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菊花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菊花嫩茎段为材料,进行无菌系建立、芽分化、生根等试验,探讨菊花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1)以MS BA2.0 mg.L-1 NAA0.1 mg.L-1(单位下同)为培养基,分别置于普通培养室(不开灯,200~500 lux)与人工气候箱中培养,在前者条件下基本上不诱导芽的形成,25天后有部分黄白色愈伤组织形成;而在人工气候箱中培养则产生丛生芽,每茎段在30 d后可形成8~10个丛生芽.(2)分别以①MS BA1.0 NAA0.1,②MS BA2.0 NAA0.1,③MS BA3.0 NAA0.1为增殖培养基,培养25 d后芽增殖3.65~5.90倍.(3)在a.1/2MS NAA0.2;b.1/2MS IAA0.2;c.1/2MS IBA0.2共三个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均达100%,但前两个培养基中长出的根系细长、数量少,而后一个培养基则根系粗短、数量多. 相似文献
2.
分别以黄姜茎段、叶片、块根为外植体,进行无菌系建立、芽分化、生根等试验,探讨黄姜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1)茎段在①MS BA1.0 mg.L-1 NAA0.2 mg.L-1(单位下同);③MS BA2.0 NAA0.2;⑤B5 BA1.0 NAA0.2;⑦B5 BA2.0 NAA0.2四个培养基上培养,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尤以⑦号培养基长势最佳;而在这四个培养基上接种的叶片因为全被污染,无愈伤组织形成.(2)块根在②MS BA1.0 NAA0.5;④MS BA2.0 NAA0.5;⑥B5 BA1.0 NAA0.5;⑧B5 BA2.0 NAA0.5四个培养基上均不能诱导成愈伤组织.(3)愈伤组织在①~⑧号共八个培养基上均能分化出芽,但分化率不一,以③号最高(达100%),④号最低(25.0%).(4)当丛生芽长至高约3~4 cm时,转接到以MS或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有不同浓度NAA和IBA的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生长素NAA与IBA配合均能诱导生根,NAA的浓度增高对根的诱导有抑制作用,而且使苗的生长受阻,出现叶片卷曲现象,用1/2MS与用MS相比,用1/2MS生根更粗壮.(5)将经过炼苗的生根试管苗移栽到混有河沙和砻糠灰(体积比为1:2)的复合基质中,移栽后35 d成活率达到87%以上. 相似文献
3.
香花槐组培苗快繁体系的建立及工厂化育苗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香花槐组培苗快繁无性系.在改良MS培养基中添加ρ(6-BA)/mg L^-1=0.35~0.5、ρ(NAA)/mg L^-1=0.05~0.08,ρ(GA3)/mg L^-1=0.07~0.1作为生长培养基.在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中,ρ(6-BA)/mg L^-1=0.8~1.4,其余成分同生长培养基.两种培养方法同时使用,保证了组培苗繁殖系数为5左右.生根培养基中大量元素为MS基本培养基的1/4,ρ(IBA)/mg L^-1=0.1~0.5、ρ(IAA)/mg L^-1=1.7~2.5,香花槐组培苗的生根率为90%.炼苗后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为85%,且植株表型未见变异.将MS基本培养基中硝酸钾的含量由1.9g/L提高至2.199~2.931g/L,可满足每代香花槐试管苗生长25~35d期间对钾的需求.将培养基中6-BA的含量降至0.4mg/L,并采用合适的组培容器,在连续培养2、3代后,可将超度含水态苗的发生频率控制在10%以下,在6mo内生产100万株香花槐组培移栽苗.图1表1参16 相似文献
4.
水培炼苗对香蕉组培移栽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采用改良Hoagland溶液进行水培炼苗对香蕉组培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巴西蕉'组培苗为材料,进行直接移栽(G1)、正常炼苗移栽(G2)和水培一周后移栽(G3)处理,比较3组香蕉苗形态、生理特性和生长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与G1和G2组相比,G3组香蕉幼苗根长、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根冠比极显著增加(P<... 相似文献
5.
麻疯树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以麻疯树(Jatropha curcas)的种子、叶柄、叶片为实验材料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快速繁殖的实验.用不同浓度的BA和IBA对其不同外植体进行试验,发现用MS培养基加0.5mg/LBA和1mg/L IBA对叶片的效果最佳.在相同BA浓度处理条件下,减小IBA浓度会对下胚轴愈伤组织的出芽产生明显的效果.叶柄要求的浓度更低,0.1mg/L BA和0.1mg/L IBA为最佳.不定芽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通过几天的练苗过程,就能转到土壤中生长.图1表2参13 相似文献
6.
