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让环保变成全社会坚定不移的价值理念和谨遵恪守的信念信条,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所在。耻感具有导善、规范和激励功能,曾在中国人的道德养成中起过重要作用。耻感能够促使人们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断审视自己的行为,明确"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最终形成对耻辱的自觉规避和对荣誉的不懈追求。当前,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违法行为,其存在不能仅仅归咎于企业和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不高,或责怪环保部门执法不严,更在于社会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2.
知耻而退     
正人人有责的环保氛围下,倡导有余,行动不足,甚至因丧失耻感而制造的污染事件层出不穷,都成为困扰我们的难题。有人假扮盲人,做了个社会学实验,拿50元当5元请求路^换零钱,由此记录诸多路人的真实反映。有个小伙拿走了这50元大钞,快速离开的时候,被"盲人"当即喊住告知真相,他羞愧难当:"这让我感觉我就是个混蛋!"视频一时成为微博热门话题。一位母亲带着女儿在公园玩,随手将喝完的空饮料瓶放在了花坛带上,四岁的女儿满脸狐疑:"妈  相似文献   

3.
读者评刊     
正@张立强:《培养保护环境荣辱观》一文视角独特,"耻"本质上是一种"内化的制裁",即自律;"耻"从"耳"从"止",即有听到别人的批评而中止之意。而破坏环境的无耻者越多,保护环境的知耻者就会越少,便会形成"破窗效应",所以,保护环境明荣辨耻教育十分必要。@李德超:第七期《又是一年看海季:是天灾?还是人祸?》一文问得好,"城  相似文献   

4.
屈振辉 《绿叶》2013,(3):38-43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环境危机日渐加剧,环境伦理的研究和构建也愈显重要。一直以来,学界普遍认为环境危机是环境伦理产生的根源,但通过研究却可发现环境伦理的产生与流行同原始先民中的礼仪不无关系。基于此,我们做出了环境伦理最初起源于初民之"礼"的道德猜想,并对环境伦理的生态起源及其道德内涵进行了探讨,试图从礼仪文化特别是中华传统礼仪文明中,探究其对于当代环境道德建设的若干启示,为解决现代环境危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毕生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还清的债务,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最近,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应该说,现代社会治理法律与道德犹  相似文献   

6.
渐渐地,天不见了,树绿,路绿,连空气和从枝叶间洒进来的阳光也是绿绿的。绿是美妙,是生动,是生命。进入绿色,人绿了,血管也绿了,骨骼肌肉更发达了,生命也更有力量了。水龙缪村的美,不是初见的惊艳,也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之美,而是潜藏在中国人骨子里,那种延续了几千年对世外桃源的渴望变成真切可感的现实之美,会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而渗入心灵难以忘怀。这种美是纯粹的,古朴的,温馨的,平和的。  相似文献   

7.
要解决官民矛盾,既不能将希望寄托于圣君明主,也不能依赖清官和道德,可行之径是要为官民力量的博弈搭建一个合理的政治平台,重在疏导。从根本上来说,应该从中国的民本主义传统出发,丢掉"为民做主"的修辞,确立"人民自主"的现代政治传统——在基层和国家之间生长出一种粘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拥抱道德     
正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套用在今日中国的道德现状上,可以说是道德楷模和败德行径并存的时代。再套用"感动与疼痛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主流与问题突出"来描述道德的真实现状一点不为过。特别是在环境问题上,受利益最大化心支撑、侵犯公共资源、暴力营利的人比比皆是。可以说,我国处于社会工业现代化转型期,改革步伐急速,  相似文献   

9.
正攀枝花市三中是四川省一级示范性学校,一贯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被评为四川省文明单位,"园林式"单位等称号。学校通过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开展生态文明实践,引导师生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意识和形成相适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引导师生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文明交往以及人自身和谐发展的高尚道德境界。一个"绿色"理念学校集30多年的办学底蕴,形成了"修德砺志,善知力行,以人为本,创造成功"  相似文献   

