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含氯采油废水CODcr测定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含氯采油废水CODcr测定过程中因稀释产生的滴定误差和高含氯采油废水现场加标回收率测定结果的分析,提出了适宜高含氯采油废水的质量控制方法,既空白试验值判断法、平行双样法和密码样控制法。  相似文献   

2.
张志贵 《新疆环境保护》1992,14(4):48-49,64
废水中干扰物质多,即使是测定同一项目,不同地方的废水也往往是千差万别,需要多次实验,摸索方法。我们在测定废水总铬、氨氮、砷化物的实践中,对废水的预处理有一点体会,予以总结,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钻井废水和油气田采出废水成分复杂,在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重金属时,干扰严重。为获得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以硝酸、盐酸、高氯酸和氢氟酸综合消解法代替传统消解法,对废水进行预处理,试验所得回收率达90%以上,准确度达99%,质控样品100%合格。结果证明:此消解方法可行,可应用于钻井及油气田废水中重金属检测。  相似文献   

4.
瓦勃氏呼吸仪测定乐果合成废水的可生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本兰  裴健 《四川环境》1992,11(2):16-18,26
本文概述了瓦勃氏呼吸仪测定有机污染物的可生化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测定用乐果合成废水驯化后的微生物的生化呼吸线和相对耗氧速度曲线,结果表明:乐果合成废水是有毒的,但是完全可以被特异驯化后的微生物所降解;其降解速度与时间和废水所含污染物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光致抗蚀剂乳化废水中有机物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仪分析了电子工业光致抗蚀剂乳化废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成份,测定了该废水中各种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电子工业中光致抗蚀剂乳化废水的主要成份为有机酸类、醛类、酯类、胺类、芳香酮类、酸酐类、砜类、聚醚类、醇类、芳香烃类、杂环类十一大类有机化合物,其中聚丙二醇类、脂肪酸类、丁烯酸类、苯甲酸类、苯甲酸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和噻吩类约占总有机碳含量的95%以上。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测定对此类废水的处理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煮茧废水培养钝顶螺旋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缫丝厂煮茧废水和Zarrrouk培养基的主要营养成份进行了分析比较,筛选出了适合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在煮茧废水中生长繁殖的培养基和与之相适应的驯化藻种。经室外150升煮茧废水扩大培养,干藻生物量可达16.03克/米 ̄2·天,粗蛋白含量达58.6%,含有17种氨基酸。比用Zarrouk培养基培养的螺旋藻产量提高15.78%,成本减少80%以上。培养后的煮茧废水COD和BOD_5浓度低于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实验室筛选的煮茧废水培养基和驯化藻种,在煮茧废水中大量培养螺旋藻,实现废水资源化是可行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钻井废水中的Cl~-、Br~-,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分析测定样品中的Cl~-和Br~-,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同时该方法降低了干扰因素的影响,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对钻井废水中的Cl~-和Br~-进行有效的分离,样品的加标回收率达到87%~109%,能准确测定Cl~-和Br~-。同时与硝酸银滴定法测定钻井废水中的Cl~-相比较,当样品中Br~-含量小于Cl~-和Br~-总含量的10%时,两种方法测定Cl~-含量的相对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8.
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钻井废水氯离子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钻井废水中的氯离子含量,分别用两种方法对钻井废水进行了预处理,氯离子在0-250mg/L的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68,并且重现性和选择性良好、精密度与准确度较理想。  相似文献   

