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梁从诫是中国环保民间第一人,名副其实,毫不为过。在当今中国近2000个民间环保组织中,梁从诫创建的"自然之友",是中国第一家、也是影响最大的一家。可以说,"自然之友"就是梁从诫的代名词。梁从诫影响着中国民间环保的一个时代,一个民间环保肇始的创业时代。上世纪80年代,梁从诫在《百科知识》杂志社工作时,一份来  相似文献   

2.
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会长梁从诫先生已多次参加过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八届四次政协会议上,梁从诫首次以政协委员身份,作了《大声疾呼,加强环保》的大会发言,首开环保主题发言的先河。今年,梁从诫又开创性地提出《关于尽快建立健全环保公益诉讼制度》的提案。为环境破坏的受害者提起公益诉讼、进行呼吁、争取赔偿,是梁从诫这个提案的本意。  相似文献   

3.
正一进村,就能闻到一股味道。那是泥土的味道、牲口粪便的味道和柴禾燃烧的味道混合在一起的味道。那种味道深深地融化在刚刚成年的我的精神基因之中。近两年,北京有个地方很火。媒体都在炒,说这个地方要成为北京第二个中关村,要成为北京最大的经适房社区,要成为北京的后花园,总之是有许多派用。有关这个地方的报道经常是开工了什么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多少、占地多少平方米,总之是一派大干快上的节奏。这个地方,就是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巧了,我对这个地方很熟。苏家坨镇位于北京城区的西北角,也算是上风上水。30多年前,苏家坨镇还叫苏家  相似文献   

4.
我爱绿色     
在我父母儿时的记忆中,天空是格外的蓝,草地绿的诱人,高大而又粗壮的树木像绿色的卫士,守护着我们地球家园的一草一木;成群的鸟儿掠过天空,唱着属于它们的绿色之歌,别提有多美了。每当早晨推开窗户时,总能闻到一股清新的味道,那是绿色的味道。但现在我的记忆中,城市中的草坪已越来越少,甚至有的草坪上还建起了一幢幢高楼大厦。绿油油的小草,红艳艳的花朵已成  相似文献   

5.
《绿叶》2005,(6)
6月23日,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梁从诫、敬一丹与台湾“荒野保护协会”理事长李维文等一行,参加了由“自然之友”与额尔古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额尔古纳生态高层研讨会”。这是我国首次由环保NGO发起、与地方政府共同举办的研讨当地经济发展的高层会议。国家环保部门官员,来自全国各地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专家、学者及环保NGO代表、环保实业家近百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图为梁从诫(左三)在会议上发言。  相似文献   

6.
正自然之友从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早期,创始人梁从诫先生受邀或主动联系,举办了多次演讲活动,将环保理念传递给更多人。环保NGO的出现既是全社会环保意识觉醒、提升的结果,同时,也是推动全社会环保意识提升的重要力量。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环保活动,组织各类环保公益培训,让环境保护的理念为更多人所知,并且激发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采取行动,践行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做绿色公民。  相似文献   

7.
长江,长江     
<正>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全长约6300公里,横穿中国十一个省流入大海。我小时候去泸州的时候,第一次看见了长江。我被长江的辽阔所吸引,一条弯弯的大河,看不到尽头,也不知道流向何方。江中偶尔有大轮船缓慢经过,发出低沉的汽笛声。走到江边,便能闻到一股潮湿的味道。长江水可一点都不清澈,记得我用  相似文献   

8.
《绿色视野》2013,(1):14-15
2012年12月9日,安徽省首届环保社团组织会议一结束。一位学生向自然之友副总干事张赫赫索要联系方式时,张赫赫随手掏出了一张已用过的普通打印纸、背面还有铅字的名片。面对大家的疑惑,张赫赫很淡定地解释说,"这是继承自然之友创始人梁从诫先生的理念,我们一直提倡环保和废纸再利用。"  相似文献   

9.
正通过参加中日韩环境意识培养教师项目的交流与研讨,深入韩国社会、民间、学校,了解韩国开展环境教育的优秀成果,带着体悟与感想进行交流活动,可以提升我们的环保意识。多年前,前"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先生曾在清华大学做了一场名为"与自然为友——一种现代公民意识"的演讲。在演讲的结尾,梁先生说:"一颗小小的绿色种子在你们心里能够发芽、开花,那也将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一片绿荫。我们所有人,特别是青少年,如果没有环保意识,我们中国也就不会有一个绿色的明天。环境意识是一种现代公民意识"。梁先生生前时时牵挂着环保事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忧心忡忡,对青少年环境意识的培养寄予厚  相似文献   

