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簇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被平羌三峡秀丽的景色所感染,写下了千古传唱的《峨眉山月歌》。那种诗的意境让人陶醉,让人心动。然而,工业和生活垃圾污染,正使平羌三峡的美丽遭受着玷污、侵蚀,我门不得不发出这样的呼吁:  相似文献   

2.
地处热带、高温多雨的云南省河口县,曾几何时,还是一个林海茫茫、植被丰富、有着许多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植资源的“风水宝地”。然而今天,大片大片的热带雨林已荡然无存,到处是秃斑块块的焦土和数不胜数的被烧焦的藤蔓和树桩,满目疮痰,一片荒凉!是什么魔力使这片国土惨遭如此严重的毁坏呢?让我们去听听那片片焦土的“血泪”控诉吧!镇政府首当其冲——出动“雇佣军”在距离国境线只有几公里远的牛皮塘国防林区,该县镇政府雇请了一支特殊的打工队伍,浩浩荡荡地开进林区,把2000多亩的森林全部烧毁,还美其名曰:“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3.
峨眉山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峨眉山的所在地,与乐山大佛及近代文豪郭沫若故居紧临,是名山、名佛、名人荟萃之地,被誉为中国西部地区“璀璨的明珠”。1988年撤县建市以来,社会、经济、文化等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1995年以来,峨眉山人发扬“团结、开拓、实于、争先”的峨眉山精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乐山大佛景区和峨眉山景区的历史概况和管理现状,从乐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趋势、国际旅游城市发展趋势、世界遗产保护三个方面分析了乐山大佛、峨眉山景区分开管理的弊端,提出乐山大佛-峨眉山这一世界遗产要成立统一的管委会的观点及依据,最后对乐山旅游景区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峨眉山景区旅游商品的开发与营销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静  王增强  向艺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4):399-400,370
通过对旅游商品定义的综述,界定了旅游商品的定义、范围和功能,同时对峨眉山景区旅游商品的开发、需求、购买力等抽取420份问卷作为样本,分析了峨眉山旅游商品的需求现状,并以旅游者需求现状为依据,对峨眉山旅游商品的开发和营销提出了“4P+4C+4R”营销策略,以期对其它景区的旅游商品开发和营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他把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上升到教育层面,把治沙故事演变成“种树植心”生态课堂,把热心公益的微光汇成了星河,影响和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沙漠化治理中来。“欢迎加入‘种树植心’志愿者行动!种树植心就是经由自然,回到自身,唤醒和滋养本心的知行合一!种树植心指向我们的精神家园,让人得以安身立命!”  相似文献   

7.
自从我国政府决定开发大西部,西部大开发就成为一个热点,这是一个世纪性的抉择,也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又一个里程碑。在中国酉部这片广袤神奇的土地上,蕴含着巨大的财富和无限商机。 去年“五一” 长假期间,大家都在以豪爽的姿态大把花钱。后来权威部门公布了激动人心的统计数据:仅这个“五一”,出游人数达4600万人,旅游相关消费收入181亿元,巨大的市场!往日沉寂的旅游行情从这个“涨停版”开始打开了向上的通道,总体形式一片看好,新高不可限量!但这次假日并未让大多数花了钱的人如愿以偿,到处是人满为患,太多的人在茫茫…  相似文献   

8.
在宋代流传着“天下山水窟有二,曰嘉州,曰桂林”和“天下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之说,而“嘉州”正是如今的四川省乐山市。得益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乐山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祥瑞之地。在这块1.2万平方公里的沃土宝地上,孕育了具有盛唐风貌的乐山大佛,1991年,峨眉山、乐山大佛双双入选中国旅游胜地40佳;199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峨眉山-乐山大佛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是目前世界上23个、中国4个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这样优越的旅游资源使乐山在全国旅游业中占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珠联璧合的自然、人…  相似文献   

9.
温家宝总理今年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旨,让人欢欣鼓舞。其中的一段,更让人听后悲喜交集——“要抓紧解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这本来是一个人生存所需的像地平线一样不能再低的标准,如今却成了中央政府的奋斗目标之一,怎不让人感慨?  相似文献   

10.
山岳型旅游地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以峨眉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品是旅游目的地藉以吸引旅游者的最重要因素,对其进行开拓和深度开发对保持旅游地持久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选取我国重要的山岳型旅游地——峨眉山为样区,在对开发理论和作为传统山岳型旅游地的峨眉山的旅游产品现存的主要问题探讨基础上,提出了峨眉山旅游地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1.
前言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这是1996年8月21日-24日在乌鲁木齐新疆科技馆召开的“中国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学术会议”提出的会议口号。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已有包括我国在内的17O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  相似文献   

