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蝴蓝 《环境教育》2005,(11):68-69
当今中国媒体,最为窜红,人气指数最高的“明星”既不是港台歌星周杰伦,也不是国际大牌影星章子怡,而是我们耳闻目睹最多、与我们随影相形的平凡“人士”——“节约”。  相似文献   

2.
当今中国媒体,出现频率最高的当属“节约”一词了。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非常流行的口号——“节约闹革命”。那时候,由于经济短缺,催生了布票、油票、糖票、工业券等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票证,更“流行”着“新  相似文献   

3.
鸟的风景     
赵丰 《绿叶》2014,(1):69-78
远古,鸟破天荒地叫了。这个世界最早的声音不是恐龙,也不是猿猴,而是鸟。鸟唤醒了大自然的寂静。最初,山川、河流、森林、海洋都哑巴似的无声无息。某日清晨,一只鸟突发臆想,张开喉咙“啊”了声,于是声音诞生了。  相似文献   

4.
我是北京动物园的一名词养员,我的朋友“阿诺克”是一只黑猩猩,她的老家在荷兰。她已经在北京动物园生活了12年了。她还有一个“姐姐”和“妹妹”,她们分别叫“茉莉”和“安耐特”。“三姐妹”都已为“人”母,但“阿诺克”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亲手抚养自己的幼仔。为了能让阿诺克也享受天伦之乐,我们费了很大的力气,终于让她学会了如  相似文献   

5.
母爱不老     
这位母亲88岁了,她自己这样介绍。她身体看上去也不是特别硬朗,在她健谈的间隙,必须要停下来喘一阵气。这医院的病号是久病成医,都说,老太太呀,呼吸道不好吗?老太太不管这些,她唠叨这医院的楼太高了,她说她从乡下来,大家才注意到她穿得很朴素很干净。她是来看儿子的:“这小子,有病了不给我老娘讲。”老太太是听儿媳说儿子在这里,儿子有个小名叫“大脑壳”,问医院的护士,没一个人知道,老太太又急又失望,便一个病房挨着一个病房找。我正好在这里修理我身体出了问题的零件——胃,正如中医理论所讲的那样,当你觉得身体的哪一部分最重要的时候,实…  相似文献   

6.
我叫中华对角羚(普氏原羚),羚羊的一种,也有人叫我们“黄羊”、“滩黄羊”。眼看着我的家族成员越来越少,已到濒临灭绝的境地,我万般无奈,斗胆向人类呼吁呐喊。我们和藏羚羊、藏原羚、鹅喉羚是同属兄弟。我的家族成员多栖息在海拔3400米以下较为平坦的半荒漠地带。1875年,一个叫普热瓦尔斯基的俄国人,在内蒙古的大草原上看到我们这一中国特有的动物,兴奋异常,给我们取了“普氏原羚”这个外国名字。直到最近,青海的朋友才给我们取了“中华对角羚”这个具有我们外部特征和充满爱国色彩的中国名字。和其他偶蹄类动物一样,我们平时雌雄分居,只有…  相似文献   

7.
新好女人     
高素质——这是新好女人首要的条件之一。在知识时代,不懂得操作电脑已经成了“半文盲”。一些尖端的科技领域里,年轻的女孩越来越多,比如软件开发再也不仅仅是男性的天下了。她们与祖母和母亲相比,已经走得很远,不能用传统的赞美语言赞美之。以前我们爱说“性格决定命运”,今天我们应该说“素质决定命运”。自信多多——有自信的女人不会整天张狂霸气。超越男人的方法,不是把他们压迫在自己的霸权之下,而是活得跟他们一样地舒展自信;也不是整天向男人发出战书,或者摆出一副“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的进攻态度。自信,不是自大,自信是相信,也只有相信才会幸福。  相似文献   

8.
中国未来30年的主题是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学艺 《绿叶》2010,(Z1):156-159
中国经济拉美化的坎儿已经过了,目前每年有七八百万人从社会底层流动到中层,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再保持20年不是问题。但为什么大家吃饱饭、有衣穿、有钱花,还有意见?因为中国的社会结构不合理,由此产生诸多的社会矛盾。就社会发展规律来说,经济建设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社会建设。今后30年,重点就在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小可 《环境教育》2004,(4):58-59
当我们在体委训练队的宿舍楼下,看见一身便装的田亮,迎着我们,慢慢地走进春日暖暖的阳光里时,内心仿佛被什么击中了。 这果然是个不同寻凡的美少男,配得上如今一些比较流行的词,比如“酷”。但他的“酷”却又是明朗的、犹如阳光一般的“酷”,他那招牌般的微笑更是灿烂得令人心生愉悦。因此,有人曾经给田亮式的健康笑容起了个名,叫:“环保笑容”。事实上,田亮本人一直就很关心环保,并时常积极投身各种环保公益活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采访他的主要原因。 2002年3月份,田亮参加了由周涛主持的《真情  相似文献   

