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2012—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重污染企业数据,从政府支持视角研究了政府环保补助对企业环保支出与绿色技术创新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政府严格的环境监管下,企业增加环保支出能促进其绿色技术创新;但由于政治资源的诅咒效应,政府在严格环境监管的同时进行环保补助反而会抑制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政府环保补助在企业环保支出与绿色技术创新中起负向调节作用,且在国有企业中这种负效应更加明显。因此,政府环保补助并非越多越好,需要提高环保补助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完善审核批准机制,推出除资金支持外的创新鼓励政策,提高企业对环保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充分发挥政府环保补助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财政"节能环保"支出科目,整合散落在其他科目里的生态环境保护支出,分析中央财政(含本级投入与专项转移支付)近五年(2012—2016年)的生态环境保护支出现状,发现:中央用于生态建设和保护方面的支出最多,五年支出均值为933.1亿元;其次是环境污染治理支出,五年支出平均值为773.4亿元。同时,基于现状分析及工作实践发现中央财政生态环境保护支出存在规模偏小、比重偏低、增长的稳定性不足等问题,中央财政需进一步优化支出方向和结构,加强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生态环境财税政策的历史变迁,以时间为主线,分析其在不同阶段的措施手段,对于制定完善生态环境财税政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生态环境财税政策大致经历了萌芽发展、探索发展、开拓发展和快速发展四个阶段,从无到有,逐步演化,已形成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政策体系,但同时也存在着支出力度和支出效率不足、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不明确、税收政策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增加财政"211节能环保"科目支出规模、健全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税和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基于绩效的资金分配机制等优化新时期生态环境财税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代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为基础,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居民环保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有45.3%的居民为了保护环境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环境关心对于居民环境支付意愿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社会地位,最后是消费支出。具体而言,对环境问题越关心的居民,其环保支付意愿越高;社会经济地位中的个人收入及主观阶层地位越高,居民环保支付意愿越高;消费支出越高的居民,环境支付意愿也较高。提出增强居民主观社会地位认同和环境关注度等措施提高居民环境意识,改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5.
环保投资     
为保护资源和控制环境污染所支出的资金总额称为环保投资,它反映了环境保护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的地位和作用,它是环境保护与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在分配环节上进行综合平衡后的定量结果.一般来说,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对经济、社会的危害越大,人体健康及国民收入所受到的损失也越大,环境保护投资也相应越多.环保投资可分为——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2000~2005年环境成本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衡量山东省经济发展成效,在联合国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和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基础上,建立资源耗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环保支出的框架核算环境成本,并对山东省2000~2005年的环境成本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环境成本在GDP中所占比例在8%左右,环境成本的增幅与GDP的增幅相当.山东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成本也在同比例地增加,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的压力依然很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支出账户框架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保护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生态保护与建设支出账户核算是环境经济核算的重要内容,但我国目前尚未开展系统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支出核算。本文首先梳理了生态保护与建设支出核算的国际经验,指出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支出账户核算面临统计口径不完善、统计体系尚未建立、统计主体和对象仍不完整、统计数据呈部门化和分散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生态保护与建设支出主体、支出分类、支出资金来源等方面初步构建了支出账户核算体系,并以2013年为例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我国财政资金用于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支出总量不足,仅占当年GDP的0.25%。为推动生态保护与建设支出账户核算工作,建议应从预算科目、统计口径、统计主体、统计对象等方面不断完善生态保护与建设统计体系,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支出账户的构建与核算,并争取尽快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制度建设的进程,促进我国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环保项目在基建项目中,历来被称为“小三子”。因为,目前对待各类工程项目实际上存在着等级制。第一位的是基本建设,主要是列入国家计划的项目,设计、施工、材料都有保证;其次,是大修理和技措项目,由于同生产任务密切相关,经济效益好,因此工业局、公司和企业都十分重视;至于环保治理项目,一般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甚至可能增加运行费用等开支,上级也没有指定性计划,因而往住被挤在最后。结果,工程项目无限期延期,费用不断超支,这已经成为一种通病。一九八○年九月至一九八四年底,我市分配给各主管局环保治理补助费一亿四千万元,但只支出七千多万元,存款结余六千多万元。治理污染急需资金,但却有相当一部份资金被积压。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是,市环保局将排污费的80%部份分配给各主管局,有的主管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保产业》2013,(11):I0004-I0004
公司简介 沈阳光大环保集团是一家集项目可研、环评,环保产品的开发、生产,环保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运营管理于一体的专业环保集团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下设沈阳光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光大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沈阳光辉环保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沈阳光大环保运营中心等多个分支机构。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环保行业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一五"时期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环保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各行业企业、环保产业单位、环保服务领域、环保系统等对环保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通过分析我国环保行业职业教育开展情况,论述了环保行业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环保行业职业教育面临的三大任务和四项重点工作领域。  相似文献   

11.
环保投资是环保工程项目实施的重要保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回顾了近40多年来中国环保投资政策演进历程,将其划分为企业主体阶段(1979—2003年)、政企并重阶段(2004—2012年)、多元投资阶段(2013年至今)。从规模加大、构成丰富、渠道拓展及强化效益四个方面,总结了环保投资主要进展与成效。基于高质量发展不足、回报机制不健全、投资绩效待提高三个角度,识别当前环保投资存在的关键瓶颈。从强化气候投融资、鼓励投资机制创新、加大财政支出力度、促进多元投资、提高投资效益等五个方面,对未来环保投资政策优化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建立和完善环保产业资金助动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没有一个有序高效的环保资本市场,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系统是障碍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问题。本文在调查研究和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建议在资金筹划、分配及使用上引进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资金运作方面的调节作用,引导资金向环保产业流动,促进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本文经过全面梳理粤港、粤澳、港澳和粤港澳三方环保机制现状,尚不能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粤港澳生态文明合作提出的新需求。因此,本文在借鉴国际三大湾区、五大湖区和多瑙河流域生态环境共建经验的基础上,对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共建机制提出了推进成立高规格共建决策平台、协调统一的制度体系、共建科技支撑体系和共建基金等四个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新理念,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节能环保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我国环保产业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环保技术创新不足。文章从激活环保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家精神、科研队伍建设以及资金投入对环保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刁兴山  张新国 《四川环境》2002,21(2):83-85,88
根据我国环保资本市场的建立和环保市场化发展的需求,提出并论述了在环保产业中引入信托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信托市场运营的特点和规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建议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包括环保投资、融资、租赁、合营、交易、转让在内的六大环保信托模型,旨在建立和完善环保信托业市场中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环保资本市场建立和环保市场化发展的需求,论述了在环保产业中引入信托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信托市场运营的特点和规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包括环保投资、融资、租赁、合营、交易、转让在内的六大环保信托模型,旨在建立和完善环保信托市场中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自1999-2009年以来,我国第一个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中小环保企业快速发展的支持和促进作用;提出环保企业应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基金,推动环保产业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和飞跃的40年。自1972年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围绕着解决不同发展阶段突出环境问题的需要,每10年左右实现一次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大跨跃",不断改革、创新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与模式。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逐步构建了符合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包括完备的生态环境规划政策体系、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应瞄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坚持绿色发展,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新格局,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