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韶关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矿业的迅猛发展,韶关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安全生产。笔者对韶关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现状作了概述,并针对污染状况及其当地农作物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治理和修复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蔬菜和蔬菜种植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现状与一般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国部分城市农用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综述,重金属污染在蔬菜种植土壤和蔬菜中主要是以Pb、Cd、Hg为主,且工业城市和人口密度大的城市尤为突出。分析了植物吸附重金属的一般规律与影响因素。为防治重金属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4.
萍乡市农用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省萍乡地区农用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萍乡市农用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萍乡地区农用土壤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其中锌、镍、铬、铜、镉、砷、铅、锰、汞的含量均超过了江西省土壤重金属相应元素的背景值。从空间分布来看,在全市5个县区布置的29个测点中,有14个测点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其中上栗县有8个测点超标,明显多于其他县区,出现了不同的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5.
6.
7.
8.
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归类,对各类方法的治理原理、特点、效果及应用状况进行了概述、分析,为我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对南充市不同区域农村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运用单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充市农村土壤重金属平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01,受到了重金属轻污染。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Hg、Ni、Cu和Zn。52.8%样点受Cu轻污染,41.7%Zn轻污染,8.3%Hg轻污染,36.1%Ni轻污染,2.8%Ni中度污染。不同区域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湖南湘潭锰矿区蔬菜及菜园土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湘潭锰矿红旗分矿开采区和沙圹村恢复区的部分蔬菜(莴笋叶、小白菜、香葱、空心菜)及菜园土中Mn、Pb、Zn 3种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国家卫生标准和中国食物成分表,从单因子污染指数看,所有蔬菜Zn(Pi<1)没有超标,除了开采区的香葱受Pb(Pi=1.95)轻度污染和恢复区的小白菜受Mn(Pi=2.54)中度污染外,其他都受重污染;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所有蔬菜都处于5级污染以上属重污染。开采区菜园土中Mn、Pb、Zn平均含量分别为:40839.5 mg/kg、1993.5 mg/kg、556.5 mg/kg;恢复区菜园土Mn、Pb平均含量则是2893.75 mg/kg、2213.5 mg/kg。用国家土壤环境标准的二级标准(Pb、Zn)和湖南省背景值(Mn)作为参照值,从单因子污染指数看,除开采区菜园土受Zn(Pi=2.26)中度污染外,污染指数均大于3,属重污染,两区菜园土综合污染指数都大于3,所以都处于5级污染以上属重污染,相比之下开采区的要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及其在几类典型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首先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途径与特点。介绍了当前几类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物理化学方法、植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动物修复法等的技术要点,详述了各自的技术特点及机理,并对它们的修复效能、环境友好性等进行了比较。从土壤的特性出发,区分出了3种典型的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农业土壤、城市土壤、矿区土壤,并从国内外最新的重金属污染修复实践中选取了适合各自土壤类型的修复方法进行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探讨。最后,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攀枝花市攀钢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攀枝花市攀钢工业区土壤中五种重金属元素(Cu、Pb、Zn、Cr、Cd)的空间的分布特征、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应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对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Cu、Pb、Zn、Cr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相差2.98、3.4、5.2、2.7倍,cd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甚至相差15.7倍。重金属元素相关性特征可分为Cd—Pb—Zn和Cu—Cr两组。形态分布特征表现在Cu、Zn、Pb、Cr主要以稳定的残渣态存在,Cd主要以可利用性最强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存在。污染较严重的是攀钢机关、攀钢原料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3种常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山梨脂(Tween-80)对被重金属铬、镉污染了的土壤的修复洗脱作用,以及被污染土壤对3种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作用。淋洗实验结果表明,3种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的铬、镉有明显去除效果,聚山梨脂(Tween-80)对污染土壤中铬和镉的去除率分别为61.2%和37.06%。实验表明,土壤对3种表面活性剂均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这种吸附作用对土壤重金属的去除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17.
对攀西地区米易县蔬菜基地的土壤进行采样,用原子吸收和石墨炉光谱法分析土壤中Cr、Cu、Ni、Zn、Pb、Cd、As和Hg8种元素的含量。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Cr 68.8mg/kg、Cu 22.3mg/kg、Ni27.6mg/kg、Zn 146.2mg/kg、Pb31.7mg/kg、Cd0.258mg/kg、As10.3mg/kg、Hg0.0618mg/kg。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分析表明调查区内少部分蔬菜基地土壤受到轻度重金属污染,主要污染物为Cd元素,其余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在安全警戒线内。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两侧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吕梁市G209线公路两侧土壤,研究土壤中锌、铜、镍、铅4种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采样点距离公路直线距离越大,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越低,且主要富集在0~20m可耕层,表现出明显的垂直递减规律。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为:Pb(中度污染)>Cu(轻微污染)>Ni(轻微污染)>Zn(未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等级为Ⅴ,属于重污染。汽车尾气的排放是主要污染来源,对于农业用地,农药、化肥的施用也是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