9.
生物强化技术在活性污泥处理焦化废水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云  聂麦茜  陈剑宁 《环境技术》2004,22(1):23-24,32
焦化废水是一种氨氮和有机物浓度较高的难生化降解有机废水。在实验室条件下,将生物强化技术运用于活性污泥处理焦化废水中。结果表明,投加高效菌种,可以改善污泥沉降性能、加快系统启动、增强系统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10.
化学法处理高浓度电镀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总结了采用化学法处理高浓度电镀废水中的含氰废水、含镍废水、含铬废水和含酸废水的工程设计、调试和实际运行情况。实践表明,化学法处理高浓度电镀废水是行之有效的,而用PH/ORP计控制好废水处理中的化学反应是稳定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芦苇床处理油田污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苇床处理油田污水,又名芦苇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工艺简单、可靠、投资低、效果好,国外早已成功地应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辽河油田将此工艺初试于油田污水,前景喜人,有望达到生态上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阻截除油"是一种基于新理念、新材料而开发出的新型油水分离工艺。本文介绍了该新工艺的工作原理,通过对渤西油气处理厂现场采油生产含油污水(生产水)进行实际运行试验,检验了以"阻截油水分离"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在采油生产含油污水处理方面的性能,并获取了对新工艺进行适用性优化改进的经验,利于进一步对该工艺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江苏油田黄珏污水站原水中油珠粒径分布,为合理选择和设计污水处理工艺与装置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实验测定江苏油田黄珏污水站原水含油量为62.3 mg/L。该站的三相分离器具有较好的油水分离能力。原水中浮油(粒径≥99.4μm)占8.3%,粒径≥28.4μm的分散油占14.3%,而粒径≤28.4μm的分散油、浮化油等约占77.4%。单纯采用重力沉降法可除去原水中22.6%的含油量。同时对油珠粒径分布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新方法减少了水样含油量的测定工作量,且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4.
CW-O1反相破乳剂在油田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采出水量急剧增加,污水脱油处理难度加大。本文介绍了CW─01反相破乳剂脱油性能的评价方法及其与国内外样品除油性能的对比结果,并举例介绍了该破乳剂在油田和炼厂含油污水处理中应用的显著效果,说明CW─01反相破乳剂是用于含油污水处理的高效脱油剂。  相似文献   

15.
长庆油气区大部分地处失陷性黄土地区,其区域特性、降雨特点及地面集流方式易产生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通过采用道路型雨水收集和分类区别处理技术对站场设计优化,将站场雨水、废水收集回收利用从而减少外排,既减少排水引起的自然灾害和后期维护费用,又可满足站场绿化用水,节约水资源。经过设计应用初步形成了适应于长庆油气区实际的站场水环境治理与绿化设计模式,为后期新建油气田的治理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含油污泥是油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通过对含油污泥的组成及潜在能量的分析,研究了一种新型含油污泥处理剂,该剂能达到“一剂多效”,它既能迅速使含油污泥破乳、絮凝,使油包水中的水游离出来易于干燥,又能使脱去水后的泥渣彼此不粘连、不结块,还可使干燥后的泥渣易于燃烧且有较高的热值。该技术在充分利用其热能的基础上实现了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又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线测试中原油田污水水质改性后碱性废水的pH值,进行了锑电极酸度计测试油田污水pH值方法的试验研究。该酸度计主要由刮板电机、清洗刮板、温度测量电极、锑电级、参比电极、防护罩等组成。室内实验中锑电极测定两种标准缓冲液的pH值,当温度小于60℃时,最大绝对误差为0.23;温度为70℃时为0.46。在采油二厂濮二联合站进行半年的现场监测对比实验,相对于标准电极,该电极测量的最大绝对误差为0.32,相对误差3.9%,比玻璃电极和复合电极精密度略低,但能够满足现场监测要求,且寿命较长。  相似文献   

18.
以江苏油田为例,从油水井维修前期、维修中期、污染物后续处理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井下作业清洁生产的主要因素,介绍了该油田井下作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综合措施及井下作业清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的基本原理。该油田在井下作业中实施了污油污水资源化处理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项技术对于石油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具有借鉴意义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均用水量逐年增加,伴随产生的生活污水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污染源。胜利石油管理局供水公司于1993年对胜利油田的污水排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各单位职工住宅区和机关办公区所排放的生活污水的情况,包括排放生活污水单位的名称、人数、生活用水量、污水排放量和污水水质等,并提出了生活污水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采油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油田注水水质控制指标才能回注。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二采油厂岔南联合站建成投产后,采取了选用合适的化学药剂,改善加药方法等措施,使岔南联合站污水水质得到较大改善,达到了油田注水水质控制指标,并同时收到了减少电耗和化学药剂使用量,节约成本的效果。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本文介绍了该站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改造的试验过程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