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1 毫秒
1.
芜湖市2003年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足迹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定量测定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利用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对芜湖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与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芜湖市2003年人均生态赤字为1.65hm2,表明其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针对目前的状况提出了芜湖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应用Wackemagel等提出的生态占用测度方法对芜湖市2004年的生态占用和生态容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利用生态占用分析方法从宏观上度量了芜湖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生态状况。结果表明,计算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3.757429226hm^2.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为芜湖市建设“生态城市”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补充重建气候序列的分析,得出芜湖市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近百年来芜湖气候总体呈暖干变化,冬春季和年均气温具有显著增温趋势,夏季气温无明显变化;降雨量呈微弱下降趋势,主要反映在夏季降水减少。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提高,芜湖市美食旅游市场呈现繁荣景象.通过七大指标综合评价安徽省内若干城市发展美食旅游的条件,发现芜湖市具有发展美食旅游的优势,但仍存在问题.针对芜湖市美食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应从提高产品文化内涵、与其它类型产品进行联动开发等方面开发美食旅游产品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张生根  王心源  田兵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2):1070-1072,1138
应用Wackernagel等提出的生态足迹方法,对芜湖市1996—2005年的人均农用地生态足迹、人均农用地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进行了计算;利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建立了芜湖市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预测模型GM(1,1),经求解、检验、预测,可得到今后数年该市人均农用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数据,并对灰色系统模型应用于生态足迹的预测作了可行性分析。结果显示,未来5年该区域的人均农用地生态足迹呈逐渐增大、人均农用地生态承载力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人均生态赤字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的芜湖旅博会,由于集中展示了中国旅游的最新成果,在国内旅游业同类会展中极具影响力。芜湖市应当借助旅博会的品牌效应,推动芜湖市旅游业向专业化、国际化发展,同时加快建设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提升芜湖市旅游业的品牌,加速芜湖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环境保护部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联合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对芜湖市二水厂饮用水水源地进行检查时发现,芜湖市二水厂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有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安徽芜湖石油分公司油轮码头1处。经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多次督促,截至目前,芜湖市人民政府未完成有关环境违法问题整改工作。今年4月,环境保护部下发通知决定对芜湖市二水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违法问题挂牌督办。督办要求责令拆除或者关闭芜湖市  相似文献   

8.
芜湖市产业结构的演变及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芜湖市产业经济发展迅速,但产业结构效益不高,三次产业内部发展不完善。通过"偏移—分享"模型的方法对芜湖市近15年来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产业集群在芜湖市产业结构演进中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淡水资源,在当今全球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条件下,开展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研究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气候变化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以及列举了关于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影响的研究方法,包括环境示踪剂方法、研究地下水及其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指标、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数值模拟技术等;综述了我国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国外部分典型区域气候变化对地下水水位、含水量、补给量、排泄量、泉流量、水温、水质、水化学成分、同位素组成、矿化度等的影响;提出了在气候变化下合理利用和管理地下水资源的若干对策,包括关注气候变化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大力推广抗旱节水技术,减缓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充分利用灌区地下含水层的调蓄作用以及定量化研究气候变化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相似文献   

10.
芜湖市近30年耕地数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1~2002年的统计资料,通过计算递减率的方法分析了芜湖市近30年来耕地数量变化的时间过程及空间差异.根据1990~2001年的详细统计资料,从国家建设用地、乡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民个人建房三个方面阐述了耕地流失的方向,得出耕地流失的主要流向是建设用地占用,揭示了耕地流失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4点对策,从而为研究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因子,为芜湖市制定科学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计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城乡交错带是城市扩展和农村发展的前沿,也是统筹城乡关系的重点地区。选择芜湖市城乡交错带为研究区域,利用2004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芜湖市城乡交错带地域土地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探讨了2006年辖区调整后该地域土地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是两大重要国家级战略.首先对轴—辐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分析了轴—辐网络的结构及其优劣势.其次,设计了物流中心性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皖江城市带的9个地级城市进行物流节点等级划分,根据分析结果的总得分和区位特征确定合肥、芜湖、安庆3个一级物流节点,形成轴三角.分析了各级物流节点间的干线及支线物流通道,构建了皖江城市带轴—辐物流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我国餐饮产业的特点与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餐饮业集群发展的战略选择.以安徽省芜湖市凤凰美食街为例,从餐饮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的背景、区位依托、构成要素以及竞争优势等方面对餐饮业的集群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芜湖市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利用1996年和2003年2个时期的Landsat—TM假彩色合成影像作为信息源,获取芜湖市景观类型的转化数据,并结合国土局的土地详查数据,确定相应的转移概率矩阵,应用马尔科夫过程模拟土地类型景观的动态演变情况和未来演变的趋势。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过程的发展,研究区内各种土地类型不断地向城市用地转化。  相似文献   

15.
芜湖市生态农业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生态农业内涵与模式的认识,指出中国生态农业的研究侧重于对生态脆弱区与具体模式的提炼,而对经济发达区、城郊区缺乏研究,对社会经济条件关注较少。针对芜湖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态环境现状等地域基础的分析,分别从产品、产业、地域三个方面进行了生态农业系统设计,从而力图把握生态农业的系统本质,将生态建设、经济建设以及各种支撑体系建设进行综合考虑,充分发挥生态农业思想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