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犯罪(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是1997年新《刑法》规定的一种新的特殊类型的刑事犯罪,由于环境犯罪自身具有的一些特点,因此《刑法》无论是在定罪还是在量刑方面都作了一些不同于普通形事犯罪的特殊规定,极易造成司法实践中适用的错误,本文对其和普通刑事犯罪从认定和处罚两个大的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以引起司法适用时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污染型环境犯罪具有复杂、时间长、举证难的特点,运用传统刑法必然因果关系理论难以确定因果关系。疫学因果关系推定法建立在大量的客观统计数据之上,根据四大推定原则来进行因果关系推理,有利于认定污染型环境犯罪的因果关系,但是又存在“高度盖然性”标准不明和容易被主观干扰等缺陷。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议有原则地在污染型环境犯罪中引入疫学因果关系推定。  相似文献   

3.
污染型环境犯罪具有复杂、时间长、举证难的特点,运用传统刑法必然因果关系理论难以确定因果关系。疫学因果关系推定法建立在大量的客观统计数据之上,根据四大推定原则来进行因果关系推理,有利于认定污染型环境犯罪的因果关系,但是又存在"高度盖然性"标准不明和容易被主观干扰等缺陷。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议有原则地在污染型环境犯罪中引入疫学因果关系推定。  相似文献   

4.
环境犯罪立法的现代化是指环境立法在新形势下发展、完善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为环境犯罪立法提供了新的目标,同时,环境犯罪立法在环境犯罪的概念、主观与客观形态上都应体现现代化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环境犯罪立法的现代化是指环境立法在新形势下发展、完善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为环境犯罪立法提供了新的目标,同时,环境犯罪立法在环境犯罪的概念、主观与客观形态上都应体现现代化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政策法规     
刑法修正案(八)草案降低环境犯罪定罪门槛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8月25日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刑法修正案(八)草案规定了严重环境污染罪,建议修改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法律规定,降低犯罪构成条件,增强可操作性。本次修正案将“危险废物”改为“有害物质”,扩大了犯罪行为类型;不再将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等作为犯罪要件,只要“严重污染环境”就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7.
根据矿产资源犯罪与其他犯罪的比较,及我国有关矿产资源犯罪的立法与国外矿产资源犯罪立法的比较,归纳了该类犯罪的原因、特点,其中针对地方保护主义、犯罪分子的法律意识、立法上的疏漏及矿产资源犯罪的行政从属性、反复性、明显性等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环境犯罪的概念入手,进一步阐释环境犯罪的构成要件。通过对四个构成要件逐个剖析,对进一步完善环境刑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刑法修正案(十一)》修订呈现出刑事立法对于预防与从严惩处犯罪理念的贯彻,在回应风险社会诉求的同时,立法价值观、犯罪观、刑罚观层面客观存在的二律背反现象,引发了学界对于刑罚介入边界的激烈争论。本文基于648份污染环境罪判决书,利用回归分析对污染环境罪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缓刑在内的多个判决结果与影响因素间的内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污染环境罪刑罚存在刑罚力度整体轻缓,金钱类环境责任序位混乱,将环境修复作为量刑情节考量指引效果较弱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一方面通过宽严相济纾解刑罚适用“轻刑化”之困,并重新区分以危险犯和实害犯为基准的刑罚结构;另一方面通过生态修复规范化建立积极的司法导向,并以此重构罚金刑体系。从而达到犯罪控制与生态恢复双重目的,为污染环境罪刑罚研究添砖加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犯罪刑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惩治环境犯罪,我国《刑法》在第六章第六节中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但现有单位环境犯罪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体现出主体范围不确定、是否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刑事责任实现方式不足等问题。可通过确定"双罚制"中的责任人员,提高司法效率;引入严格责任原则,减少主观方面认定的困难;增加单位资格刑设置,完善非刑罚措施等解决上述问题,最大限度促进单位环境犯罪的刑事责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生产水平和生产量不断提高,危险废物产生量也在不断增长,污染防治任务进一步加重。危险废物不仅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污染和危害,而且具有潜在的危害。如何有效控制危险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保护森林资源刑事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仍处于高发阶段,且形式多样.虽然我国刑法确立了非法采伐、毁坏正规林木罪等罪名,但不足以遏制此类犯罪的发展势头,因此,进一步完善此类犯罪的刑罚体系及其相关制度应成为刑事立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公害病、公害事件也不断发生,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日本曾被称作“公害列岛”。于是日本政府采取了有力的控制公害对策,关于公害犯罪的立法也应运而生。一、什么是公害犯罪根据《日本公害对策基本法》第二条的规定,公害是指由于工业或人类其  相似文献   

14.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4,(7):71-71
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挂牌督办“河北省石家庄市张某某污染环境案”等20起破坏环境资源案件,并要求各地准确适用法律,依法从严打击。检察机关针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201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污染环境、非法采矿、盗伐滥伐林木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5013件7237人,起诉20969人,有效震摄了犯罪。  相似文献   

15.
当代的大学生接受环境教育势在必行,应该在与环境有较大关联的课程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开展环境教育。建筑材料与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应该始终贯穿环境教育。针对学科内容与环境的结合点采用渗透法展开环境教学,让学生接受选用或开发环保建材的思路。 1.建筑材料与环境密不可分   一切建筑材料均来自于环境,建筑材料开发利用的过程与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历程是相一致的。在上古时期,人类居于天然山洞或树巢中,随后逐步采用粘土、石、木等天然材料建造房屋。例如…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由于受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水污染犯罪呈上升趋势。按说,作为检察机关,在开展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行动中应发挥重要作用,但现实是,检察机关在监督查处水污染犯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监管失职。造成这样的局面有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17.
实施ISO14000建立企业新型环境管理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SO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实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的关于强化各类组织环境管理,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保护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状况的一套系列化环境管理标准。它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和保持一个符合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通过不断地审核、评价活动,推动这个体制的有效运行。本文试通过IS014000与我国现行管理体制的比较,就我国企业建立新型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所产生的效益以及如何建立新型体制的问题,作一简要论述。一、IS014000与我国现行环境立理体制的比较IS014000标准要求企业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由…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贵溪化肥厂从1994年以来,把污染物控制指标转化为经济指标,纳入生产成本责任制,对厂内车间收取排污费。经济承包的压力促使各车间合理利用和节约原料,保障污染防治设备的正常运行,在生产的过程中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削减污物排放量,达到总量控制污染排放的目的。征收排污费是我国目前法律规定的一项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一般由政府环保部门向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贵溪化肥厂成功地把它引用到企业内部进行环境管理,不谛是一种创举。贵溪化肥厂是全国四大磷胺厂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污染源3000家之一。该厂自1991年投产以来…  相似文献   

19.
环境权,狭义是指公民享有良好生存环境的权利。广义是指国家、法人、公民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狭义环境权最早是1970年1月美国通过的《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的。该法第101条C项规定,“联邦议会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享有健康性的环境”。据此,美国许多州修改了宪法,明确规定了环境权。197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卜明确规定每个人都享有“促进健康的环境权”,并将环境规定为人类共同享有的福利,将环境权规定为基本人权。1969年6月,日本通过的《日本环境宣言》规定:一切国民均享有保持健康·提高福利,以及在舒适环境下…  相似文献   

20.
为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进而保护人民健康,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地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这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构成了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体系,为我国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行为作出了规范,并使我国的环境保护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我国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一整套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一、宪法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依据,是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的基石。在宪法中有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如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