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O2捕集是温室气体减排与利用的重要技术步骤之一。文章介绍了CO2捕集的气源及特点、捕集溶剂与填料的研究进展、能量集成和工艺优化以及化工流程模拟研究,提出该技术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2.
介绍煤基电厂CO2排放的特征,并从燃烧前、燃烧后和富氧燃烧三个方面介绍了CO2捕集技术的特点。通过分析国内外煤基电厂CO2捕集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我国煤基电厂CO2捕集的主要问题,指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厂CO2捕集发展方向。最后对我国全面开展煤基电厂CO2捕集技术基础研究和工业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油田三甘醇脱水装置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通过三甘醇脱水工艺的第三套三甘醇注醇量调整,第三套再生温度的调节、汽提气注入量调整、贫液进塔温度调整运行参数的优化,得出:当三甘醇脱水工艺循环量在3840kg/h左右时,再生效果最好,贫液浓度最高,所获得的干气水露点最低;三甘醇脱水工艺再生温度在190~200℃之间温度越高,再生效果越好;三甘醇脱水工艺再生装置在汽提气量30Nm3/h左右时,再生效果最好,贫液浓度最高,所获得的干气水露点最低。  相似文献   

4.
温室气体CO2的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火电行业是CO2排放量的主体。燃煤电厂实施碳减排和碳零排放是走向清洁能源必由之路。目前,燃煤电厂实施CO2的减排主要是从常规燃煤电厂烟道气分离CO2,其中,电厂CO2捕集技术路线主要包括燃烧后脱碳、燃烧前脱碳、富氧燃烧以及化学链燃烧技术。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天然气藏CO2含量为10%~98%,CO2在不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腐蚀极其严重。文章主要针对高含CO2天然气运输管道腐蚀的问题,开展缓蚀剂的筛选,重点开展CO2腐蚀规律研究与实验,评价环境温度、CO2分压、流动速度对腐蚀规律的影响,明确缓蚀剂的影响因素,结合管材的材质,优选评价不同类型的缓蚀剂,缓蚀效率分别为90.53%和92.64%,在管道凝液介质的气相及液相中都有较高的缓蚀效率。通过设计现场加药工艺及制度,监测评价缓蚀剂缓释效果和腐蚀情况,可防止管道运输过程中CO2腐蚀的侵害,长输管线内腐蚀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6.
调研常规尾气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现场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对比分析尾气焚烧、硫回收、CO2捕集以及酸气回注等尾气处理工艺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在火驱开采尾气处理时,应结合其尾气量大、酸气含量高的特性,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地制宜地选择适用工艺。  相似文献   

7.
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需对H2S含量较高的原料气进行处理,溶液循环量大、工艺流程长、公用工程消耗量大、能耗高。通过对天然气净化厂脱硫单元的耗能点及耗能关联因素进行分析,从优化工艺方案、采用先进节能设备、回收可回收的能量、减少工艺过程能量损失等方面,提出了热泵、贫液与半贫液分流工艺及板式换热器在MDEA脱硫单元中的应用及改造措施,详细阐述了各种节能措施的优势及适用条件。充分挖掘天然气净化厂的节能潜力,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沼气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但含碳量较高,不满足管输要求。通过HYSYS软件应用SRK方程对碳酸丙烯酯脱碳流程进行模拟分析,考察吸收气液比、吸收压力、气提气液比、碳酸丙烯酯贫液进料温度、预处理沼气的进料温度、吸收塔板数对脱碳效果的影响:净化气中CO2的含量随着吸收气液比的增大逐渐增大,脱碳率随之减小,但吸收气液比在10~30时,净化气中的CO2含量变化不大;随着吸收塔板数的增加,净化气中的CO2摩尔含量逐渐减小,脱碳率逐渐上升,当塔板数小于10时,脱碳效果明显,当塔板数超过10时,对脱碳效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迪那2气田液化气生产设计采用空冷加水冷工艺,存在能耗大和水冷器易腐蚀结垢等安全隐患。利用HYSYS软件对迪那2气田轻烃回收工艺进行分析,并增设液化气后冷器,利用脱乙烷塔气相对液化气进行冷却,通过醇烃液分离压力、后冷器及空冷器冷却能力等参数的模拟计算和优化,将醇烃液三相分离器压力由常规的2.5MPa提高至5MPa,取消醇烃液导热油加热和液化气水冷,降低了装置能耗,年节水1.44×104m3,节电1.45×105 kW.h,杜绝了水冷器腐蚀穿孔的安全隐患,最终提出了醇烃液高压分离+空冷器+后冷器的液化气无水冷却工艺。  相似文献   

10.
结合燃煤电厂135MW机组脱硫工程,在脱硫塔塔壁设置浆液分配环。运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设计后,脱硫系统运行稳定,在进口SO2浓度5200mg/Nm^3、吸收浆液pH值为7.5、L/G为4~5的条件下,脱硫效率达到94%以上,同时由于L/G值降低,循环浆液量明显减少,有效解决了常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存在的吸收塔结构设计不合理、入塔气流分布不均、液气接触效率低、吸收塔易结垢等问题,降低了能耗,节约了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