人群的致癌风险水平为:皮肤接触 > 经口摄入 > 呼吸吸入.经口摄入和皮肤接触对总致癌风险的贡献几乎为100%,高出呼吸吸入102-106倍,是土壤PAHs致癌风险的主要暴露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饮用水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和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饮用水中存在的多环芳烃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会产生危害。应用固相萃取富集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对全国主要城市的80座自来水厂出水中多环芳烃的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自来水厂的出水中多环芳烃总量在174.02-658.44ng.L-1之间,其中致癌性多环芳烃的总量为55.08-173.36ng.L-1,致癌性多环芳烃占多环芳烃总量比例最高可达到49.68%。就其组成而言,出水中多环芳烃以3环芳烃(31%-37%)为主,但各环均有检出;通过评价水体健康风险,得到水厂出水中多环芳烃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值是10-6a-1。  相似文献   

5.
大气中颗粒物和多环芳烃对环境与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我国10个城市2013年12月和2014年1月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PM10)为研究对象,采用硅胶-氧化铝层析柱净化分离、气质联用仪分析的方法测定了27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水平,分析其谱分布及空间分布,并通过呼吸暴露途径估算了癌症病发增量(ILCRs)和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F)。结果表明,27种物质的总浓度为13.72~2 002 ng·m-3;在10个城市中晋中总浓度最高,厦门最低。PAHs空间污染水平呈现北方高于南方、东部沿海城市浓度相对较低的趋势。温度与总浓度有相关性。在27种PAHs中,占主导地位的单体为荧蒽(FLA,7.56%~19.8%),芘(PYR,6.72%~13.8%),艹屈(CHR,12.8%~19.6%)和苯并(k)荧蒽(Bk F,8.59%~15.5%),4者占到多环芳烃总浓度的42.1%~64.3%。根据研究区域苯并[a]芘(Ba P)人口加权浓度估算ILCRs范围为8.94×10-6~4.77×10-4,据此计算的PAFs为0.487%~13.2%,均值为3.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上述研究结果为大气颗粒物中PAHs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6.
区域环境中多环芳烃的皮肤接触暴露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例介绍污染物-皮肤接触暴露的量化方法.选择了多环芳烃污染较严重的天津市,计算了该地区人群通过2种主要皮肤接触途径(皮肤-降尘接触和皮肤-洗浴水接触)对区域环境中16种PAH化合物(PAH16)的皮肤接触暴露与健康风险.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三个亚群对PAH16的日均皮肤接触暴露量分别为3.41×10-2、2.68×10-2、1.95×10-2μg·kg-1·d-1.终生加权暴露量为2.20×10-2μg·kg-1·d-1.不确定性分析的结果表明,至少50%人群对PAH16暴露量在2.00×10-2—4.00×10-2μg·kg-1·d-1范围内,暴露量极高和极低的人都很少.在16种化合物中,皮肤接触暴露优势化合物是Phe,Fla,Pyr,Bap和Baa.皮肤途径终生加权暴露对总暴露量的贡献很低(1.06%),换算为BaP等效浓度(BaPeq)后则增加到6.00%.人群由于PAH16皮肤接触暴露所导致的平均致癌风险为8.1×10-7a-1,并未超出最大可接受风险1×10-5a-1.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发展,水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地表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水平及其致癌风险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为分析大辽河地表水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对大辽河2011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地表水中16种优先控制的PAHs浓度进行监测,应用以Bap为参照物使用等效质量浓度TEQ和终生致癌风险评价模型(ILCR)对地表水中多环芳烃对人体的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国内外其他河流相比较,大辽河地表水中ΣPAHs的污染较为严重,且丰水期浓度显著大于枯水期。在丰水期,地表水中多环芳烃以4环多环芳烃为主,代表性多环芳烃为Baa;在枯水期,地表水中多环芳烃以3环和4环多环芳烃为主,代表性多环芳烃为Phe。与美国EPA标准相比较,致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大辽河地表水中存在潜在的多环芳烃致癌风险,即使经过水厂处理后这种风险仍然存在,必须给予重视。上述研究结果为明确大辽河地表水中多环芳烃污染现状、加强水环境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李晨光  李维霞  张璟  李彭辉 《环境化学》2023,42(6):1784-1791
为探究人体多环芳烃(PAHs)及含氧多环芳烃(OPAHs)的内暴露水平、来源及健康效应,本研究采集了天津市45名青年男性的血浆样本,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多环芳烃及含氧多环芳烃的暴露浓度,利用特征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来源及贡献率进行解析,并利用苯并[a]芘(BaP)毒性当量浓度和致癌风险模型对致癌健康风险进行评估. 结果共检测出7种PAHs和6种OPAHs,检出率分别为17.8%—80.0%和28.9%—66.7%,ΣPAHs和∑OPAHs平均浓度为24.8 ng·mL−1和31.9 ng·mL−1;其中,二苯并(a, h)蒽(DBahA)和10H-9-蒽酮(ATO)的浓度水平最高(14.2 ng·mL−1、27.1 ng·mL−1),组成特征以低-中分子量物质为主. 使用特征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污染来源分析,结果表明,石油源和化石燃料的燃烧是人体血浆中PAHs的重要来源. 通过致癌风险分析得出风险值(CR)介于10-4与10−6之间,表明血浆中的多环芳烃类物质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9.
