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4月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在淮南召开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省长王金山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构建和谐社会新要求,总结分析淮河水污染防治形势,以更高标准扎实推进淮河水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5月,淮河流域第一次环保执法检查现场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经过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沿淮4省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全流域1亿5千万淮河儿女艰苦奋斗,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到1997年底,流域内工业污染企业已基本实现达标排放,顺利完成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中规定的淮河治污的第一个目标。现将近4年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简要回顾如下:一、淮河基本扭况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山东和江苏4省,流域总面积ZO多万平方公…  相似文献   

3.
治淮攻坚战     
1995年8月,国务院总理李鹏签发了第183号“国务院令”,《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颁布实施。《条例》规定,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目标是:1997年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2000年淮河流域各主要河段、湖泊、水库的水质达到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实现淮河水体变清。淮河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经河南、安徽、山东和江苏四省,流入洪泽湖。淮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流域中人口密度最大、耕地率最高的流域,也是两岸人民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地。然而,曾造福养育了两岸上亿人民的母亲河如今已变成一…  相似文献   

4.
梁园园 《环境教育》2004,(11):66-67
淮河水污染治理始于1994年,是我国“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的第一战役,从此揭开了我国大规模向水污染宣战的序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洽淮十年来,沿淮四省采取了结构调整、工业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厂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措施。总体上看.沿淮四省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淮河流域排污总量有所下降,水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过去淮河流域高速度的污染趋势得到初步遏止.十年淮河治污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徐冰阳 《环境教育》2008,(10):48-51
9月10日,环境保护部在山东省济宁市召开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总结重点流域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全面部署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实施工作。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把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摆在更加紧迫更加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此次《水污染防治法》修订。是在总结前期水污染防治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水污染防治形势的需要开展的。应该说,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共同努力,这次修订通过的《水污染防治法》与96版《水污染防治法》相比,做了很大的调整,这些调整,对推动进一步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3月30日至4月1日,环保部副部长周建率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组,对安徽省《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0年度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安徽省副省长倪发科,省环保厅厅长缪学刚、副厅长殷福才、水办及相关处室负责人陪同考核组深入合肥、宿州、池州等地现场考核。  相似文献   

8.
当前,环境保护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因此,环保政策也应当进一步深化完善。本文针对淮河治污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对全国环保工作的一点认识,试图提出进一步深化完善我国环保政策的一些方向。一、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1、国家把淮河治污工作作...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八三号令发布《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TheStateCouncil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IssuedbyOrderNo.183“InterimRegulationsontheHuaihe...  相似文献   

10.
TheInitialGroupofKeyProjectsofChinaCrossCenturyGreenEngineering一、我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中的首期两项重要工程是淮河流域的污染治理和酸雨控制1.淮河流域污染居全国各大流域之首。淮河流域水污染已成为一个公害,由水污染引起的饮水告急、人畜中毒、危害健康、死鱼死鸭、作物枯死、工厂停工等事件逐年增多,沿淮河1.5亿人口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脆弱,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和很大的社会不安定,并制约着该流域的经济发展。全流域自1978年至1992年发生较大的水污染事故有160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以上,间接损失难以估…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污染防治的技术问题沈光范TheIssueoftheTechnology UsedintheTreatmentofWaterPollutioninChina我国水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概况20多年来,我国防治水污染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在不断发展、完善和提...  相似文献   

12.
Nation-WideSymposiumontheTreatmentTechnologyandEquipmentforWaterpollutionheldinHuixian,HenanProvince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工业废水治理技术委员会为积极支持国家重点实施“三河”、“三湖”水污染治理,配合淮河流域各省“九七年底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活动的攻坚,于7月8日至11日,在治淮工作的前沿阵地河南省辉县市召开了“第五届全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交流洽谈会暨《全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专家团》成立大会”。国家环保局、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派人出席了会议,河南、河北、江苏、浙江、辽宁、天津等省市的30多个地方环保局和来自…  相似文献   

13.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回顾了我国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历程,对目前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园区合理规划布局、污水收集处理方式优化和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改善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可持续利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佩玲  王心明 《青海环境》2003,13(3):105-107
文章在湟水流域水污染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流域水环境现状、水污染状况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全国水环境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总局对重点流域、跨省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国家确定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国家环保总局决定设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环境管理办公室(简称水办),同时撤销水污染控制处。2002年3月2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环发犤2002犦59号文发出通知。通知指出,水办是总局具体负责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职能机构,设在污染控制司,由污染控制司归口管理,水办的主要职责是:1.拟订全国水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规章和标准,并监督实施。2.负责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淮河流域跨界突发水污染事件屡次发生,流域应急联动机制的完善显得尤其重要。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协作主体上的多元化和管理方式上的协调沟通。基于协作性公共管理的视角,通过分析淮河流域跨界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现状及其问题的基础上,从规范流域应急预案,健全流域规章制度;整合资源,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增加联动协作演练,提高各成员单位应急意识和加强社会组织与流域居民的参与等方面对淮河流域突发水污染应急管理联动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5月10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出席会议,传达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部署水污染防治工作。他说,要充分认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落实治理规划,进一步加大污染防治的力度,严格依法监管,让松花江休养生息,促进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部于2008年9月10日在山东省济宁市召开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总结重点流域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全面部署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19.
《绿色视野》2010,(5):5-5
环保部会同有关部门组成的考核组近日对河南水污染防治进行考核。考核组认为,河南省政府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河南省委、省政府最近5年连续把开展重点流域区域行业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向群众承诺办好的“十大实事”之一,今年又率先成立了环境保护委员会。但水污染防治工作压力依然较大,考核组对进一步改进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淮河治污不仅事关沿岸1亿多人民切身利益,也对保障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保障华东、华中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多年淮河水污染防治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抓好淮河治污,必须要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一、建立长效机制,必须明确责任,建立健全环境补偿赔付制度。建立省际、市际间水质监测考核体系,实行生态补偿和污染赔付制度。二、建立长效机制,必须健全法制,依法治理。要结合新的情况,对《水污染防治法》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和执法成本高等问题,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