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峡库区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微量元素在三峡库区土壤中的有效态含量以及丰缺程度,发生频率等特征,同时,初步探讨了有效态微量元素之间及其与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三峡库区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的区划原则。根据确立的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丰缺的指标,运用等值线图法,采用微机处理,最后将库区划分为八个土壤亚区。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小区域范围内土壤pH值与土壤主要肥力指标N、P、K有效态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土壤速效P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98;与土壤缓效K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52;与水解性N和速效K含量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张大元 《四川环境》2010,29(3):57-61
依据我国《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332-2006),采用单项质量指数和综合质量指数法,以白市驿蔬菜基地为例,结合全市33个蔬菜基地监测结果,对重庆市蔬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和分析,表明蔬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土壤中汞和镉等重金属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本文分析了蔬菜基地土壤受污染的原因,提出了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蔬菜基地蔬菜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激素类污染物。本文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检测技术,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进行测试分析。结果发现:(1)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样品中,多数样品检测出6种邻苯二甲酸酯,总含量为0.46~12.02mg/kg。(2)基地蔬菜中单个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因蔬菜种类、品种、部位和生长环境等因素而异。(3)同种类蔬菜在不同基地或同一基地不同种类蔬菜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分布不同。(4)大部分蔬菜中以邻苯二甲酸正二丁酯(DnBP)和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DEHP)为主。  相似文献   

6.
谢勇  王世航  程先富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2):1077-1080,1088
分维数和稳定性指数是土壤空间分布的重要指数。通过建立安徽省土壤的空间数据库,运用分形理论,获得安徽省土壤类型周长与面积的关系,进而计算出各类土属在空间上的分维数和稳定性指数大小,得出如下结论:①安徽省土壤图斑的周长与面积之间存在双对数函数关系,相关性系数大部分在0.9以上,证明了安徽省土壤空间分形的客观存在。②安徽省各类土壤空间分维数大小在1.1375—1.9948之间,平均值为1.6138,最大的是泥质岩砾质土,最小的是脱青湖泥田。分维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总的趋势是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变大。③各种土属的稳定性指数在1.0252—0.0124之间,平均值约为0.2324,最大的是湿潮土,最小的是砂礓黄土。  相似文献   

7.
8.
新疆土壤可蚀性K值空间插值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可蚀性是土壤侵蚀预报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参数,本文采用EPIC(Erosion Productivity Impact Caculator)模型中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为指标,利用新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资料,探讨新疆土壤可蚀性K值及分布特征,并采用Kriging插值法进行全疆K值的空间插值。结果表明:新疆各类型土壤表层平均K值为0.238~0.441,主要分布在可侵蚀-易侵蚀-较易侵蚀范围;其中K值最大的土类为石质土和风沙土,均属于岩成土土纲;K值最小的土类为棕钙土;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可蚀性特征也不同,耕地土壤K值最大。从总体上看,土壤经过多年耕种,抗侵蚀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有效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酸二氢钾为浸提剂,采用离子色谱仪进行分离检测,根据硫酸根离子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计算土壤有效硫含量。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某气田工区酸性和中性土壤有效硫,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达到0.999以上;3个浓度的同一样品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01%,5.55%,5.25%;土壤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8%和90%;土壤标准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56%;精密度和准确度均优于NY/T 1121.14—2006《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的测定》硫酸钡比浊法,解决了硫酸钡比浊法存在的标准曲线线性达不到要求、操作复杂、测定结果准确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土壤和沉积物铜、锌、铅、镍、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491-2019》测定某土壤样品镍的含量,分析测试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样品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测得样品中镍的含量为38. 7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4. 30mg/kg (k=2)。采用新标准首次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镍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得到标准曲线的配制和拟合过程、测量重复性是土壤镍含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采取措施降低不确定度提供参考,为定量评价测量的质量提供帮助,为影响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站和新疆乌鲁木齐站、伊宁站的1967-2009年1月份的降水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该区域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阿拉木图和伊宁1月份降水变化不明显,呈微弱的下降趋势;乌鲁木齐降水呈显著增加趋势。阿拉木图降水年代际变化不明显,乌鲁木齐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降水偏少,此后降水逐渐增多,伊宁和乌鲁木齐年代际变化相似。阿拉木图1月份降水没有发生突变,在1980年以前存在6—7年的短周期变化,此后存在10—15年的长周期变化。伊宁1月份降水没有发生突变,1980年以前存在6年的短周期变化,此后存在8年和11年的周期变化,变化周期不稳定。乌鲁木齐于1978、1981发生了突变,存在6年左右和12年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2.
