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谋昌 《绿叶》2014,(2):11-17
生态文明是人类新文明,它由社会全面转型实现。价值观作为世界观的核心,对社会转型起先导和决定性作用。人类中心主义是工业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从工业文明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转变,首先是核心价值观的转型——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用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解、人与人的社会和解,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蒋志刚 《绿叶》2013,(10):78-82
网络的出现为建设一个高效率、节约型的生态文明社会创造了条件,便利了公众参与,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资源消耗与环境问题。生态文明是以人类价值为核心的文明,如何利用网络优势.推展和实现生态文明.将是我们在网络时代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王晓毅 《绿叶》2013,(1):36-42
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或工业文明并非是对立的关系,更不是替代的关系。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蕴含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中的。生态文明与传统发展观相对。发展以百姓的幸福为旨归,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文化中,幸福的含义不同,所以要允许发展目标多样性.不应当以单一指标来规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蒋志刚 《绿叶》2012,(10):14-19
生物多样性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又是地球生物圈的存在形式。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人类社会发展很大程度上以牺牲环境,蚕食野生动植物的生境为代价,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后果。生态文明是以人类价值为核心的一种伦理观。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生物的进化潜力,就是保存人类世代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正人类社会必须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这已经成为共识。无论这是生态危机逼迫之下不得已的功利性选择,还是人类新意识的主动觉醒,建设生态文明,都离不开价值观的转变——不改变把自然当作工具的观念,不改变以经济增长论为主导,以消费主义为主要特征的价值体系,文明的转型不可能实现。而价值观,是内化到我们每个人血液、骨髓里的东西,它具体可感又无形无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的文明不仅仅只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还包括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贯穿、渗透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只有切实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谋求四者的协调发展,才能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明虽然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却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问题在于,思想与行动并不统一,传统中华文明也同样面临着创新发展的问题。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物,也导致水、空气、土壤污染日趋严重,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1972年,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联合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由制度构成的一个相互配合、有机联系的整体。本文基于文献统计分析与实地调研咨询,从广义和狭义层面,分别对生态文明制度进行梳理。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与省级层面实际情况,本文将广义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分为源头保护制度体系、损害赔偿与激励体系、追责考评制度体系和污染治理制度体系四大板块,并针对国家与省级重点生态文明制度,构建生态资源保护制度链与污染防治制度链。同时,对制度地位、制度衔接、相互关系及其优化选择进行分析,以提高环境管理效能,推进生态文明研究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9.
产业是与人类文明形态共同演变的社会分工的产物。一个新的文明必然伴随着一个新的产业兴起。农业支撑了农耕文明,工业支撑了工业文明。当前,人类文明已经步入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作为一种新兴文明形态,生态文明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模式来支撑,是当前理论界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以三次产业分工为主体的传统经济体系形成于工业文明时期,主要以人类自身劳动创造为价值源泉,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和人类经济福祉为价值导向,以高生产力、高效率、高消耗、高污染为基本特征,支撑人类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已经、正在并将继续对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影响。全球生态赤字不断扩大、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生物多样性持续降低,促使经济稀缺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自然资本和生态产品的稀缺性日益凸显,以三次产业为主体的传统经济体系已不能满足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思想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深邃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智慧。从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论、历史论四个层面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并试图发掘出它对当今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是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内容,以实践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逻辑起点的科学体系,揭示了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历史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它对启发当代人类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思路,建立全新的文明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应成为人类从根本上、战略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思想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