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导言本文介绍旱地基础资源管理的一些基本经济学原理。管理是一个综合性问强,它包括环境因素、土地使用者的经济活动和机构设置等。本文将旱地看作一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并强调不定的降雨作用,资源的脆弱性,以及对过度开发和退化的敏感性。讨论退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管理的对策。解释保持长期持续产量的经济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GIS技术,选取景观指数对豫西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和以旱地为主的农业景观是豫西黄河流域的主体景观类型;各景观类型间斑块密度值差距较大,斑块形状指数差异较明显,总体上较简单;研究区域景观异质性和多样性较高,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较大,农田和林地占有较大优势。该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较小,特别是西部地区地形起伏较大,人类干扰活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分类在土地分类方法上属综合分类。它是以土地的经营目的、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为主要标志来划分的。按全国规定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一级类型9个,二级类型48个。 1、耕地;包括熟地、新开荒地、连续撩荒未满三年的田地和当年休闲地 (轮歇地)。在耕地中分为水田,旱地,菜地和田(地)埂用地。  相似文献   

4.
我国南方有1.58亿亩的红黄壤旱地,目前生产力水平很低。为了开发红黄壤旱地,挖掘其生产潜力,我们于1986~1989年在江西南昌进行了多熟制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红黄壤旱地发展多熟制可以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力,培肥地力,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同时,为了全面、合理地评价耕作制度,文章采用了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本试验的6个多熟制的效益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其优劣作了较客观的评价,但这一分析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土地生态学和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首次用系统评价方式研究山区土地质量与用途之间的匹配关系。评价特点是以定量评价为主,土地质量为基础,土地生产率为综合评价指标,土地类型为评价单元,当前和潜在适宜性同步评价。当前适宜性由适宜纲、不适宜纲和不相关三部分组成。适宜纲分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和勉强适宜3个级。每一单元都作水田、旱地、园地、林地、牧地的多宜性评价。由评价表可得11幅土地适宜性评价系列图。研究成果具有直观性和实用性特点,全面适应我国南方山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治保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我国划定土地资源红线是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而设定的土地资源总量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控制目标,土地资源红线的内涵包括土地资源总量控制和土地环境质量维护。我国划定土地资源红线的价值在于为土地资源利用设置限值,维持土地生态价值。构建完备的土地资源红线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规划制度、土地分类管理制度、耕地利用制度和耕地资源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7.
川中丘陵区村级景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手段,分析了人口密集的川中丘陵乡村区域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和储量(SOCS)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内SOCD和SOCS平均值分别为5.58kg/m2和75.77×105g,SOCD随丘体高度的降低向四周逐渐增大,SOCS主要分布于旱地、水田等土地利用类型中。0~30cm土层和土体深度内,SOCD以冬水田最高,裸岩最低;SOCS则以丘脚旱地和轮作水田最高,裸岩最低。地形、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对SOCD、SOCS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8.
以仪陇马鞍镇南海村土地整理项目区为例,以土地整理前后1:2000实地调绘结果数据为基本数据源,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其景观格局变化,探讨土地整理对景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地)改梯(田)后耕地中田块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减小,景观破碎度增加;耕地类中的旱地、农村宅基地及林地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降低,平均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增大,景观破碎度降低,景观形状较整理前变得规则;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景观丰度指数降低,景观类型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9.
基于山东省17个城市的土地经济密度数据,利用变差系数、相对发展率分析等方法,初步探讨了2005—2014年山东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动态演化格局及区域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土地经济密度原本较高的城市,其土地经济密度相对发展速度也较快,各城市相对发展速度呈现不同;济南和青岛的增长极效应显著,带动周边城市经济效益提升;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具体包括城市区位、城市交通状况、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土地投入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土地整理分区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理划分土地整理区,明确不同区域土地整理的类型与方向,是制定土地整理标准和技术措施的基础,也是编制土地整治规划的基础。分析了包括土地整理功能分区、土地整理工程类型分区和土地整理潜力分区在内的中国土地整理分区研究新进展,探讨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曹植青 《四川环境》2001,20(2):70-70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基本物质基础 ,也是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条件。目前 ,我国许多地区人均耕地不足 6分 ,有的甚至只有 2~ 3分 ,即使田产上吨也不足以养活承载的人口。许多农民无地可耕 ,四处流浪 ,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多 ,这个问题将日益严重。区域环境中水土的流失、土壤退化、沙化、自然灾害的发生都使土壤数量、质量大幅降低 ;现在迅速发展的城市、村镇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活动 ,正在迅速地吞噬着残存的土地。而且 ,土地资源紧缺更激起强烈的占有土地的愿望和行为。人们将开发建设活动占用土地…  相似文献   