2010年冬春季,在济南典型室内环境(超市、办公室和餐厅)采集了PM2.5样品,并对其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办公室的PAHs平均浓度最高,为93.11 ng·m-3,超市和餐厅的PAHs平均浓度分别为42.97 ng·m-3和26.65 ng·m-3.超市和办公室的多环芳烃均以室外源(燃煤)为主,吸烟导致办公室轻环多环芳烃浓度升高,高于室外相应物种的浓度,餐厅的轻环多环芳烃和重环多环芳烃分别来源于室内烹饪和室外的机动车尾气.与室外相比,超市和办公室PAHs中的菲(Phe)和苯并荧蒽(BbkF)占总PAHs的比例较高,达到10%—15%,这与冬季室内使用中央空调取暖密不可分.超市、办公室和餐厅的毒性当量浓度值(BEQ)分别为7.05 ng·m-3、10.75 ng·m-3和0.75 ng·m-3.其中办公室的毒性当量浓度高于我国规定10 ng·m-3.超市,办公室和餐厅的PAHs暴露致终身肺癌风险度分别为0.6×10-3、0.9×10-3和6.5×10-5,均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值(10-5),超市和办公室的终身致癌健康风险高于美国最高法院规定的10-3的显著水平,说明生活在超市和办公室致癌风险高.  相似文献   

10.
城市回用水中多环芳烃致癌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人群暴露于城市回用水中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对于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对不同季节回用水中16种PAHs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研究委员会提出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分析不同回用条件下具有中国水体基质特色的城市回用水中PAHs健康风险.结果显示,回用水样中16种PAHs的总浓度为1 422.85 ng·L-1,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水样16种PAHs的总浓度为1 791.77 ng ·L-1,经过处理后回用水中PAHs含量有所降低.风险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回用水在城市绿化、农业灌溉和景观娱乐3种不同回用途径下多环芳烃的致癌风险分别为788×10-8、2.77×10-6、3.04×10-6,总致癌风险为5.89×10-6.以上结果可以得出,回用水在城市绿化、农田灌溉和景观娱乐接触过程中多环芳烃所增加的致癌风险很低,回用水中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1.
宝鸡市街道灰尘重金属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宝鸡市工业区、交通区和商业区等不同功能区所采集的街尘样品应用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方法对灰尘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As、Hg、Pb、Cu、Zn、Cr、Co、Ni、Mn、V这10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高于陕西土壤背景值,其中Hg、Pb平均含量分别为陕西土壤背景值的37倍和20倍.健康风险评价表明,灰尘中10...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农药生态风险评价暴露模拟外壳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阐明农药生态风险评价暴露模拟外壳的概念和功能的基础上,介绍了美国PE〔PRZM(pesticide root zonemodel)-EXAMS(exposure analysis modeling system)〕系列外壳和EXPRESS(EXAMS-PRZM exposure simulation shell)系列外壳、欧盟SWASH(surface water scenarios help)外壳及中国PRAESS(pesticide risk assessment exposure simula-tion shell)外壳这几种已开发的农药生态风险评价暴露模拟外壳的开发目的、结构组成、输入参数、运行方式和输出结果等方面的内容,并比较分析了各暴露模拟外壳在包含模型、包含场景、模拟水体类型和主要输出结果方面的异同点,期望为我国农药生态风险评价,尤其是暴露评价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贵州百花湖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贵州百花湖水体中有机氯农药(OCPs)对人体的潜在健康风险,在百花湖及其周边布设8个采样点分别采集水样,采用液液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OCPs的残留状况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水样中11种有机氯的总含量范围为15.5~43.8ng·L-1,其中,BHCs和DDTs含量范围分别为3.2~14.6和1.2~7.8 ng·L-1.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表明,百花湖水体中OCPs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表明百花湖水体中11种OCPs对人体健康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4.