根据乌鲁木齐市的经济社会和城市规划建设现状,研究与构建乌鲁木齐城市生态框架,整治城市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健全气流通道,协调水利,并通过绿色通道及“绿楔”、“绿脉”形成通畅的气流,恢复城市外部范围生物的正常输入和市中心区生物基因的自然调节使城市动植物群落之间相适宜,把乌鲁木齐市建成空气清新、景观秀丽、环境宜人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3.
以2004~2010年乌鲁木齐市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的监测数据为依据,对其评价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城区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具有明显时空分布规律,SO2浓度表现为采暖期大于非采暖期,采暖期SO2浓度值为国家二级标准平均浓度的3.45倍。城区南部污染重于北部和中部。鸟鲁木齐大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有燃煤、地形和气象等因素。为防治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继续恶化,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切实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十分严重,并已被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乌鲁木齐所处山口地形、三面环山的特殊地理条件所形成的逆温层是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本文就逆温层形成、污染源排放特点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及解决途径,以达到明显改善乌鲁木齐大气环境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2005-2009年乌鲁木齐市城市硫酸盐化速率数据为依据,研究了乌鲁木齐市城市硫酸盐化速率的浓度水平和变化规律,并用Arc-Gis绘出了乌鲁木齐市硫酸盐化速率的空间分布图,分析探讨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建立了气溶胶光学厚度与PM10/2.5的线性关系。分析了2008年~2012年四川省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特征,以成都市为特例分析了2003年~2012年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结果显示:气溶胶光学厚度与PM10/2.5的线性关系较高;川西高原具有较低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康定、马尔康、西昌、雅安等地年均气溶胶光学厚度约0.2;四川盆地区域具有较高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以成都、德阳等地为代表,年均值在0.8~1.0之间,并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特征;成都市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城市特点。这些时空分布的特征与四川省的工业情况、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7.
Phytoremediation of Soil Polluted by Nickel Using Agricultural Crop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oil pollution due to heavy metals is widespread; on the world scale, it involves about 235 million hectare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establish the uptake efficiency of nickel by some agricultural crops. In addition, we wanted to establish also in which part of plants the metal is stored for an eventual use of biomass or for recycling the metal. The experiments included seven herbaceous crops such as: barley (Hordeum vulgaris), cabbage (Brassica juncea), spinach (Spinacea oleracea), sorghum (Sorgum vulgare), bean (Phaseolus vulgaris), tomato (Solanum lycopersicum), and ricinus (Ricinus communis). We used three levels of treatment (150, 300, and 600 ppm) and one control. At the end of the biological cycle of the crops, the different parts of plants, i.e., roots, stems, leaves, fruits, or seeds, were separately collected, oven dried, weighed, milled, and separately analysed. The leaves and stems of spinach showed a very good nickel storage capacity. The ricinus too proved to be a very good nickel storer. The ability of spinach and ricinus to store nickel was observed also in the leaves of cabbage, even if with a lower storage capacity. The bean, barley, and tomato, in decreasing order of uptake and storage capacity, showed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nickel in leaves and stems, whereas the sorghum evidenced a lesser capacity to uptake and store nickel in leaves and stems. The bean was the most efficient in storing nickel in fruits or grains. Tomato, sorghum, and barley have shown a storage capacity notably less than bean. The bean appeared to be the most efficient in accumulating nickel in the roots, followed in decreasing order by sorghum, ricinus, and tomato. With regard to the removal of nickel, spinach was the most efficient as it contains the highest level of this metal per gram of dry matter. The ricinus, cabbage, bean, sorghum, barley, and tomato evidenced a progressively decreasing efficiency in the removal of nickel.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乌鲁木齐市噪声环境监测工作的现状,在主城区选择了具有代表意义的点位,采用"定点监测法"与"普查监测法"进行监测,对影响乌鲁木齐市声环境质量的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做了定点或连续(24h在线)监测。就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改进乌鲁木齐市噪声监测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四川省10年气候资料与蔬菜生产资料,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研究及统计分析,找出四川省蔬菜基地群分布随海拔高度变化的规律、产供销特点,并提出了发展四川省蔬菜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