10.
正撰写环境保护类论文是广大环保工作者在工作中总结经验、进行学术交流、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如何写一篇能抓住编辑的眼球、同行青睐的环保论文?撰写环境保护类论文是广大环保工作者在工作中总结经验、进行学术交流、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在创作之初或者瓶颈期,许多作者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怎样才能使一篇文章抓住编辑的眼球、得到同行的青睐、与读者产生共鸣,撰写环  相似文献   

11.
小军 《环境教育》2004,(6):42-43
梁从诫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的研究生,其祖父是“变法”的重要人物梁启超,父亲是中国建筑史学的奠基人梁思成,母亲林微因是品貌超群的一代才女。然而梁从诫对自己的出身很淡漠,他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正是出于责任感,他投身环保。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2012,(10):34-35
在她看来,传播环保绿色理念,不仅是工作的需要,也是自己的需要,无论开展绿色创建活动,还是发动大学生开展千乡万村环保科普活动,她都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张金兰,女,藏族,1970年生,专业生物科学,理工学士。1993年大学毕业分配到青海环保宣教中心至今;2001年被聘为环境工程师,2006年被聘为高级工程师,2006年4月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颁发了编辑资格证。张金兰负责青海环保宣教中心教育室、办公室、杂志编辑和青海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处等方面的工作。自1993年从事环保工作以来,虽然任务重、工作强  相似文献   

13.
吕春 《环境教育》2010,(10):80-83
<正>专家提示:装修污染被称为室内的"隐形杀手",其中的有害物质对女性、儿童和老人的伤害更加严重。装修后闻不到味道不等于没有污染,甲醛超标4倍以上才能闻到剌激性的气味。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在入住新房前请进行装修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14.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被称作是一部“隔着屏幕能闻到香气”的纪录片,红遍大江南北,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同时,该片也是一部人文大片,演绎着生命与土地的关系,关乎的不仅是烹饪技巧,还有对天然绿色食材的推崇,传达着对丰饶土地的敬畏,也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环保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全国妇联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数量还在迅速地膨胀中,这是一个亟须社会各界都来关注的群体。因为孤单,与在家相比,他们更喜欢待在学校。"学校里热闹"、"有同学们可以一起玩",他们几乎是脱口而出。因为渴望,他们盼望假期。尽管在父母那里,大多时候是一个人待在小小的出租房里,但能闻到爸爸妈妈身上熟悉的味道,"晕车也要去",这是孩子们的回答。  相似文献   

16.
在28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她的允许,不能砍伐一棵树;在她工作的市政府所在地,找不到围墙;被许多落后地区奉若神仙的投资商,在她这儿却连连碰壁;在她的引领下,一个边陲小城迈出了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步伐……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说:"如果中国有十分之一的市长像她这样,中国的生态环境就会有非常大的改观。" 她,就是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市长钱瑞霞。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中,政府机构无庸置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非政府组织的力量也同样不可轻视。特别是近些年来环保非政府组织越来越多,其作用也越来越大,我刊经常能收到像“自然之友”、“地球村”等一些环保非政府组织的活动邀请或简讯,其形式多样,也很实际。那么非政府机构作用到底如何?又是如何运作?它们在社会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就此笔者采访了“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先生。在此,我想特别提到的是,在长达近3个小时的采访中,我们的谈话时常被梁先生剧烈的咳嗽声打断,有时不得不依靠药物来控制,并且采访是在炎热的夏季,作为记者,我也深深被梁先生这种高度的敬业精神所感动,相信在下面的对话中,读者也能感受到梁先生的极大工作热情和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很多政协委员就环保问题提交了自己的提案。其中,以赵忠祥、陈建功、牛文元、梁从诫等4位委员的提案最具代表性。本刊记者专访了4位理论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就这4个提案,他们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两会"期间,我关注了政协委员梁从诫"关于尽快建立健全环保公益诉讼制度"的提案。在提案中,他呼吁国家通过立法,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对污染破坏环境者提起诉讼的权利。我认为,这是一项对环境保护工作十分有益和及时的建议,它反映了环境法学界和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心声。  相似文献   

20.
正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环境教育》已经20岁了,我们也整整相识15年了。这15年间,我一直坚守在环境教育第一线,教环保、做环保、写环保,杂志亦如忠实贴心的朋友,不离不弃,陪伴左右,呈现我的陈述,传达我的声音,服务我的教学,同时牵连着我和编辑们的感情。因为有你,我的工作中便有了志趣相投的同仁,使我在环保路上不再孤单;因为有你,我的人生中便有了志存高远的朋友,每每想起都是温馨的笑脸和温暖的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