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萍  牛博 《新疆环境保护》2004,26(Z1):103-106
干旱区除存在唯一的真正森林-胡杨(Populuseuphratica)林外,植被普遍极其稀疏,以降水稀少,蒸发显著为特点的干旱区,荒漠植被的存在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良性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干旱区的荒漠植被表现出特有的生理特征,本文研究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的特征及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规律,进一步提出了扩展荒漠植被的可能性及其措施。  相似文献   

2.
沙漠古已有之,近期由于开发的需要,人为造成的沙漠扩张明显超过历史时期,沙漠化与人类干扰的加剧有直接关系。在荒漠区的开发及其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应深入了解荒漠区的环境现状,充分利用该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改造沙漠,实施保护、利用与建设相结合的方针,以荒漠植被自然侵移规律为依据,依靠自然降水,以最大限度人工发展可供饲用的灌林,实现荒漠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新疆荒漠区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环境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季节沙湾荒漠区内农田区和非农田区两大生态环境中9种土壤类型进行的土壤微生物特征、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群落及生物量等调查与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土壤微生物总数随土壤肥力的增高而增高;随地面植物生物量的增大而增大;土壤PH植与总盐分在一定范围内制约着微生物的数量及组成;在众多因素中人为因素影响最大。整个地区土壤微生物总数为农田区咱然荒漠区)撂荒地;在自然荒漠区为南部低山丘陵荒漠化草场区>中部冲洪积平原绿洲荒漠区>北部准噶尔盆地荒漠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区;9种土壤类型按微生物总数排序为:灌耕灰漠土)灌耕棕钙土)山地棕钙土)灰漠上)龟裂土识沙土)盐土)灌木林立)碱化灰漠土。  相似文献   

4.
西北干旱荒漠区生境严酷,物种贫乏,植被稀疏低矮,加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生境恶化。利用当地有限的水源来实现干旱荒漠区的植被恢复,防止流沙蔓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以裸地为立地条件,利用当地的关键种(keystone specics)或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选择合适的生境,采用人工种子库和幼苗移植等方法,促使已缺失的植物种在目的地重新定居;另一方面,利用灌丛效应选择合适物种加以配合,提高干旱荒漠区的植被盖度。研究表明:以上两种途径对实现干旱荒漠区的植被恢复和重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1 新疆荒漠植被的保护荒漠植被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新、老绿洲外围,是“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巩固和扩大绿洲发挥着重要的屏障作用。新疆荒漠植被资源贫乏。北疆以“梭梭荒漠”为主,准噶尔盆地梭梭荒漠的植物区系组成为184种,隶属116属29科。南疆的荒漠植被以分布在塔里木河(包括各支流)流域的胡杨、红柳为主。塔里木河中游荒漠植被的植物组成约68种,隶属25科。在新疆的荒漠植被中,能构成森林的主要有胡  相似文献   

6.
浅论沙湾县荒漠生态区荒漠植被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沙湾县是以农业生产力支柱产业的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半干旱荒漠内陆区域,区域内荒漠植物被较脆弱,随着经济与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农、林、牧业的大发展、如何保护县域内荒漠生态区荒漠植被,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这种资源、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浅谈乌鲁木齐西山水源保护地植被保护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对水源地在防风保土、涵养水源等生态效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但西山水源地由于地处南山风口,风灾频发,多年的过度放牧和不合理利用,使得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荒漠草场植被盖度降低、生态与环境退化严重。为解决以上问题,需在生态防护功能优先,生态环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充分利用种质资源,以乡土植物为主;合理利用水资源,建立免灌溉植被系统;提升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植被对荒漠绿洲交错带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系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LI-6400XT光合系统对准噶尔荒漠绿洲交错带的7种早春短命植物和7种典型荒漠灌木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与水分利用效率(WUE)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观测的14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差异较大,其中7种早春植物平均光合速率为29.6μmol CO_2/m~2·s;7种荒漠典型灌木的为11.2μmol CO_2/m~2·s;短命植物和荒漠灌木的Gs与Pn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1和-0.69,Tr与Gs之间的响应趋势都存在正相关系;在适合的水分条件下,7种命植物的Pn要显著高于7种荒漠灌木的,表现出更高的光合潜能。  相似文献   

9.
在干旱荒漠区,高山流下的冰雪水滋润了沙漠边缘的土地,形成了一片片绿色植被带,也即自然绿洲。由于人类的开垦灌耕作用,在自然绿洲的基础上出现了繁荣的人造绿洲,也即人们一般所指的绿洲。但也有一些绿洲,是在植被十分稀疏的荒漠地区中开垦出来的,石河子莫这索湾就是这种类型,而石河子附近的绿洲则属前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拟就当前荒漠生态系统现状,以植被的自然发生迁移规律为基础,初步探讨濒临解体的荒漠生态系统的复原机制,并提出生态复原应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适应性相协调,用生态学的一般原理、方法,最大程度将居民生态消费与生态建设的矛盾相协调,从而把荒漠生态系统的复原、利用、保护三者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1.
四种短命植物若干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前言短命植物是温带荒漠地带重要的植物类群之一,通常被定义为:生长发育周期短暂,在春末夏初约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迅速完成全部生长周期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北非、西亚、中亚、北美、南美和澳大利亚等广大地区的干旱荒漠中,亦存在于部分草原、山地草甸和山地林中,以苏联中亚地区较为繁茂,在我国,短命植物主要分布于新疆西北部荒漠及毗邻的草原植被中,局部地段可构成优势层片,甚或形成群聚,从而使北疆植被显著区别于我国其  相似文献   

