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循环社会等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从实质看,这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战略的有机延伸,目的是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从应用范围看,清洁生产在企业内部,循环经济在企业之间,循环社会则是全社会的.循环经济的出现是废弃物管理战略转变的需要,之所以在德国和日本得到很好的发展,与这两个国家的工业化基础有很大关系,一方面有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质,同时也有良好的法律基础和公众要求.我国有着发展循环经济的优良传统,尽管出发点和运行方式与西方国家不同;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的国情,要求我们将循环经济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政策导向,结合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选择发展重点,通过试点示范,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小城镇环境规划中循环经济理念的拓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小城镇环境规划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城镇的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循环经济是生态型经济,在小城镇环境规划中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并对其指标和内容进行拓展,目的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不断循环,使城镇经济发展更适应环境保护和生态循环的需要,是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3.
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展梅 《生态环境》2005,14(3):449-450
阐述了循环经济的概念;认为现代企业管理应当由原来的企业经济系统管理向企业生态与经济的复合系统管理转变,实行企业循环经济管理;企业应当把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纳入企业总体的创新、开发和经营的战略中去,建立“绿色技术”体系和“绿色营销”体系,实行全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4.
清洁生产:在过程、生产和服务当中,坚持实施一体化的预防性环境战略,以全面提高效率、降低人类与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可以被应用于任何工业的生产过程、产品本身,以及社会提供的各种各样服务当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态效益: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始终,逐渐减少生态影响和对资源需求之压力,至少要达到地球预计承受力能够负担的水平,在这个前提下,提供满足人类需要和带来生活质量的竞争性定价商品和服务(世界可持续性发展商业委员会,WBCSD).生态效益的基础是能够产生环境利益的经济效益,而清洁生产则以能够产生经济利益的环境效益为出发点.系数…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按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运行的具有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复合生态经济.生态产业是一类按循环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从传统工业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型需要一场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态影响方式的产业生态革命,其理论基础是经济生态、人类生态、景观生态和复合生态.产业生态转型的实质是变产品经济为功能经济,变环境投入为生态产出,促进生态资产与经济资产、生态基础设施与生产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平衡与协调发展.生态产业设计的原则包括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区域耦合、社会整合、功能导向、结构柔化、能力组合、信息开放、人类生态.产业生态系统是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的整合功能和错综复杂的人类生态关系,其方法论的核心在于时、空、量、构、序的生态整合.生态文化是循环经济的灵魂,指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包括体制文化、认知文化、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  相似文献   

6.
平行专题会     
政府政策和战略这次大会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利益攸关者代表来概述在清洁生产政策和战略方面取得的进步和未来需要.主题演讲者Warren J. Evans(菲律宾亚洲发展银行环境与社会发展办公室主任)说清洁生产在亚洲还没有产生重大的环境影响.在该地区推动清洁生产的有50多个国际组织、国家捐赠者和非政府组织.但是不幸的是,这些努力之间的合作还不充分,采用清洁生产的比率也不高.  相似文献   

7.
构建促进循环经济型服务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服务业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见突出,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对服务业进行引导显得很有意义。发展循环型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形式。剖析了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型服务业方面诸多应改进和进行创新的内容,利用循环经济的理论从行政、法律、经济、社会等方面探讨了循环经济型服务业建设实施的保障体系为服务业按循环经济的规律运行作了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建设的产业生态学方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循环经济是按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运行的具有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复合生态经济.生态产业是一类按循环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从传统工业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型需要一场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态影响方式的产业生态革命,其理论基础是经济生态、人类生态、景观生态和复合生态.产业生态转型的实质是变产品经济为功能经济,变环境投入为生态产出,促进生态资产与经济资产、生态基础设施与生产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平衡与协调发展,生态产业设计的原则包括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区域耦合、社会整合、功能导向、结构柔化、能力组合、信息开放、人类生态.产业生态系统是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的整合功能和错综复杂的人类生态关系,其方法论的核心在于时、空、量、构、序的生态整合.生态文化是循环经济的灵魂,指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包括体制文化、认知文化、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  相似文献   