12.
照片上的四个少先队员是齐礼阎小学“绿色小分队”的成员,当他们在调查“破烂王”的活动中,惊奇地发现“破烂王”们在默默无闻的收破烂过程中竟完成了如此巨大的工程,不禁发出了无限感慨。在这个易拉罐的“山”前,他们欣然留影来纪念这次活动。后来,他们把这次历时一个月的调查活动写成了科学小论文《从 221个“破烂王”看城市垃圾分类回收问题》,获得了第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论文一等奖和中国青少年科学基金奖。   一次走出教室、走进社会的班队活动达到的教育意义,往往是辅导员老师不能完全预测的。在活动中,老师和…  相似文献   

13.
雪女 《绿色视野》2010,(7):56-57
看见“傩”这个字时,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我甚至念不准它的发音。但在潜意识里感觉它很古老,让我想到初始、迷信等字眼。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此字念nuo(挪)。《说文解字》对“傩”的解释是:见鬼惊词,也就是见到鬼发出的惊呼声。  相似文献   

14.
峨眉山环境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峨眉山是世界名山,其主要风景林--冷杉出现大面积衰败和死亡。本文概述了峨眉山的地理和气候特点,研究了土壤、植被、大气环境及旅游现状;为深入研究峨眉山冷杉衰亡的原因提供基础资料,为恢复和建设峨眉山的生态环境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低碳宣言     
《环境教育》2023,(4):1-4
<正>低碳宣言创新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与形式,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从我做起,建设绿色家园,倡导环保行为,将生态文明理念变成行为习惯,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学校简介成都市高新区芳草小学成立于1996年,学校坚持“让每个生命开出自己的花”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成“充满活力、多元共生、特色鲜明”的优质学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真语文示范学校”“全国资源节约型绿色校园”“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示范学校”“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校”等称号。学校先后六次荣获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基于差异的个性化课堂实践体系”课题荣获教育部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6.
峨眉山2001年9~10月雨水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阐明峨眉山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从2001年9月开始,在峨眉山所设的25个取样点以月为单位收集雨水样品。本文分析讨论了从9月20日10月20日所收集的雨水的化学组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就“如何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提高学生环境意识”这一课题作初步探讨。一、品折明理环境教育因素总是蕴含在课文字、词、句、段之中。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这道桥梁,仔细品味其中的思想感情,以达到让学生受到环境教育的目的。如教学《庄稼的好朋友》、《啄木鸟医生)等课文时,可以抓住题目中“好朋友”、“医生”等关键词让学生仔细体味,为什么把“青蛙”、“猫头鹰”、“七星瓢虫”、和“赤眼蜂”称为庄稼的好朋友呢?为什么把啄木鸟称作“医生”呢?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懂得这些都是有益动物,为人们做…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进入峨眉山地区污染物质的起源,从1998年4月开始在峨眉山22处设置了雨水采集点采集了雨水。本文介绍1998年峨眉山雨水化学组成随季节变化的特征。作者认为峨眉山一年中雨水可分为三期:中和期、清洁期和污染期。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水     
我的伟大的祖国,曾经有着丰沛的水资源,绚丽多彩的动植物种群,万紫千红的大地植被。那时候到处是蓝天碧水,茂树繁花,鸟声如织,祖先们对未来美好的预期与祝愿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称是“龙”的传人,这实质上就是对于“水”的崇拜,因为龙生活于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不能有人类本身,水是生命之源啊!  相似文献   

20.
食以安为先     
《绿叶》2016,(1)
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党的"五大新发展理念"正在成为经济振兴、社会进步的灵魂,越来越唤醒人们"绿色安全"意识。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叹息:现在不知道吃什么好?这不是百姓"爱发怨言",而是民众"绿色发展"、"质量安全"意识的觉醒,也是民众向社会发出的严肃责问,更是迫切要求解决时代前行中面临的新课题的呼声。"食物安全"是关系民生幸福、民众健康、民族兴旺、牵挂亿万人心的一件大事。当然,我们不能仅仅从浅层面发出感慨,而应该从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反省中汲取教训,认清和认定未来发展的方向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才是更理性、更具现实意义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