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成才 《环境教育》2012,(12):75-76
校园里一个个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一次次深刻的环保教育过程,震撼着学生的思想,触动他们的心灵,让我们扬起绿色风帆,奏响绿色旋律,播种绿色希望。  相似文献   

2.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如换作今日,我认为“亲绿者德,近绿者寿”就是古人所述之意,因为绿色环境是人类长寿的天堂,亲近大自然,亲近绿色,就会健康,就会长寿。树木能够释放氧气。在人类生活过程中,要不断地吸人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树木的光合作用正好与人类相反,吸收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3.
追根溯源,绿色运动即环境保护运动首先发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美国校园,随即席卷于全美国乃至全球。绿色运动发轫的结果是地球日的产生及其影响的日益扩大;绿色运动滥觞的结果是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人类绿色文明的奠基。抚今追昔,绿色运动一经诞生,她就成为一项超越意识形态、地理界限、宗教信仰、民族肤色……触及全人类灵魂的绿色革命,成为推动人类历史摈弃愚昧和野蛮,荡涤自私、狭隘和落后,向往文明和美好的绿色浪潮。这股绿色浪潮的力量之大是无法估量的。就连以红色著称的“文化大革命”也未能把这股绿…  相似文献   

4.
李鸿霖 《环境教育》2004,(11):50-51
近年来,竹园小学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学校坚持和发展绿色教育,强调把绿色理念灌注到学生的心灵之中,让学生更加关注自然环境,真正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学校充满绿色希望、绿色文化和绿色文明,从而使学校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绿色摇篮。近几年来,我校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5.
努力创建绿色的学校,在学生的心灵中,播撒的是绿色的种子,放飞的是绿色的希望,我们相信,这绿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将不断进取,力争在不久的将来创建国际生态学校。  相似文献   

6.
雷晶晶 《绿叶》2016,(4):45-4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逐步探索出一条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绿色建筑"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作为整体人居环境的组成因素,"绿色建筑"因为人类的活动才饱含活力,而人类的绿色意识更是实现绿色目标的"软保障"。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消失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艾灿   《新疆环境保护》1994,16(2):20-23
通过论述纵贯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河下游的天然绿色走廊地区几千年来的兴衰过程,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因人类经济活动而引起的巨变。剖析人类对大自然无情的索取和破坏,对该地区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阐明该干旱地区在今后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8.
浅谈成都绿色小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绿色小区是21世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居住模式之一,并已成为房地产开发的热点。本文分析了成都市小区的建设现状,介绍了绿色小区建设的几项原则及绿色小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成都市绿色小区的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娃娃是未来的主力,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娃娃来延续,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不仅是提高孩子的基本素质,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就是要在孩子的幼小的心灵里种上绿色的种子,让环境保护、生态文明随着他们的成长在心里生根发芽,以确保我们未来的公民将保护环境内化于心,自觉用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0.
谈绿色住区环境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的住区环境是绿色的,人类的取向与选择是生态的,绿色住区环境设计会使人类 拥有更加美好与广阔的绿色空间。  相似文献   

11.
微型化学实验和绿色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年来,在国内,尤其是在化学界掀起了一场绿色化学改革。绿色化学的宗旨在于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产生和使用。绿色化学是从源头阻止污染的化学,微型化学实验则是教育界有识之士在这一新理念的指导下,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经验而设计和产生的。绿色教育和微型化学实验绿色教育就是士方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即将这种教育思想渗透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使其成为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以…  相似文献   

