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重霾压境胜京都提起雾霾,人们对2013年年初我国大范围的雾霾,特别是北京等大城市弥漫着的铺天盖地的雾霾还记忆犹新。当时的北京雾霾被调侃为"十面霾伏",并在网上流传《沁园春·霾》:"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鸟巢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跑  相似文献   

2.
正新年伊始,一份新鲜出炉的"2013年十大热词"榜单在网上引发了网友强烈共鸣,毫无悬念的是"雾霾"与"中国梦""土豪"等一起入选。告别2013,走进2014,人们用盘点这种方式,记忆着雾霾之痛。资料表明,2013年我国平均雾霾日数为52年来最多,特别是入冬以来,举国上下出现"扫霾"  相似文献   

3.
呼吸的烦恼     
去冬今春以来,糟糕的雾霾天气给国人带来呼吸之痛,一时间,PM2.5又一次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频词汇",甚至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能找到它的"身影"。实事求是地说",十面霾伏"不是小康社会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频发的雾霾天气既拷问着政府良知也拷问着社会公德。毕竟,在空气污染面前,人人都是受害者,没有赢家。而且国内外的经验也表明:防治雾霾天气没有"灵丹妙药",更不能流于空谈,只有实实在在的作为。  相似文献   

4.
声音     
《环境教育》2013,(Z1):10
"雾本身是干净的,它是由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而形成的,气象观测上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称为雾。真正造成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并非雾本身,而是霾。空气污染物囤积形成霾,并借着雾大唱主角儿。"——针对近几日备受关注的雾霾天气,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从环境污染的角度,介绍了PM2.5对形成雾霾天气的"贡献"。"南方无暖气是历史遗留问题,随着百姓对生活质量提高的实际需要,为南方居民提供冬季供暖是十分必要的。所以,现在已经不是讨论是否应该供暖的问题,而是该如何供暖。  相似文献   

5.
<正>6省市深陷“霾”笼、40个城市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23个城市启动红色预警、17个城市发布橙色预警、机动车单双号限行……2016年12月16日至21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遭遇长达5天的“十面霾伏”。持续时间之长、污染程度之重,成为去冬来袭雾霾之最。频繁来袭的雾霾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环境保护成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不久前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  相似文献   

6.
治霾在路上     
今年秋冬季节,雾霾再次登场。"十一"黄金周刚结束,京津冀地区便遭遇到了新一波雾霾,北京等地连续5日重度霾。10月8日,北京市发布今秋首个雾霾黄色预警,隔日升级为橙色预警。专家们对比发现,今年的雾霾比去年提前报到了。雾霾飘在天空,根子却在地上。在经历了多年的迷茫挣扎之后,人们彻底醒悟,去年9月,国家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雾霾应急、区域联防联控、治霾法制化纷纷登场亮相。  相似文献   

7.
正一到秋冬季节,雾霾一词就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渐成常态化。2015年岁末,全国都笼罩在一片灰霾之中,多个省份出现所有地市"全军覆没"的现象。有网友调侃:今后冬季除了大雪,雾霾将成为另一种对应天气。雾霾高发2005年11月开始,全国猛然进入雾霾高发期,尤其是北方地区,半个中国都笼罩在雾霾当中。2015年11月8日,辽宁出现史上最严重雾霾,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污染最重,全省14个市中11个城市均为重  相似文献   

8.
正要绿色不要灰色,要阳光不要雾霾。然而,2016年11月初的这些日子,我国北方雾霾笼罩,重污染最大影响面积达到63万平方公里;11月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霾橙色预警,首都机场因雾霾取消近500个航班。"雾霾中,去遛狗,只见狗绳不见狗。"这是网友的夸张。而比这种夸张更夸张、比这种搞笑更搞笑的  相似文献   

9.
正雾霾笼罩下,火爆的不只是防霾口罩,食疗除霾的说法甚嚣,山药、白萝卜、木耳、猪血都成了抗霾神器。但经众多专家解释,食疗除霾有些不靠谱。"雾霾清肺茶""罗汉果20克、乌梅15克、百合10克、广金钱草10克、罗布麻10克,煎水代茶饮,每天数次。这就是中医世家配的‘雾霾清肺茶’。功效:能及时清肺、润肺,抗病毒,  相似文献   

10.
《绿色视野》2014,(11):24-25
2014年秋天的第一场“霾伏战”挨着黄金周的尾巴打响了。然而,就在京津冀等北方城市受困于严重雾霾天气时,河北省邢台市却上演了一场闹剧。10月10日,微博网友@河北李春雨爆料称,邢台市环保局的篮球场上悬挂着一条迎“霾”飘扬的横幅。横幅上写着:为我市退出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一而喝彩!据统计,今年1~6月,全国74城市空气质量排名,邢台六次倒数第一,7月倒数第一是唐山,8月是济南。此微博一出,随即引起  相似文献   

