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安徽省稳步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教育,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安徽在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环境宣传教育,积极回应公众关切,切实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全省环境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绿色创建提档加速。一是重启"绿色创建",推动公众广泛参与。党的十九大  相似文献   

2.
<正>环境教育,以改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并保护环境为最终目标,其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终身性"。因此,加大环境教育,是完善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前提条件和有效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3.
"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是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和文明素养,促进社区环境建设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有力举措,是实施全民环境教育的综合阵地,对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始终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与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坚持倡导绿色消费与创建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昆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将绿色创建工作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提升了城乡品位,传播了环境文化,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绿色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昆明市已创建了市级绿色学校381所,市级绿色社区156个,市级环境教育基地23个,绿色酒店51个,绿色商场39个。其中,国家级绿色学校5所、绿色社区3个,省级绿色学校131所、绿色社区58个、环境教育基地8个。  相似文献   

5.
周围 《环境教育》2006,(6):37-39
“绿色社区”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给予具备了一定的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并实现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的一种表彰。创建“绿色社区”寄托着人们对优美舒适的良好人居环境的憧憬,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符合我  相似文献   

6.
高盟 《环境教育》2007,(9):64-65
创建"绿色社区"的意义在于:在"文明社区"的基础上,通过环境保护"软"、"硬"件建设,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显著提高;通过建立社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管理的新机制,在增强公众环境保护责任感的同时,维护了居民的合法环境权益;通过社区内环境意识和法制的宣传教育活动,倡导绿色文明,引导居民正确的消费及生活观念,创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居民既是良好环境的受益者也是环保卫士的社会文明风尚。以下社区的创建工作在此次福建全民环境教育会议中做了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以来,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立足《南京市环境教育促进办法》,面向以学校为主体的社会公众等不同人群,开展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工作。公众参与多点铺陈,推进绿色共享共治组织召开"绿色力量,共治共享"南京环保公众参与年会,表彰了一批先进环保工作人员、环保民间组织、环保志愿者、环保观察员以及环境守护者;开展中华虎凤蝶同步调查,采用多地点直播方式对调查过程跟踪记录;全国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现场观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2011,(9):1
《环境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的、全国唯一致力于公众环境教育的权威期刊。本刊坚守"普及环保知识,传播生态文明,推动公众参与"的办刊理念,立足全民环境教育,团结各界环保力量,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上海市绿色学校"、浦东新区首家"国际生态学校""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校",龚路中心小学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日常工作中,通过环保知识普及和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热情,培养学生身体力行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的思想和能力,并通过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共同奏响校园、家庭和社区的环境教育的交响曲。营造环保绿色文化氛围环境布置,学校置有中国和世界地图的彩色地面、科学家故事浮雕的墙面、科普角、  相似文献   

10.
正郑州市环保局以多种渠道和形式开展专项环境教育活动,传播环保知识,倡导节约、环保、低碳、生态的环保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推动环境保护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环境教育的稳固开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所在。随着形势发展,环境教育工作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已是势在必行。近年来,郑州市环境教育工作立足于创新教育形式,呼吁公众参与,逐步建立起  相似文献   

11.
缚"黄龙"擒"黑龙",大刀阔斧式的环境改造使马鞍山市焕然一新。环境教育实践基地每年都要培训一万多名在校学生,环保局与教育局联手推进。绿色学校创建卓有成效,企业、社区、学校、公众广泛参与,环境教育在马鞍山市结出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2.
熊敏桢 《环境教育》2013,(Z1):92-94
论述了中小学校在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中环境教育工作的概况及其现状,针对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中环境教育工作的强化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党的十八大报告独辟专章集中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正是福建生态省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构建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保护参与能力的有效途径,环境友好型学校是在原绿色学校创建基础上的延续、提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上海市绿色学校",浦东新区首家"国际生态学校""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校",上海市浦东新区龚路中心小学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日常工作中,通过环保知识普及和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热情,培养学生身体力行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的思想和能力,奏响校园、家庭和社区的环境教育的交响曲。  相似文献   

14.
<正>《环境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的、是全国致力于公众环境教育的权威期刊。本刊坚守"普及环保知识,传播生态文明,推动公众参与"的办刊理念,立足全民环境教育,团结各界环保力量,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环境教育》杂志为月刊,大16开本,彩色印刷,每月25日出版。每册  相似文献   

15.
<正>实验学校依托生态农场、节日活动、项目学习多元化途径,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点滴入手,爱护环境,节约能源,为筑绿色梦想持续助力,做生态文明理念积极的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学校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学科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法律规范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环境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的、是全国致力于公众环境教育的权威期刊。本刊坚守"普及环保知识,传播生态文明,推动公众参与"的办刊理念,立足全民环境教育,团结各界环保力量,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环境教育》杂志为月刊,大16开本,彩色印刷,每月25日出版。每册定价12元,全  相似文献   

17.
该校以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为契机,把提高青少年环境素质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积极发动全校师生奋力推进这一绿色工程,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绿色是生命,绿色是希望,绿色是美好的未来。一直以来,莱阳市穴坊中心初级中学致力于普及环保知识、传播生态文明、推动公众参加、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宣传和实践,打造出了独特的"绿色环保"特色学校品牌。绿色品牌追溯30年的历史渊源莱阳市穴坊中心初级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却是莱阳三所省级"绿色学校"之一,同学们多年来通过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广大师生的环境保护观  相似文献   

18.
<正>《环境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的、是全国致力于公众环境教育的权威期刊。本刊坚守"普及环保知识,传播生态文明,推动公众参与"的办刊理念,立足全民环境教育,团结各界环保力量,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环境教育》杂志为月刊,大16开本,彩色印刷,每月25日出版。每册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订阅(回执)单(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全国性环境教育权威期刊1995年创刊《环境教育》杂志创刊于1995年,是全国性的环境教育类权威期刊(月刊),以"普及环保知识,传播生态文明,推动公众参与"为办刊宗旨,以"服务环保、服务教育"为办刊原则,以"指导性、示范性、实用性"为办刊特色,旨在推动环  相似文献   

20.
正湖州市创建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2个;省级生态文明基地14所,市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6所;省级绿色学校123所,市级绿色学校220所,市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学校52所。近年来,湖州市严格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在绿色创建工作中坚持打造"公众环保"理念,不断拓展和深化创建形式和方式,突出统筹联动,强化辐射带动,注重宣传引领,全面优化提升,全市绿色学校、绿色矿山、绿色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各类"绿色细胞"的创建工作有声有色,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