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城市大多数是发展中城市,随着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尖锐与突出。因此.如何摆正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这就成为人们在制定经济发展决策时,不可忽视的问题。 1983年,李鹏同志在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宣布:“要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解决于经济建设的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当前各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矛盾趋于复杂和尖锐,如何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我们要把握好当前的机遇,以绿色复苏应对经济危机,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工业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成为影响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大通县环境问题现状,就大通县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实现"双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5.
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公共性出发,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选择,促成了以淡视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均衡策略,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形成\"坏\"的纳什均衡,而新常态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达成好的纳什均衡提供了改革保障、法制保障和经济保障,因此,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能够解套环境保护的\"囚徒困境\",最重要的任务是借助政府这一外力制定新的\"游戏规则\",以打破原有的\"纳什均衡\",通过建立健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政策措施和生态补偿机制、改革政绩考核机制实现对绿色发展的激励等措施,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达成理想的\"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6.
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和能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的形势也日益严峻,污染的加剧明显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煤矿经济的老路,已经不适应新的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煤矿行业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议题,它所面临的挑战更多源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任务繁重与生态环境先天脆弱之间的矛盾。仅仅依靠单个政府部门或某一政策,或者仅仅依靠单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倡议与行动,均不足以应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跨国环境风险,这将倒逼国内与国际社会提升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构建新型环境治理体系。\"一带一路\"沿线的各地政府不仅要发挥生态环保的示范作用,还要建立横向若干部门和纵向各级政府的协同治理机制,完善环境保护跨国合作制度,鼓励企业、NGO组织与民间力量、智库共同参与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总结了环保新常态下面临的环保新形势,对环境管理转型提出的新要求,认为在环境管理模式由污染控制导向向质量改善导向转变,环境管理思路由注重行政许可、事前审批、指标分配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市场自治、社会共治转变的背景下,现有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整体与政策手段个体的覆盖主体、切入界面、作用机制、内在逻辑等基础理论问题需要再审视,制度架构顶层设计和分工体系需要再完善。在此背景和趋势下,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探析了名录工具和产品主体在环境管理中的特性与作用,认为产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时承载功能流、价值流和资源环境流的流通载体,也是制定差别化环境监管政策与市场监管政策、建立跨主体环境成本合理分担机制的最恰当主体,以此为基础,清晰界定了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信息化转型要求下环保综合名录的本质特征、基本定位和潜力方向,并提出了综合名录工作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9.
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成效显著。但在一些地区具体环保工作的开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争议。作为争议焦点事件的临沂治霾工作,引发了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二者关系问题的讨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政策,需要建立环保长效机制,完善法律体系,优化管理机制。更好发挥以环境财税体制和排污权交易为代表的经济杠杆作用,实现污染末端治理与源头治理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并举,推进环境微观管理与宏观决策的协调统一,同时做好严格执法与完善立法的最优响应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从1990年到1999年,苏州市区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大大提高了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通过工业结构调整和推行“清洁生产”,“三废”排放量大幅下降;通过工业布局调整,主要敏感地区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苏州市还建立了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态城市雏形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1.
12.
综观人类历史,宗教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在各类社会问题的解释与解决中一直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佛教中所体现的环保理念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试从佛教环保理念的思想渊源入手,围绕自然观、生命观和理想观等内容来探讨佛教与其环保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力推进环保设施运营服务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如何推进环保设施运营服务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发展环保设施运营服务业的必要性,并针对环保设施运营服务业发展的进展情况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环保设施运营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14.
15.
从以人为本的生态视角出发,分析了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减少环境泡沫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17.
为解决油田注水井修井作业起下管柱施工时由于井底高压造成的油管溢流喷溅问题,研制了专门用于封堵井下管柱的电控式封堵工具,在作业施工前通过测试电缆下到指定封堵位置,地面计算机发布命令进行封堵、锚定并实现丢手,达到封堵油管溢流的目的。通过反复的现场验证,证明该工具封堵可靠、效率高,方便推广应用,可为实现环保作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19.
王志刚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1):25-26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工业生态园区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本文结合鲁北化工集团创建工业生态园的实践,较全面的概述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及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齐亮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7(2):34-36
环境保护事业在发展,宣传教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环境保护不仅是一门专业,更重要的是一个理念,是新的文明和新的文化形态。宣传这种理念需要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更需要一种有效的手段。在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的同时,更要针对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消费者等不同群体开展环保教育,建立宣传教育的配套机制,依托多元主体,进行各有侧重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