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伴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发展,中国的生态环境规划经过近45年的探索发展,规划理念与时俱进,规划层级不断提升,规划体系不断优化,规划技术方法不断探索实践,生态环境规划的发展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系统谋划环境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着五年综合规划统领作用未有效发挥、规划实施管理较为薄弱、规划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到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美丽中国建设起步开局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规划要健全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空间属性、建立全过程实施管理体系,提升规划编制实施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规划的基础性、统领性、战略性和创新性作用,促进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和飞跃的40年。自1972年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围绕着解决不同发展阶段突出环境问题的需要,每10年左右实现一次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大跨跃",不断改革、创新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与模式。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逐步构建了符合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包括完备的生态环境规划政策体系、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应瞄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坚持绿色发展,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新格局,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相似文献   

3.
本年度报告采取实地调研法和政策分析法,针对2021年我国环境经济政策实践开展系统评估,总体认为2021年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不断健全,环境经济政策改革与创新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支撑服务全面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动力机制。在快速变化的宏观经济社会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下,环境经济政策改革与创新需要进一步统筹国内国际发展新形势,在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规划在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化技术是生态环境规划的基础工具,对于提升生态环境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回顾生态环境规划相关数字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生态环境规划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和必然趋势,分析了传统生态环境规划存在的一些技术方法落后、与信息化技术融合有待深入、信息化基础建设薄弱等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生态环境规划未来数字化转型的若干建议,包括加强数值模拟、大数据分析、数字空间分析、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绿叶》2021,(1)
正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志愿服务事业,积极采取措施推进这一事业的加速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同时明确指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等相关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6.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以来,为发挥好科技支撑作用,国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关于资源、生态和环境等领域的科技计划,有效支撑了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决策支持等方面的科技需求。本文在梳理过去十年国际及发达国家生态环境领域科技研发布局情况,以及我国相关领域科技研发计划和推进情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的主要研发内容及取得的阶段进展,并基于现状与期望分析,辨识有关领域科技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提出关于下一步科技发展方向的建议,以期为党的二十大之后科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生态环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对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全国环保网络学院是面向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的远程教育平台,为进一步加强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研究背景绿色大学:背景与研究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爆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  相似文献   

8.
当前,生态环境保护迎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期,对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提出新要求。聚焦四川省应对新时期新要求,从持续开展生态环境应用基础研究、强化关键技术创新研发、开展环保技术集成示范转化,以支撑生态环境科学决策和精准高效治理、促进区域流域环境质量巩固提升等方面提出了环境科技创新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40年也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改革和飞跃的40年。根据特区建立以来环境管理政策与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变化等,本研究将深圳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①奠基起步、建章立制(1980—1992年);②局部创新、全面推进(1993—2000年);③综合调控、转型跨越(2001—2011年);④系统改革、优化发展(2012年至今)。研究发现,深圳总体上探索出了一个质量引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形成了覆盖生态环境保护各个领域、门类齐全、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生态环境政策体系,为中国乃至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和深圳样本。  相似文献   

10.
正环境教育需求的产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2012年,党的"十八大"更是将环境保护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在国家层面奠定了追求绿色发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进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十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均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阐述。本文系统梳理了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推进工作的历程和成就,数据显示我国在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成绩。我国通过健全立法、调整结构、联防联控、专项督查等手段应对突出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生态保护等问题,其中健全党内法规和环保立法、实行党政同责与一岗双责、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与专项环保督查以及统筹优化区域资源是关键的手段。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新的判断,提出两步走的战略,并作出行动部署,为美好中国的目标提供了体制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表征。面对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整体部署还需进一步明确的现实需求,本文在总结美丽中国建设进展成效的基础上,分析识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路径,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美丽中国建设重点领域,提出推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国家重大战略绿色发展、推动环境污染防治、打造美丽宜居城乡、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等8个方面美丽中国建设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3.
水生态环境保护事关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本文阐释了我国从水污染防治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统筹转变的新时代水生态环境保护内涵,从国内视角梳理我国水污染防治实践取得的成效,识别美丽中国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制约性问题,首次在全国层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环境质量、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保障情况进行国际对标分析,提出以水生态系统保护目标为指引、以流域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为基础、以“三水”统筹系统治理为路径、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及路径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与主要内容。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对标分析、模型预测等方法,识别了美丽中国建设的科学内涵及特征要求,分析美丽中国建设中长期面临的形势,基于到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GDP翻一番的目标,对标发达国家以及浙江、广东等国内先进地区,构建了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指标体系框架,并从绿色发展、气候变化、生态环境质量、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等方面,设计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框架与主要路径,提出美丽中国建设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社会各界共同推动,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实践,全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样本和先行区,丰富建设内涵、深化建设内容、拓展建设领域、创新实践模式、完善实践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需要进一步发挥各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化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坚持分区分类因地制宜,形成各美其美的美丽中国建设格局,坚持系统谋划,创新提升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模式,强化政策协同和宣传激励,形成各地区全社会合力共建美丽中国的良好氛围,为全面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丰富的地方实践和坚实的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6.
70年的中国环境立法,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进入生态文明新阶段。起步阶段是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发展阶段是从1979年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进入生态文明新阶段是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历史表明,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环境立法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经提到工作日程,并取得一定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取得历史性进步。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反思,发现我国环境立法依然存在立法质量不高、立法体制机制不够合理、实施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为此,应当根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明确新时代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加快环境法律的立改废释工作,切实提高环境立法质量,补齐生态保护立法的短板,积极推进相关法律的生态化,加强配套环境法规和规章的制定,加快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实现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荷兰《环境与规划法》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以保障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政策循环为理论方法,以政策工具为手段,实现荷兰环境和规划领域的法典化,对于我国当前环境管理亟须解决的法规重叠、权力交叉、程序复杂等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在荷兰《环境与规划法》立法背景的基础上,梳理荷兰《环境与规划法》的改革方向,以期探究其对于我国构建和完善环境管理法律体系的政策启示:构建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体系;运用政策循环和政策工具整合完善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体系;深化简政放权,坚持放管并重;增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主动意识。  相似文献   

18.
环境规划队伍是环保铁军的重要一员,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深入,我国环境规划院(所)建设逐步从无到有,人才队伍逐步发展壮大,支撑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能力日益提高。本研究面向各省(区、市)及部分副省级城市环境规划院(所)开展了问卷调查,分析我国环境规划研究队伍和机构建设现状,围绕管理制度、市场发展、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方面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