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红色旅游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兴起的一种新型主题旅游形式。以国家公布的118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例,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基尼系数,从空间分布、区域空间差异以及红色旅游资源分区等角度分析了中国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和全国八大一级旅游分区两种尺度的测度中都呈集聚型分布,不同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历史主题。最后,提出在今后的红色旅游发展和新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中做好规划和宣传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区域整合,推进红色旅游产品向主题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红色旅游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为我国政治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通过对以往红色旅游研究的梳理、评述,明确了红色旅游定义,辨析了与红色旅游相似的共产主义遗迹旅游和黑色旅游概念;指出红色旅游资源兼具政治、经济和社会三种属性,红色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发现红色旅游既有经济效应,又有社会效应;提出红色旅游市场开发需要与时俱进,推动游客市场创新,并给出了我国红色旅游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窦蕾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3):303-304,285
山东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红色旅游的先决条件。阐述了山东省红色旅游资源概况,分析了该省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劣势和红色旅游客源市场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红色旅游的开发策略以及在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四明山红色旅游目的地开发建设的优势、机遇及劣势与挑战的分析,提出了开发与建设四明山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六大策略,即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开发策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开发策略、红色旅游目的地品牌策略、"红绿结合"的开发策略、区域合作策略、基于和谐旅游发展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安徽省红色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安徽省红色旅游开发在资源、市场、管理以及区域基础条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需要从资源整合、宣传促销、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区参与、培育红色氛围和刺激旅游消费等方面进行完善和提高,以促进安徽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九华山佛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晓丽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2):1148-1150
九华山佛茶文化旅游既有历史优势,又有区位优势,开发九华山佛茶文化旅游是将九华山的佛教旅游资源与茶文化旅游资源中的寺院茶文化相结合。更新观念、重视特形象设计、丰富完善旅游产品、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和不断开拓旅游市场等是九华山佛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经过近10年的发展,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出现了传统观光式、体验混合式和联动式3种红色旅游的开发模式.在借鉴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廊基结构理论基础上,参照其在城市旅游空间中的应用,从产品空间布局角度入手,引入了红色文化主题元素,提出了红色文化景观带以及其空间结构模式,同时指出了红色旅游开发中红色文化连续性开发等原则.  相似文献   

8.
具有古老独特的建筑外观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镇逐渐作为旅游资源被开发利用,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随着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川省内的古镇旅游日趋火爆.目前四川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需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如风格千篇一律、旅游策划单一、保护意识淡薄等.针对四川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坚持开发与保护并行,合理利用古镇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旅游资源开发战略是旅游资源开发总思路、总方针的高度凝练和体现,与当地旅游资源状况的相适应情况直接关系到区域旅游的发展状况。就常用的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战略进行理论阐述,以期深化理解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战略的思想内涵,对旅游规划的制定、旅游资源开发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区域旅游发展的科学决策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旅游能否实现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取决于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是否得到科学开发和保护,进一步决定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民族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根据不同的资源与区位,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选择民族旅游目的地大理、丽江为研究平台,从空间、管理、资源等角度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1空间上采取旅游联动开发模式,区域内为"核心—边缘"联动模式,区域间为"双核联动"模式,大区域为"点—轴"联动模式;2管理模式上结合民族地区特色,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区参与"模式;3结合大理、丽江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采取文化与旅游融合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1.
鉴于河北平山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西柏坡"精神的社会影响,以太行山原生态资源为依托,西柏坡革命圣地旅游为龙头,县辖景致和文化遗址为基础,努力打造文化产业精品,促进区域经济稳步发展,倡导"文化兴县"并突出旅游经济地位,开拓县辖区"红色承载和谐自然"的人文生态环境,倡导创建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互融与双赢"的时代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环巢湖区域旅游日渐兴起。从发展区域经济、开发优势资源和形成旅游吸引力3个方面分析,环巢湖水体旅游资源特色开发具有必然性。根据生态化、序位性、个性化、市场化的原则,可考虑开发5种特色旅游产品:湖光山色文化游、温泉保健度假游、两岸观光休闲游、农家亲水生态游、水战遗迹科考与红色游。  相似文献   

13.
通过恩施沐抚景区的实证分析,对其特点、突变与机遇的剖析,提出了基于资源优势的欠发达地区开发须遵循的原则和核心思路,即以资源为基础,以产业协同为指导,以品牌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精品线路为突破口,以精品景区为抓手。  相似文献   

14.
秦皇岛城市旅游CTIS形象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城市旅游竞争中,若想取得一席之地,旅游城市需要构建系统的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即CTIS。城市CTIS系统需要在明确的市场定位基础上,通过构建旅游城市核心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及视觉识别系统实现。在对秦皇岛旅游市场进行STP(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秦皇岛建设"健康之都"的城市定位,并且构建了相关城市CTIS系统内容。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地区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作为广东旅游资源最富集地区之一的韶关市的区域旅游开发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对该区旅游开发的战略背景、战略思想、战略定位、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大都市的建立和奥运会的举办,北京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北京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也更加受到重视。构建了由资源、经济设施、生态环境、文化心理及社会管理组成的旅游环境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评价分析了北京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区域差异,提出了提升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建议。结果表明,北京旅游环境承载力即将达到饱和;北京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其限制性因素具有显著的区域特色。今后应加强旅游规划来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建立克服或回避限制性因素的可操作性旅游计划,加强区域统筹安排和生态规划,进行合理的旅游分流,实现旅游人数的区域调控,从而提升旅游环境的承载水平。  相似文献   

17.
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我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再生资源代替常规能源使用,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循环经济应用的重要方面。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利用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旅游循环经济系统中的旅游区(点)、旅行社、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娱乐等旅游企业。应采取观念更新、政府支持、技术支持等措施推进可再生资源技术在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中的研发、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18.
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选取资源价值、旅游效益和开发条件三个综合指标和12个项目指标,建立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树,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南四湖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对各景区打分,并进行分级,最后确定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是湖泊湿地自然风光和渔乡风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