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杨实生苗在河漫滩自然发生和初期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洪水退后河漫滩上胡杨种子散布,种子萌发以及胡杨幼苗生长的观察,认定胡杨种子萌发和幼苗初期生长需要一个高温、高湿的环境。水分、温度、光照和微地形对胡杨幼苗的生长和保存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水分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洪水退后的河漫滩应是胡杨种子自然萌发和幼苗自然补充的最佳场所,洪水则是胡杨种子自然萌发以及幼苗补充的一个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盐浓度含油废水中石油烃类降解菌的生长情况以及对原油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盐浓度低于15%的石油烃废水中,降解菌生长旺盛,且数量大;在盐浓度为15%~25%的石油烃废水中有较多菌量,但数量已明显减少;在盐浓度为30%以上的石油烃废水中几乎无细菌生长。培养时间为13h时,去油率可达到55%;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原油去除率趋于平缓。高盐度石油烃废水中生存的微生物在处理含油废水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资源在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协调稳定和保障绿洲生态安全等方面意义重大。运用GIS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的理论与方法,综合胡杨资源及其环境的遥感信息、文字信息及地图信息,建立集图象、图形、声音、文字为一体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为胡杨资源信息的存贮、查询、检索、更新、分析服务,同时,为胡杨资源合理利用及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及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倪萍  牛博 《新疆环境保护》2004,26(Z1):103-106
干旱区除存在唯一的真正森林-胡杨(Populuseuphratica)林外,植被普遍极其稀疏,以降水稀少,蒸发显著为特点的干旱区,荒漠植被的存在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良性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干旱区的荒漠植被表现出特有的生理特征,本文研究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的特征及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规律,进一步提出了扩展荒漠植被的可能性及其措施。  相似文献   

5.
胡杨是一个古老的第三纪孑遗树种,胡杨林生态系统在绿洲演替与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主要作用.通过对叶尔羌河流域胡杨林的生存现状、演变规律的调查,总结和分析当前胡杨林存在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其流域特征和流域总体规划,对叶尔羌河流域开发中胡杨林的保护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Matlab软件的曲线拟合功能,以1993-2012年《山东省统计年鉴》中的人口统计数据为基础数据,对山东省17地市分别选择最佳拟合模型进行人口规模预测,依据行政区划面积计算人口密度,对结果以Cartogram的技术方法进行地图表现,得出直观的结果.该研究采用了新颖的专题地图表示方法,丰富了人口预测方法,对了解未来社会的供求关系和人口发展趋势、拟定正确合理的人口规划方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个城市的适度人口规模既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它是由所在地区的资源、环境等因素决定的。秦皇岛市是中国北方极度缺水的城市一,水资源构成了限制城市发展的短板因素。通过调整用水结构和采用节水技术,虽可使城市居民的用水份额适度增加,但总量约束决定了该城市的人口规模要保持在与水资源相适应的限度内。  相似文献   

8.
人口是社会的基础要素,人口规模及发展趋势预测对区域城市规划的制定和人口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综合运用灰色、阻滞增长、人口自然增长、回归分析四种数学模型对青海省2013--2030年人口规模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未来青海省总人口将继续处于稳定增长状态,年平均人口增长率8.77‰,2020年青海省年末常住人口将达到621.11万人,2030年将达到676.25万人.针对青海省的省情和人口发展形势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分析城市人口承载力内涵基础上,运用“可能-满意度”法,在多目标条件下预测未来可支持合肥市健康发展的适度人口规模.结果表明:①城市供水、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医疗是合肥未来人口承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②经济资源是未来人口承载力的主要“推力”,而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形成了人口承载力“拉力”.③预测2020年,合肥应将人口规模控制在593万人以内.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安徽省统计年鉴》,对全省近10年的土地资源、粮食生产及人口增长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数学模型对2005-2020年全省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和粮食单产分别进行了预测。为了提高预测精确度,取各种预测方法的平均值。根据安徽省情将其划分为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三档生活标准,分别探讨了预测期内安徽省土地承载力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为全省发展粮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效降氰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从电镀废水中分离出了三株能够高效降解自由氰根的菌种,并对这三株菌的生长曲线和影响其降解氰化物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三株菌分别属于青霉属、木霉属和酵母属,并命名为M3、Mw4和Ms;其最大生长量的时间分别为15、20和18小时;当CN^-初始浓度为80mg/L时,M3菌16h内降解氰化物的最优条件是pH为5-7、温度为20℃~30℃、摇床转速为130rpm、接种量为10%。在此条件下,M3菌将80mg/L CN^-降解到0.22mg/L,降氰率达到98.9%。该研究结果可为微生物在处理含氰废水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