9.
生态学范式下的清洁生产、产业生态和循环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生态学理论,从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4个生态学尺度上对清洁生产、产业生态和循环经济进行类比分析,论述了清洁生产与个体生态学、生态产业与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内在联系及3者之间的相容和递进关系,指出当前清洁生产和产业生态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局限性,认为提高清洁生产实施的层次,扩大清洁生产实施的范围,将产业生态研究上升到产业生态系统层面是清洁生产和产业生态未来研究和实践的方向,3者在不同层面的实践将最终推动人类不断接近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0.
节约型社会提出的现实背景、理论前提及其法律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节约型社会提出的现实背景的阐述,认为节约型社会的理论前提和基础有生态政治理论、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理论、资源生态经济理论、资源生态化和环境资源化理论等。并对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基本原则等进行了探讨。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节约型社会的法律内涵进行界定。认为节约型社会在第一层面的涵义是以供定需的发展战略和资源禀赋导向型的发展规划;第二层面的内涵是资源生态承载能力范围内的经济发展道路选择;第三层面的内涵是对自然资源进入社会经济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规划和调控。  相似文献   

11.
环保部门促进清洁生产的手段 促进清洁生产是未来的环境发展战略和环境管理发展的方向,也是环保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环保部门主要是侧重于从环境管理措施和技术指导方面推进清洁生产,主要内容为:建立清洁生产审计技术指南和清洁生产的技术标准体系;引导建立清洁生产技术服务机构体系,培训清洁生产服务技术人员;推广清洁生产实用技术;通过排污费优先使用于清洁生产和实施排污交易政策激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对现有的环境管理制度、标准进行修改完善,把清洁生产的技术要求纳入到三同时、环评、环境标准等制度或法规中,通过严格执法促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建立企业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树立企业环境形象,激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对不实施清洁生产,环境绩效差,排污不达标的企业,公布企业名单,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同时施以行政和经济处罚.  相似文献   

12.
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发挥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构建生产组织体系和循环生产技术体系等8个方面,概括总结了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并通过对我国现实情况的分析得出相应的启示,对加快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该法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公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环境战略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的转变,将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及其必然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李艳霞  辛展梅 《生态环境》2005,14(2):299-300
循环经济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它倡导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指导原则是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文章简要地讨论了循环经济的必然性及内涵,指出我国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符合其范式要求的政治、法律、经济和文化体制。  相似文献   

15.
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上深入分析了我国缺乏清洁生产动力的原因,共性问题是对清洁生产认识不足,国家缺乏对清洁生产技术及激励政策支持,企业自身管理也存在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清洁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序言     
环境基准是制定生态环境标准的科学依据,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和尺度.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于人口增多、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和能源消耗增长,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诉求日益增强.我国环境基准研究的长期滞后性已成为制约我国环境标准科学性瓶颈.面对"美丽中国"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必须明确未来环境基准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从科学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角度对环境基准的发展态势研判,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防范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7.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以下简称<清洁生产促进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以污染预防为主要内容的专门法律,标志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有了历史性的进步,我国推行清洁生产开始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分析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优势,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同时,提出了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以下简称<清洁生产促进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以污染预防为主要内容的专门法律,标志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有了历史性的进步,推行和实施清洁生产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今天,全国人大环资委与国家经贸委共同召开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座谈会,对依法加快推行和实施清洁生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生态城市是一类具有经济高产生态高效的产业、系统负责社会和谐的文化、结构健康生命力强的景观的行政单元.其建设目标是通过规划、设计、管理和建设生态景观、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来实现结构耦合的合理、代谢过程的平衡和功能的可持续性.生态城市是以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理论基础,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消费行为和决策手段,实现在当地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可持续的、健康的人类生态过程.体制整合、科技孵化、企业投资、公众参与和政府引导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基本方法.清洁生产和生态产业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在搞好技术和管理的同时,怎样在局地和区域生态系统尺度上整合生产、消费和还原功能,建设一类和谐的生态景观,企业的空间和城市尺度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