10.
张永忠不无感慨地说,有人叫我“环保疯子”,也有人说我是“环保傻子”,我都不以为然。为了环保宣传,他节衣缩食,直到现在身上穿的还是1995年前后在部队期间的衣服。自从创办了“环保热线”,在外面“碰壁”是经常的事。但张永忠依然故我,依然对环保事业忠诚而执着。无论在什么场所,只要一有机会,他还是一对一、一对百地宣传环保……  相似文献   

11.
陈春兵 《环境教育》2006,(12):86-86
7S管理方法起源于日本,在日本叫5S,内容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OYOU)。此5项内容在日文的罗马发音中,均以“S”为开头,故简称为5S。5S活动是具体而实在的,不仅让员工一听就懂,而且很容易实行,推行5S的目的就是要为员工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合理、安全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到目前,5S管理已被国内外众多企业所采用。该公司引进此管理方法后,由于他们认识到化工生产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所以确保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同时,节约资源和能源也是华阳人一贯的做法。因此,增加了节约和安全(节约和安全的英文翻译分别为:STINT,SAFETY)两项内容,将其吸收发展为7S。  相似文献   

12.
记得有一部叫《破烂王》的电视剧曾经风靡一时,除了电视剧艺术的魅力之外,人们对变废为宝的好奇也是它成功的原因之一。我们俗称的“破烂”是固体废物的一种,但不是所有固体废物都像破烂一样容易回收、利用,有许多固体废物如果处理不得当的话还会给环境造成危害,比如发生在美国的腊芙运河事件。最近就有一些居民打来电话询问有关固体废物的问题,我们请来了安徽省环保局污染控制处主任科员姚晓群来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陆学艺 《绿叶》2010,(1):156-159
中国经济拉美化的坎儿已经过了.目前每年有七八百万人从社会底层流动到中层.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再保持20年不是问题。但为什么大家吃饱饭、有衣穿、有钱花,还有意见?因为中国的社会结构不合理,由此产生诸多的社会矛盾。就社会发展规律来说.经济建设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社会建设。今后30年.重点就在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4.
低碳美学下的新桃源憧憬和中国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孔坚 《绿叶》2010,(8):42-47
中国的城市设计。景观和建筑艺术在“小脚美学”的指导下,塑造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所谓风格.也让我们的建筑和城市艺术终于迷失了方向。我们的城市设计、景观和建筑需要走向新美学——大脚的美学,追求健康的生态过程之美、丰产之美。这种新田园城市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不是乌托邦.而是新美学下的生存艺术。  相似文献   

15.
环境要闻     
《绿叶》2006,(11)
言论“我们的环境污染不上刑法,污染再多,无法真正问责地方政府,这就叫环境不上刑法,环境不上‘大夫’。所以,我们今后要走‘刑上大夫’的环保问责路子。”——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冯之浚“通过国合会打开一扇大门,将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带到中国;通过国合会架设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6.
首个对外公布的水污染数据库"中国水污染地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剑 《环境教育》2006,(10):13-15
“水污染控制,不是技术问题,也主要不是资金问题,首先要解决机制问题。”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称,“要控制水污染,必须加强执法;要加强执法,必须突破利益关系;要突破利益关系,必须有公众参与;而公众参与,首先要做到环境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7.
解淑萍 《环境教育》2004,(10):56-57
我认为超越自己没有男女之分,最重要的是自己如何去面对困难,其实超越自己并不是要做什么大事就叫超越自己,也许在家做一顿饭满足自己也会有一种成功感。  相似文献   

18.
程窦 《绿叶》2005,(12)
梁从诫把“绿色中国颁奖典礼”的舞 台当成了自己宣传环保的讲台,他在获奖 感言中说:“我非常荣幸今天可以获得这 个奖,我完全拥护政府提出的建设节约型 社会的号召。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因而人均资源比较少,目前我国经济发展 的规模和速度都是空前的,如果我们不重 视节约,中国的发展将不可持续。节约要 从每个人做起,如果我们能从每件小事做 起,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盆水开始, 大家一起坚持下去,节约型社会才有可能 出现。”  相似文献   

19.
厉无畏 《绿叶》2010,(1):33-38
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中.绿色经济的范围最广包含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而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绿色经济的两个分支,三者的内涵和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强调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一国发展绿色经济.很难;中国的绿色发展.离不开世界市场和世界技术。在中国的绿色实践中,由于政策、市场不配套,以及观念、效益、规模、技术的制约.出现了“政府热、企业民众冷”。“中央热、地方冷”的局面。中国怎样才能更好地绿色发展?除了人的消费观念要低碳化外,更重要的是技术上要有突破,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20.
《绿叶》2020,(4)
正二十多年前,有个叫布朗的美国经济学家,也是国际战略问题专家,他提出了这么一个疑问,又叫"布朗之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他的理论出发点是这样的,中国人口达到16亿的时候,一年需要大概7亿吨粮食。这7亿吨粮食从哪儿来?中国只有约18亿亩农田,如果按照美国的工业化模式计算,显然布朗没有说错。"布朗之问"提出来后,引起了中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那时我正在中科院读博士研究生,我们实验室也经常讨论怎样来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此后的二十多年,我也参与了课题组的各种探索。我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