姜林  钟茂生  张丹  夏天翔 《生态环境》2011,(6):1168-1175
随土壤不慎经口摄入是PAHs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该暴露途径下PAHs的健康风险计算主要基于土壤中总PAHs浓度进行计算。但是,这种计算方法并未考虑PAHs在土壤中的赋存状态及经口摄入后在人体不同器官中的毒理动力学过程,导致计算结果过于保守,修复目标过于严格,修复成本过高。针对这一问题国外相关研究人员已开展基于土壤中PAHs生物可利用性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但在国内就如何在风险评价过程中引入PAHs生物可利用性及其面临的障碍缺乏系统性报道。在对土壤中PAHs赋存形态及其随土壤经口腔摄入后在人体消化及循环系统中的动态分配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对该暴露途径下现有风险计算模型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土壤中PAHs可利用浓度进行风险计算,并对相应计算模型进行推导以及模型参数的获取方法进行了简要概括,以解决目前模型计算结果过于保守的问题。同时,对于在现有分层次进行场地健康风险评价思路中如何科学地纳入基于土壤中PAHs可利用浓度进行风险计算的思路以及在实际风险评价中应用该思路还需进行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水回用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污水回用量增加,其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危害日益受到重视。利用风险评价技术对回用水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成为保证安全回用的关键。主要论述了污水回用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区河流健康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界定了河流健康的概念,基于对国外河流健康表征指标的剖析,尝试从河流水文、河流形态、河岸带状况、水质理化参数以及河流生物5方面对河流健康进行评价,初步提出由5个1级指标、17个2级指标架构的城市河流健康评价体系.通过国际调研、标准对照、专家咨询等方法制定相关评价标准,基于简明的评价模型将河流健康状况划分为很健康、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和病态5个等级.以上海中心城区某河流为例,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天津污灌区苯并(a)芘、荧蒽和菲生态毒性的风险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概率风险评价方法表征和比较了天津污灌区3种多环芳烃对生物影响的风险性。根据各物质的环境暴露浓度和相应急性毒性值的累计概率分布曲线估计了各物质相对风险性的大小。采用联合概率曲线方式比较了不同暴露概率水平条件下3种多环芳烃的相对风险。结果表明,该地区目前菲的总体风险性高于另两种化合物,苯并(a)芘的总体风险性最低。而低暴露风险条件下(受威胁生物不超过20%),苯并(a)芘的风险较大,菲次之,荧蒽风险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随土壤不慎经口摄入是PAHs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该暴露途径下PAHs的健康风险计算主要基于土壤中总PAHs浓度进行计算。但是,这种计算方法并未考虑PAHs在土壤中的赋存状态及经口摄入后在人体不同器官中的毒理动力学过程,导致计算结果过于保守,修复目标过于严格,修复成本过高。针对这一问题国外相关研究人员已开展基于土壤中PAHs生物可利用性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但在国内就如何在风险评价过程中引入PAHs生物可利用性及其面临的障碍缺乏系统性报道。在对土壤中PAHs赋存形态及其随土壤经口腔摄入后在人体消化及循环系统中的动态分配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对该暴露途径下现有风险计算模型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土壤中PAHs可利用浓度进行风险计算,并对相应计算模型进行推导以及模型参数的获取方法进行了简要概括,以解决目前模型计算结果过于保守的问题。同时,对于在现有分层次进行场地健康风险评价思路中如何科学地纳入基于土壤中PAHs可利用浓度进行风险计算的思路以及在实际风险评价中应用该思路还需进行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9.
浅议恶臭污染的健康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臭兼有感官污染和有害气体污染的两重性。开展恶臭健康风险评价研究对恶臭基准/标准的制定、污染控制和风险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恶臭污染的特殊性和健康危害,分析了恶臭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最后就如何开展恶臭健康风险研究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