12.
1 项目代表性内陆干旱区荒漠绿洲农业是灌溉农业,这些荒漠中的绿洲依托着河流而形成。阜康三工河流域就是天山北麓的一个代表性流域,由博格达峰直至库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上下100km多,流域面积有2170km~2。组成一个复合的荒漠绿洲农业生态系统。 2 荒漠区存在的问题与待解决的关键课题 2.1 荒漠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2.1.1 自然资源的保护,维持生物多  相似文献   

13.
李斌  张金屯 《四川环境》2010,29(2):75-78
利用基于GIS的黄土高原植被类型分布图,结合黄土高原地区标准气象站的气象因子资料,对黄土高原植被类型变化和空间分布对气象因子变化的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东南到西北,年降水量、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逐渐减少,年平均气温、全年日照时数、全年最大蒸散量、平均风速逐渐增加,植被类型由东南湿润半湿润森林、半干旱森林草原往西北转变成轻干旱、重半干旱的温性草原、干旱的荒漠半荒漠植被。  相似文献   

14.
柽柳属(tamarix 1.)植物是优良的固沙树种,洪灌营林已取得成效,而荒漠区大多不具备洪灌条件,限制了柽柳林的扩展。经多年考察,作者已在天山南北无洪灌区发现了一系列自然侵移的柽柳实生苗地。研究表明:生长季偶发性大雨引起短期积水,表土的一定组合和有生命力的种子的配合是干旱区大漠环境幼苗自然发生的必要条件,尤其以底为粘土,上覆15-30cm沙层的土壤剖面结构最适宜幼苗存活。模拟育苗试验证实了上述结论。本研究为荒漠无洪灌区营造柽柳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孤立地看,荒漠植被本身似乎经济价值不大,不过是供人砍柴挖药而已,其放牧价值也很低。但干旱地区环境变迁的历史表明:分布在沙漠周围的荒漠植被是防止风沙袭击农林牧业的屏障。荒漠植被比较好,绿州的农田、牧场受风沙之害就小,农牧业的经济效益就好;反之,不仅农牧业倍受风沙侵袭,灾害频繁,而且最后必将导致沙漠侵吞绿州,使肥美的良田、牧场变为不毛之地。这就是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在干旱地区,对荒漠植被的保护不可小视,石河子环办关于建立荒漠植被保护带的想法,值得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剖析荒漠生态系统特征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干旱区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不是系统本身的属性而是滥用资源的结果。由于系统本身的特点,传统的灌溉造林的治理模式有很大局限性,而借助荒漠植被自然建群规律,立足干当地环境资源,将是复原植被、重建退化系统、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7.
简述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幅员辽阔,跨有蒙新荒漠、温带草原和高原高寒植被三大植被区域,区系成分复杂,约有3000种植物。其中有许多珍贵、稀有种类,有些具有特殊的价值,这是我省宝贵的植物资源。以往,由于人们认识不足,缺乏有力的保护措施。在长期的破坏和不合理利用下,使得许多种类消失、种群个体数量减少,有些已处于濒危状态,亟需加以保护。尤其在目前大力开发资源,发展我省经济的情况下,更需制定必要的政策法令,规定重点保护植物种类,刊布名录,以利保护。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多变,生境复杂,植被分异强烈,既有暖温或凉温型湿润的森林和高寒灌丛,又有干旱的荒漠森林类型,植物种类大部是青藏高原隆起后遗留的物种,也有从西南、华北、蒙新高原和秦岭侵入的成份,因而野生经济植物资源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玛纳斯河谷水源地区域植被样方分析发现,该区域植被以旱生植物为主,植被分布主要受地形地貌、地下水埋深的综合影响,沿中间洼地向东西两侧不同阶地呈显著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低地草甸植被一般生长在地下水埋深不足2m的区域,灌木半灌木、乔木等一般位于地下水埋深低于9m的区域,地下水埋深大于30m的区域,基本为山地荒漠草原植被。进一步对研究区植被群落优势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优势植被群落依次为红柳群落、芦苇群落、苦豆子群落、沼柳群落、粉苞苣群落、锦鸡儿群落、榆树群落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塔河上游阿拉尔地区天然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的特征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得出了该地区天然植被生态系统在人类干扰下普遍存在退化现象,尤其在绿洲—荒漠过渡带,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天然植被特别是过渡带的植被进行生态恢复。另外还讨论了本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