12.
土壤微生物在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长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重要的影响。在20年长期定位的实验田选取旱地无施肥(US-CK)、旱地施肥(US-NPK)、水田无施肥(PS-CK)、水田施肥(PS-NPK)4种处理的土壤,采用基于16S r 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比较分析了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并结合环境因子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处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排序为USNPKUS-CKPS-CKPS-NPK,旱地改为水田后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且显著大于长期施肥带来的影响;4种土壤的主导菌群与大多数土壤一致,均为绿弯菌门(Chloroflexi)22.0%~30.3%,变形菌门(Proteobactria)18.2%~32.7%,酸杆菌门(Acidobactria)19.7%~24.3%,放线菌门(Actinobactria)6.0%~13.6%;但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出现了分异。进一步揭示了土壤微生物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也为改进施肥和耕作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土地用途管制推进的制度障碍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操小娟 《中国环境管理》2004,23(3):12-14,57
土地用途管制的目的是实现土地利用中的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一致,但是建立在法律行为概念和制度基础上的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向前推进时遇到障碍,主要表现为行为人缺乏内在约束、管制效率低下、司法救济的不足。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法律思想模式选择的制约、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和执行的限制、责任追究机制中行政与司法的脱节。解决的方法主要包括要求土地权利人享有权利的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公众参与确定土地利用规划、在土地使用协议中明确土地使用权的义务、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土地的集约利用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根据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大纲要求和各区域土地利用实际,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计算方法,包括数据的量化、标准化及综合计算模型,最后得出各地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运用上述方法对孝感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进行分析,找出了其土地利用方面的问题和优势,为下一步改造提供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如何预测未来耕地面积的发展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拟应用河南省光山县的具体资料,就此课题作一初步探讨。一、耕地需求预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众所周知,粮食人均占有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生产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它受制于人均耕地占有量。当今世界上10个人均占有粮食超过500kg的国家,人均耕地都超过世界平均数(4.9亩);其中人均占有粮食超过1000kg的国家,人均占  相似文献   

16.
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二级标准值作为判定依据,对广西水田、园地、旱地3类农田土壤的8种重金属含量超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类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率较高的元素是Cd、Hg、Ni,其次是As、Zn,而Cu、Pb、Cr较低;旱地土壤重金属超标率远高于水田和园地,水田又高于园地;在超标样品中,水田和园地以单项重金属超标为主,旱地以多项重金属复合超标为主。  相似文献   

17.
《新疆环境保护》1993,15(4):59-61
土地资源开发包括两方面,一为新开荒地(包括撂荒、夹荒和弃耕地);二为改造中低产田。新开荒地首先需要修建新的灌、排水设施、道路、农田防护林以及平整土地等。中低产田改造主要是通过治沙、治盐碱、土壤培肥等措施以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但其主要工程措施仍离不开灌、排水设施、道路、农田防护林、土地平整等的进一步改建与扩建。由此可见,土地资源开发首先意味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  相似文献   

18.
土地是由土壤、地貌、岩石、植被、气候、水文等因素所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是人类赖以生产和生存的最基本源泉。从广义上讲,土地资源的开发是指开发目前能够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发展各业生产,以满足人类生活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从具体内容来看,土地资源的开发包括开发耕地、园地、草地、草地、渔业用地等农用地和城镇、交通、工矿等建设用地;从土地开  相似文献   

19.
雨水收集设施等水工程日益得到应用,需要解决雨水收集设施等水工程设施收集的水资源的所有权。因大气降水是一种自由资源,不属于《宪法》中的"水流"或《水法》中的"水资源"的范畴,雨水收集设施等水工程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所有权不能适用《宪法》、《水法》的规定,而是取决于雨水收集设施等水工程设施的所有权。雨水收集设施等水工程设施不是土地的组成部分,所有权包括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其他组织和个人所有等形式,因此,雨水收集设施等水工程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所有权自然包括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其他组织和个人所有。但水工程设施不是公益性、大中型的水利设施,允许其他投资主体投资,其所有权应以集体、个人所有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20.
春节期间,我回到自己的家乡,安徽中南部的一个小乡村。这里是庐江、桐城和枞阳三地交界地带,交通相对闭塞。老一辈的干不动了,年轻人也不愿回到土地,新生的种植大户接管了家庭农业。它带来了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家庭式农业生产成历史老家是长江沿岸传统的鱼米之乡。包产到户时,每个人的水田不超过5分地。这些水田种植强度很大,每年两季水稻,田埂上套种黄豆,到冬季换茬栽种油菜。另外,每家还有少量的旱地,种植棉花和小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