CO2浓度和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对叶用甘薯组培苗光合自养和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新兴蔬菜叶用甘薯组织培养苗的茎节段作为外植体,用MS低糖、无激素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设置不同的CO2浓度(Ci)和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对组培植株进行环境调控处理,获得小植株净光合速率最高的处理组合(Ci,PPFD)=(8720μmol mol^-1,250μmol m^-2 s^-1),并在此组合下继续培养21d。结果表明:该调控系统可以有效地调节控制组培苗生长环境中的Ci和PPFD,提高组培苗的光合自养能力,实现低糖、无激素培养,处理组植株生长健壮,叶片数、株高、根鲜重和单株鲜重分别高出CK组57.7%,103.3%,131.6%和225.35%,叶片和根系过氧化物酶活力分别高出CK组26.3%和24.0%。图3表1参18。 相似文献
7.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工程菌株田间残留和扩散的追踪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别在北京和江苏省连云港市对携带Btcry基因的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进行了田间残留与扩散的追踪检测 .对越冬前后的试验地和保护地土壤样品进行抗生素抗性平板分离 ,能检测到极少量的具有与出发菌株相同抗性的荧光假单胞菌菌落 ,但没有发现工程菌株的残留与扩散 .对江苏试验地样品还进行了工程菌株质粒卡那霉素和壮观霉素抗性标记基因的抗性菌落分离 ,绝大多数样品中都能分离到包括荧光假单胞菌在内的抗性菌落 ,土样中菌密度n(cfu) =10 4 ~ 10 5g-1,但进行Btcry基因PCR -RFLP检测时没有从样品中得到特异扩增产物 .研究结果表明 :工程菌株抗性标记基因在自然界广泛存在 ,工程菌在株环境中没有残留和扩散 ,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表 4参 8 相似文献
8.
采用体外受精技术评价环境污染物 2 ,2’ ,4,4’ 和 3,3’ ,4,4’ 四氯联苯对小白鼠卵母细胞受精能力和 2 细胞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ρ(PCB) =0 .1,1.0 ,10 .0mg/mL的 2 ,2’ ,4,4’ 和 3,3’ ,4,4’ 四氯联苯均显著降低小白鼠卵母细胞的受精能力 ;ρ(PCB) =1.0 ,10 .0mg/mL的 2 ,2’ ,4,4’ 和 3,3’ ,4,4’ 四氯联苯使卵母细胞的退化率和 2 细胞的畸形率显著增加 ;两种四氯联苯对小白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能力、退化率和 2 细胞胚胎的畸形率无统计差异 .表 2参 2 5 相似文献
9.
OLAND生物脱氮系统运行及其硝化菌群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两阶段限氧自养硝化 -反硝化生物脱氮系统 (oxygen limitedautotrophicnitrificationanddenitrificationsystem ,以下简称OLAND)处理高氨氮、低COD的废水 .应用内浸式多聚醚砜中空膜 ,实现了污泥的完全截留 ,阻止了生物量的大量洗脱 ,并通过控制溶氧在 0 .1~ 0 .3mgL-1之间 ,实现了硝化阶段出水中氨氮与亚硝态氮浓度的比例达到最适值〔1 (1.2± 0 .2 )〕 ,从而为第二阶段的厌氧氨氧化提供理想的进水 ,进而获得较高的脱氮率 .同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硝化阶段不同时期硝化菌群的变化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 ,揭示了随溶氧浓度的降低 ,氨氧化菌的数量基本保持恒定、亚硝酸氧化菌的数量略有减少的变化规律 ,并且发现 ,在两阶段限氧自养硝化 -反硝化生物脱氮系统中氨氮的氧化主要是由Nitrosomonassp .完成 ,亚硝酸的氧化主要由Nitrobactersp .完成 .图 4表 2参 2 2 相似文献
10.
11.
盐胁迫下玉米幼苗ABA和GABA的积累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盐胁迫下玉米幼苗内源脱落酸(abscisicacid,ABA)和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acid,GABA)含量增加,且ABA的积累先于GABA.用100μmol/L外源ABA和150mmol/LNacl处理使玉米幼苗内源GABA含量增加,NaCl和ABA同时处理时,对玉米幼苗GABA积累的诱导表现加合效应.ABA生物合成抑制剂氟草酮预处理后使盐胁迫诱导的GABA含量增加幅度减小,说明在盐胁迫下ABA调节GBAA积累.NaCl和ABA处理均刺激谷氨酸脱羧酶(GAD)的活性,推测盐胁迫下ABA通过调控GAD的活性而导致GABA积累.图6参18 相似文献
12.
铬、镉、铅胁迫对青菜叶片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00,自引:1,他引:100
研究了溶液培养条件下铬、镉、铅胁迫对青菜叶片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r^6+,Cd^2+,Pb^2+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加,青菜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大,叶绿素a/b值逐渐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其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的时间比细胞膜透性增大明显超前,而叶绿素a/b植降低的时间在这3种重金属中未见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分子表面积的精确和经验计算及其在QSAR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列出了精确计算分子表面积的公式,在分子几何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可用此式得到准确的分子表面积,用该法对20种氯代酚进行了计算,所得分子表面积能很好地预言其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并且用分子表面积(或取代基数)加上OH基的表面积,能很好预言其对发光菌的产性。此外,还提出了计算公子表面积的经验方法-碎片加和法,此法应用于某些取代烃化合物,也得到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三价钇对紫露草的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紫露草四分体微核试验法和紫露草雄蕊毛细胞突变法研究了稀土元素三价钇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Y3+能引起紫露草四分体微核率显著升高,提示Y3+是诱变剂或纺锤丝毒剂;Y3+能引起雄蕊毛细胞突变率显著升高,进一步明确Y3+是诱变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