12.
唐晓渡 《绿叶》2010,(Z1):218-221
环保诗为什么没在中国诞生?缘于我们的诗人更多从心灵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极尽人工,不着痕迹——这既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又是人类生存的本来之意。外部自然与内心的自然是一致的,艺术倘真能做到"道法自然",那么我们也应该自然而然地生活。诗歌为我们象征性地建起生存的有机,重塑有弹性的绿色生活,是未来诗歌及诗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唐晓渡 《绿叶》2010,(1):218-221
环保诗为什么没在中国诞生?缘于我们的诗人更多从心灵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极尽人工.不着痕迹——这既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又是人类生存的本来之意。外部自然与内心的自然是一致的.艺术倘真能做到“道法自然”.那么我们也应该自然而然地生活。诗歌为我们象征性地建起生存的有机.重塑有弹性的绿色生活.是未来诗歌及诗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何茂春  孙爽 《绿叶》2010,(1):131-134
哥本哈根会议让中国由主要承担地区责任变成了承担全球义务.角色的转变要求中国必须更富智慧和远见。“后哥本哈根”时代.全世界所观望的不仅仅是中国的经济的崛起.而更是一个有着核心价值观、有着完整的文化体系、能够让人类对未来看到希望的新文明的崛起。在这中间.发展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这条路中国是避不开的.因为绿色、节减、高效是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何茂春  孙爽 《绿叶》2010,(Z1):131-134
哥本哈根会议让中国由主要承担地区责任变成了承担全球义务,角色的转变要求中国必须更富智慧和远见。"后哥本哈根"时代,全世界所观望的不仅仅是中国的经济的崛起,而更是一个有着核心价值观、有着完整的文化体系、能够让人类对未来看到希望的新文明的崛起。在这中间,发展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这条路中国是避不开的,因为绿色、节减、高效是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树木之最     
吕春 《环境教育》2009,(10):61-63
森林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树木是人类亲密的伙伴。树木在给人类提供氧气和各种用途之外,还装点着我们美丽的家园。人类离不开树木,那么,我们对朝夕相处的树木了解多少?下面的这些树木之最,你都听说过吗?  相似文献   

17.
用环境文学创造保护环境的潜在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环境文学作家是天然的环境人文提倡者和教育者。其责任就体现在,要做一个世纪的思想者,一个时代的记录者,一个历史的批判者,一个现实的塑造者。我一直以为,环境保护时代,生态文明时代,最应该注重的是培植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乃至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文力量。环境保护的根本力量,来源于人的心灵力量;人的心灵力量,来源于绿色的人文潜化;而绿色的人文潜化,又来源于环境人文意识的深刻塑造。那么,环境人文意识的深刻塑造上,最具力量的,  相似文献   

18.
绿色化学--未来化学家追求之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 ,它不仅是认识世界 ,而且也是创造新的物质世界的学科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使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化学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仍然在迅速发展着 ,但是纵观整个化学工业 ,人类已经意识到一些化学工艺虽能提供我们所需要的产品 ,但还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而绿色化学正是实现防止污染的基础和重要工具。绿色化学就是利用预防污染思想发展起来的。绿色化学的目标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手段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有害的原料、产物、副产物、溶剂和试剂等的产生和应用。绿色化学是从根本上消灭污染 ,它的着眼点在于…  相似文献   

19.
善待自然     
人类本是大自然之子。茂密的森林,肥沃的土地,清澈的河水,湛蓝的天空……不仅养育了人类,给人类以生命的源泉,也给人类的思维插上了理想的翅膀。有了自然的哺育,才有了人类今天的物质繁荣;有了大自然的恩泽,才有了人类高度发展的社会文明。即使在自然环境遭到无情破坏的今天,当黄色的沙土覆盖了充满生机的绿色草原,当荒漠取代了沃野,当多少年来奔腾不息的河流变得污浊、干涸,当蓊郁茂盛的森林被无情地砍伐……伤痕累累的大自然展现在人类面前的仍然是她那宽阔的胸襟、磅礴的气势和秀美山川的至真至善至美。所有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在撞击着人类的心灵,洗涤着人类的灵魂。“本刊特稿”和“名家走笔”栏目刊登的《九寨冲击波》、《穿越林海两题》,展示的正是这种人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国家级绿色学校)经验&理念: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就其本质来讲更多体现出的是人类的共同利益,只有将人类的共同利益同个人的功利利益结合起来,在整体优化课程结构、课程资源和教育过程,让学生无论面对高考还是就业,都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环境教育课程才能真正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最终获得自身的地位。江苏省常州市第十五中学(国家级绿色学校)经验&理念:我校的环境教育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从最初的课外兴趣小组到学校的环保夏令营,从学科渗透环保教育到建立市级重点科研课题,从绿色资料库到设置绿色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