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4 毫秒
1.
何真 《四川环境》2008,27(1):120-124
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四川省提出了“生态四川”的发展方向。实践“生态四川”离不开法律的支持,而四川省现有的生态立法存在一些不足,成为制约建构“生态四川”的瓶颈。因此应在“生态四川”基本理念的指引下,在立法上进行价值取向、方法论和权利配置手段的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四川”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重点和制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市饮食服务行业油烟污染及其纠纷逐渐呈现增多的趋势,主要从立法角度出发,在阐述现有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同时,指出现有立法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刘超 《绿叶》2007,(12):50-51
环境问题的出现拷问了现有的法律体系,环境危机的加剧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检视现有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笔者以其亲身参与的环境立法为例,对多种情势促成的"妥协式"立法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4.
区域性大气污染对跨区域环境管理提出挑战,我国现有立法已到达瓶颈期,难以突破。国家层面的立法具有一般性,适用区域效果不佳,地方层面的立法易导致立法割据局面,而国内的区域环境协作又缺乏"协调型"法律来制衡。由此,提出新的立法模式,即协议立法。它是国家层面立法与地方层面立法之间的过渡,将私法精神融入公法管理,肯定行政权力与契约关系的结合,是解决区域环境管理无法有效统一的另一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秦天宝  罗艺 《绿叶》2013,(8):31-37
当前西部大开发已进入纵深发展阶段,对生态环境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环境立法却已难以适应这一要求,因而亟待完善。本文从现阶段环境立法的现状出发,针对环境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对新阶段的西部开发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一、环境法规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这次调查,收集到了不少环境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从执法的角度反映出我国现有的环境法规立法上的不足,也提出了对我国环境立法体系的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相似文献   

7.
论静脉产业的法律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静脉产业的概念入手,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反映我国特别是河北省在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报废的机动车船、废旧家电、城市生活垃圾等静脉产业的实际状态和水平,并且探讨了调整静脉产业的现有法律制度及立法空白,提出了尽快出台《循环经济法》;修订《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加紧制定《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垃圾回收利用法》及《绿色采购法》等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电磁辐射污染的特点及我国电磁辐射污染的现状,指出了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的不足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供了相应的法律对策,即严格遵守现有立法、尽快建立相关的电磁辐射国家标准体系、加强电磁辐射地方立法、条件成熟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并提出了制定该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由于不同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以及人类自身认识程度的不同,环境立法理念经历了变化。环境立法理念的转变和更新是决定环境立法目变迁的根源。在学理上对环境立法理念的历史发展和变革予以探讨,将有助于把握对环境立法目的的准确认识。因此,本文拟从环境立法理念的角度入手来揭示环境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美湿地保护立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中美湿地保护的立法概念、立法体系、立法特色内容等进行了比较,总结了美国湿地保护立法中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并为我国瘟地保护立法相关内容的构建和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八十年代以来,通过立法、制订政策和相应的环境管理实践,香港已形成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法制度。而且,随着立法、政策和环境管理实践的发展,这些环境法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一、环境规划和评价制度现时的香港政府高度重视环境规划和评价制度。香港政府认为防止出现新的环境问题同控制和消除现有的环境问题一样重要。通过科学的规划来预防污  相似文献   

12.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环境立法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纵观我国所有环境法律规范,不难发现,我国现行环境立法还存在许多缺陷,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立法指导思想的偏差。我国立法指导思想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而长期遵循“成熟一条制订一条”的原则,这一原则使环境立法只注重经验性而忽视先导性,许多条款明显后滞,甚至与现实脱节,而大量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措施却无法可依,如排污许可证1988年就应用于实践,但1989年的新环保法却没有对此作出规定。2·立法理论基础不够准确。现行立法基于…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危险废物管理立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地区危险废物产生量大,处置贮存和综合利用情况不理想。但是,西部地区的立法无论是数量、层次以及内容等还有许多方面不能支持现实的管理工作,有待完善。本文在分析了西部地区危险废物立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应当从加大对危险废物的地方立法,提高立法层次;丰富危险废物的立法内容;完善相关法律责任;增强激励措施这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自然保护立法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立法与污染防治立法相并列,共同组成完整的环境保护立法体系。进行自然保护立法,涉及到一系列管理实践与立法协调的问题.本文对自然保护立法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国家有必要抓紧制定专门的自然保护法,为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提供根本保障。一、我国自然保护立法的现状和问题自然保护立法作为整个环境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主要反映在下列法律和法规中;(-)《宪法》中对自然保护做了规定我国《宪法》第26条第1款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第9条第2款、第22条…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构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尚未成为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的环境与资源立法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关于环境与资源的法律法规之间不相统一。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同时我国的具体国情又使它们更具特殊性。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我国须在加强环境立法、健全现有制度、协调内部功能等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环境法典编纂背景下,生物安全是否纳入环境法典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就生物安全的概念而言,国际法采用狭义概念,国内法采用广义概念,单从任一概念与环境法的关系判断,生物安全“入典”貌似成了伪命题。但生物安全概念的国际法与国内法差异中蕴含着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维持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在生物安全与环境法典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目前,生物安全具体领域专门立法的缺失以及环境法典体系化的需求,决定了生物安全必须纳入环境法典。生物安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现有的国内、国际立法,为生物安全纳入环境法典提供了可能。当下国内法规定的广义的生物安全概念决定了其无法全部纳入环境法典,只能筛选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属于环境法传统核心领域的生物安全事项,以嵌入的方式纳入自然生态保护编。环境法典无法涵盖的生物安全事项,宜设置引致条款指向单行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物安全立法问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影响生命最基本物质──基因为特征的现代生物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干预和影响自然生命过程的能力,但是,现代生物技术及其成果──转基因生物体(GMOs),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也蕴涵着巨大风险。现代生物技术及其产生的转基因生物体所引发的生物安全(Biosafety)问题,在我国立法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现有的生物安全法律规定严重滞后于我国生物安全管理的客观需要,我国生物安全立法亟待加强。 一、生物安全的立法背景 1、生物安全的概念。 生物安全实质上是现代生物技术及其产生的转基因生物体引发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8.
林灿铃 《绿叶》2010,(9):7-12
为摒弃部门本位主义.提高环境立法的质量和协调性,中国的环境立法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法核心地位并使其法典化.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制。同时.我们要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环境立法,加强中国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的话语权.确立主导地位。这是中国环境立法的客观要求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绿叶》2017,(9)
虽然我国土壤污染专门立法并未出台,但土壤污染纠纷却伴随着日益严峻的污染形势涌入法院。这些案件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无疑是当前我们土壤污染立法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搜集2014-2015年度中国裁判文书网所有的土壤污染案件裁判文书,分析数量分布、案件类型、基本案情、法律适用等情况,并由此剖析土壤污染法律治理中所存在的耕地污染严重、现有基本环境制度失效及发展理念错位等问题,就此提出土壤立法应先政策后法律,先整治耕地污染后全面治理,着重土壤污染修复治理,强调利益引导,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欧盟电子废弃物管理法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点介绍《欧盟电子废弃物管理法令》的法律特征和管理措施与目标,同时,简要介绍了这部专项法令的立法背景与目的、立法依据与程序、立法的影响因素,以及该法令生效后对电子信息产业与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