10.
正成都市西安路小学作为全国首批绿色学校,"生态教育"可谓由来已久。自20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环保教育",并付诸行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学校通过33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形成了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生态教育模式。西小以"简约生活方式"教育为突破口,倡导"简约生活",构建学校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全面发展。落实简约方式,成就生态教育之魂西小通过6年的探索和课程的整合,形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为了防治污染,近些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法律法规,这是对我国环境治理的法律约束。而由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也被称为"公民十条",则是对社会公众环境行为的道德约束,开启了建设美丽中国法治与道德建设"双管齐下"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高峰 《环境教育》2010,(6):79-79
<正>许多人都会陶醉于山水之中,杭州的"老市长"白居易中意西湖,写下了"未曾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明代大才子袁宏道说过"青山可以健脾"。这种对山水的热爱,是切身之感。清代文人金圣叹平生倒  相似文献   

13.
正1994年夏天的北京街头,忽然出现了一群捡垃圾的外国孩子。他们在外籍老师的带领下,手拿着长夹子,一下一下地把丢弃在街头的垃圾捡起来集中处理。当时的中国人,理所应当地把捡垃圾归口到环卫系统,当得知这支捡垃圾的"专业"队伍来自北京的一所国际学校时,人们既感新奇又感不解。新奇的是,外国孩子居然跑到中国来捡垃圾;不解的是,捡垃圾这样的事情有多大意义,还值得在异国他乡也不放弃?就在中国人对此事街谈巷议的同时,一个国际  相似文献   

14.
张琳 《环境教育》2012,(9):93-93
"黄金大米"与"罐装空气"这两则新闻一出,旋即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我揉了揉看花的眼睛,思忖片刻,把多数网友的观点综合成一句话——一个行作孽之实,一个有作秀之嫌。近日,有两则与环保有关的新闻颇为抢人眼球,相信各位看官也已有所了解。一则是国际环  相似文献   

15.
翟路 《环境教育》2014,(10):53-53
正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关系"、"人地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老子最早提出"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与其所属的人类社会都是自然的产物。庄子"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人为一",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孟子"天地同诚"等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此外,我国古代的农耕文化以顺应作物的生长和节气变化为出发点,蕴含了朴素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的雏形。如孟子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u)罟(gu)不入(wu)池,  相似文献   

16.
正学生们怀着对生态环境的热爱和深深的责任感,创作出了200余幅环保漫画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等全国40多家报刊杂志上。开展少儿漫画的欣赏和创作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生态德育"是一种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学生养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思想觉悟以及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生态道德包括人对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生物生息繁衍的态度等内容。漫画活动要  相似文献   

17.
彭卫 《绿叶》2008,(1):87-90
中国近代以来的路程非常艰难,直到改革开放这30年,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社会才算摸索到了一点儿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中国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现象,比起希望用儒家文化对之修正来说,规范人的行为主要还得靠法律,而不是道德。讲等级的儒家文化无法回应求平等的现代社会,儒家文化有益修身养性,若作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历史的倒退。  相似文献   

18.
《绿叶》2020,(4)
正二十多年前,有个叫布朗的美国经济学家,也是国际战略问题专家,他提出了这么一个疑问,又叫"布朗之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他的理论出发点是这样的,中国人口达到16亿的时候,一年需要大概7亿吨粮食。这7亿吨粮食从哪儿来?中国只有约18亿亩农田,如果按照美国的工业化模式计算,显然布朗没有说错。"布朗之问"提出来后,引起了中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那时我正在中科院读博士研究生,我们实验室也经常讨论怎样来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此后的二十多年,我也参与了课题组的各种探索。我认为  相似文献   

19.
正因所有国土都处在意大利的包围中,圣马力诺堪称"国中之国";这个仅有3万人的袖珍小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展邮政业务的"邮票王国",也是全球绝无仅有的不设军队和边防的"君子国",还是人均寿命位居世界之冠的"长寿之地"……  相似文献   

20.
夏学銮 《绿叶》2011,(4):104-107
当前社会精神层面的价值取向转型,使得"义利人财"呈现于传统社会相反的排序,这既是社会精神追求的倒退,也是社会开放包容的进步。多元价值虽然道德平等,却需要构建主流价值引导社会前进。参考美国经验,回归传统才是我们未来主流价值的大方向。我们应当兼顾感性文化与理性文化,善于利用传统价值,结合新的时代精神,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