11.
王红 《环境教育》2014,(11):82-82
正花非花,雾非雾。面对如今的雾,试问,琼瑶阿姨是否还能道出一句"雾里看花最美"的柔情细语?而一代诗人柳永如今估计也只能吟出"念去去,千里烟波,雾霾沉沉楚天暗"的悲壮诗篇了吧?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活在被雾霾笼罩的时代。回想去年冬天的那一段雾霾的时光,记得那时候身陷霾局的我们只能在"厚雾浓霾"下"愁永昼",在一旁哭诉"雾失楼台"的痛苦。而今,我要用我手中的笔勇敢地剥开那层遮掩事实的薄纱,直视那对人性的赤裸裸的指责!  相似文献   

12.
田萌 《环境教育》2014,(4):93-93
正2008年,因为召开奥运会的缘故,北京的空气质量变得非常好。我常常陶醉于浩瀚、透彻的"奥运蓝天"之下,心想,北京"天天天蓝"终于不再是梦想。然而,这样的好天气随着奥运会的结束离我们远去。近年来,北京,霾的时间越来越长,蓝天白云,几乎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奢侈。历史上,北京有沙尘暴,有煤烟污染,有一刮好几日的风沙,而雾霾"横空出世",可以说是新近出现的污染门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北京的雾霾,究竟如何产生?为何雾霾围城,经久不散?它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基座"和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13.
蓝天在哪     
正森林里的广播员猫头鹰沉着脸给大家报天气预报:"今天阴天,是雾霾天气,大家最好不要外出。"一只小麻雀飞过来:"猫头鹰大哥,俺打小不识几个字,俺想问一下,那个霾是啥意思呀?""霾呢,其实就是漂浮在天空中的颗粒物。其中,PM2.5是构成霾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猫头鹰回答道。"那PM2.5又是什么东西呢?"小麻雀摸着毛绒绒的脑袋,一脸疑惑地接着问。猫头鹰想了想,说:"PM2.5就是大气中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  相似文献   

14.
王红 《环境教育》2014,(6):85-85
正花非花,雾非雾。面对如今的"雾",琼瑶阿姨是否还能道出一句"雾里看花最美"的柔情细语?诗人柳永是否会吟出"念去去,千里烟波,雾霾沉沉楚天阔"的悲壮诗篇?21世纪的我们,活在被雾霾笼罩的时代。记忆回到了去年冬天的那一身陷在雾霾的时光。那时候我们只能在"厚雾浓霾"下"愁永昼",在一旁哭诉  相似文献   

15.
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在谈到当前的环境保护工作时,李克强总理强调,大家普遍关注的雾霾等环境污染是焦点问题。中国政府在治理雾霾等环境污染方面的决心是坚定的,也下了很大气力。但取得的成效和人们的期待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达目的决不停战。他强调,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有媒体报道,兰州市购置了高射远程风送式喷雾机,可将自来水雾化并喷出600米远,有媒体称其"可有效对抗雾霾、粉尘等"。而西安市新城区市容园林局近日也新购多功能具有抑尘作用的"雾炮车"投入使用。该车能喷洒120米远、70米高的水雾,有喷雾降尘作用,媒体将之称为"治霾神器"。有关专家表示,说这种车是"治霾神器"有点夸张了,其治霾作用微乎其微,但降尘还可以,洒水后一段时间对周围空气会有净化作用。不过这种抑尘作用也是短期的,到底能维持多长时间很难说。实际上,专家不说  相似文献   

17.
从小事做起     
正2013年,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整个中国,从东到西,从海边到高原,雾霾波及30多个省的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在此期间,中小学停课,航班停飞,高速公路封闭,公交车暂停营运,民众谈霾色变……显然,中国已陷入"一边开宝马一边喝污水","一边住别墅一边吸毒气"的恶性循环之中。引发更多人感叹的是,中国的许多孩子,有可能打一出生就没有呼吸过清新的空气!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1月10日,随着《合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正式出炉,压在合肥市环保局法规宣教处处长夏云起心里的一块石头也总算落了地。此前的一段时间,他自己以及合肥市环保局都遭遇到了有史以来最为猛烈的炮轰。而这一切都与合肥雾霾应急预案姗姗来迟有关。合肥被"霾没"去年入秋以来,雾霾如幽灵一样长期在合肥上空徘徊,不断创纪  相似文献   

19.
新法新期待     
正去年冬天,全国大范围的雾霾让公众对新《大气法》的实施充满了期待。新《大气法》实施之后,它能否"长出牙齿",守护蓝天呢?记者采访了社会各界人士,聆听他们对新《大气法》的实施有哪些希冀。共享研究数据,让更多的技术为治霾发力新《大气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研究,开展对大气污染来源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推广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促进科技成果转  相似文献   

20.
《绿色视野》2014,(11):26-27
总结人类治理雾霾的经验,治霾法制化是一大“法宝”。1952年,英国伦敦因雾霾导致4天死亡4000余人,这起震惊世界的“烟雾事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英国人用法制的力量终于摘掉了“雾都”的帽子。可以说,伦敦是用重典治霾的活教材。相比之下,我国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于1987年,“内容粗线条,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