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2014~2019年霸州市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以及同期气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霸州市高温日数与O_3浓度的年、季、月、日分布的关系以及高温天气下不同级别的温湿度对O_3浓度超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霸州市6年内O_38h (90%)浓度值均超标,O_3浓度年值和O_3年超标日数在2019年均呈现上升趋势; O_38h (90%)浓度值季节分布与高温日数的变化趋势一致,即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且夏春两季O_3浓度超标;同高温日数类似,O_38h(90%)月最高浓度值出现在6月,5~9月O_3浓度超标,其中6~7月严重超标;高温日,O_3浓度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型",16时达到峰值,12~18时连续7 h O_3浓度值在200μg/m~3以上,严重超标;同时得到O_3超标时的具体温湿度指标,对提高O_3预报预警能力、公众防范O_3污染及相关部门科学治理O_3污染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海螺沟国家大气背景站2013~2017年的地面O_3连续观测资料统计,期间海螺沟背景区域(O_3-1h)平均浓度为71μg/m~3,(O_3-8h)平均浓度为80μg/m~3,成都市(O_3-8h)平均浓度为165μg/m~3,成都市高出背景区域106%;通过分析和比较背景区域和城市臭氧浓度的变化特征,采用局部近似回归法对海螺沟臭氧背景值进行筛分分析,得出2015~2017年海螺沟区域臭氧春季本底为83±5μg/m~3,夏季本底值为72.5±5.5μg/m~3,冬季本底值为69±5μg/m~3,秋季本底值为60±3μg/m~3。  相似文献   

3.
2017年1月27日~2月2日,在南京市江东北路176号站点对各类污染物进行在线观测,研究春节期间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采样期间,ρ(PM_(2.5))、ρ(PM_(10))最大值分别为142μg/m~3、172μg/m~3。ρ(PM_(2.5))/ρ(PM_(10))平均值为74.5%; OC与E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1.0μg/m~3和1.91μg/m~3,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2,表明两者的污染来源相对稳定、集中。OC/EC比值在3.4~14.0之内,均值为6.8,表明本站点二次有机物污染主要来自于燃煤排放与机动车尾气排放。春节期间,该站点的VOCs关键活性物种主要为丙烯、乙烯、间/对二甲苯、甲苯、正丁烷、异戊烷、异丁烷、反-2-丁烯、丙烷和1-丁烯;春节期间出现明显"假日效应",污染排放强度显著降低,空气质量良。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整理准东工业园区2014年度规模以上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利用大气污染扩散模型,模拟2014年准东区域规模以上企业排放对周边敏感区域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度规模以上企业排放的SO_2、NO_2对各个敏感点均存在影响。其中SO_2排放贡献最高的为北三电厂,贡献浓度为12.3μg/m~3,其次是五彩湾镇,贡献浓度为12.0μg/m~3,其余敏感点位贡献浓度均小于10μg/m~3。NO_2排放贡献最高的敏感点位亦为北三电厂,贡献浓度为8.72μg/m~3,其次是五彩湾镇,贡献浓度为8.69μg/m~3,其余敏感点位贡献浓度均小于8μg/m~3。现有企业为卡山保护局、五彩湾调蓄水库、奇台硅化木、五彩湾服务区等点位首要污染因素。  相似文献   

5.
分析泸州市城区PM2.5和O3时空分布特征。利用2021年泸州市4个空气监测站点PM2.5和O3质量浓度数据,分析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2021年泸洲城区PM2.5与O3浓度分别为40.6μg/m3、137μg/m3,超标天数分别为39天、18天,超标率分别为10.7%、4.9%。PM2.5浓度冬季最高,夏季最低;O3浓度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在PM2.5与O3污染季节,PM2.5与O3两者不存在相关性。市环监站监测点PM2.5与O3浓度最低,分别为38.7μg/m3、131μg/m3。各站点之间PM2.5与O3浓度差异值较小(分别在0...  相似文献   

6.
根据西昌市环境空气自动站监测数据,分析了西昌市O_3现状、时空变化特征和污染日特征,探讨了O_3与其前体物及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西昌市O_3浓度春夏季高、秋冬季低,伴有明显的春、夏季双峰。O_3日变化为最低值出现在早晨8~9点,峰值出现在14至17时,夜间浓度缓慢下降,污染日峰值持续时间延长,出现夜间高值,最高值达为165μg/m~3。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生活区的市政府、州政府浓度最高,其次是郊区的青龙寺,位于商业区的长安点位O_3浓度相对最低。O_3与其前体物NO_X、NO_2及NO小时浓度呈负相关性。O_3与气压、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气温、风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5年四川省21个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资料,开展区域污染、燃放烟花爆竹、秸秆焚烧等典型污染类型对城市环境空气中PM_(2.5)污染贡献的研究,得到上述3种典型环境空气污染类型对四川省城市环境空气中PM_(2.5)污染贡献比例分别为13.62%、0.75%、3.11%,常态下PM_(2.5)污染贡献比例为82.52%,贡献浓度分别6.46μg/m~3、0.35μg/m~3、1.47μg/m~3,39.22μg/m~3,最后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治方向。  相似文献   

8.
2016年采样期间和重污染期间,秦皇岛市区PM_(2.5)浓度分别为85.9μg/m~3和180.7μg/m~3,表明重污染期间大气复合污染更为严重。采样期间水溶性离子浓度为39.7μg/m~3,其中SO_4~(2-)、NO_3~-和NH_4~+占总离子的66.5%,重污染期间水溶性离子浓度是采样期间浓度均值的1.5倍。重污染天气主要是受大陆均压场控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因此,建议从完善重污染应急措施、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重污染防控。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3—2018年株洲市空气自动监测站点PM2.5、PM10、O3、SO2、NO2和CO的逐日监测数据,分析该地区近6 a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株洲市空气质量整体显著性提高,2018年达标率达到78.9%,重污染日天数逐年降低且持续时间缩短。O3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5月—10月易发生超标。空气质量空间差异明显,郊区达标率较高,工业区和市中心达标率相对较低。污染物超标情况区域特征明显,工业区SO2和NO2超标天数相对较多,市中心O3超标日明显多于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10.
《自治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将"乌-昌-石"重点区域作为主战场,其空气质量受到广泛关注。通过收集2018~2020年"乌-昌-石"区域空气质量数据,分析区域及所辖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显示:2018~2020年"乌-昌-石"区域空气污染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2018~2020年"乌-昌-石"区域污染物PM_(10)、PM_(2.5)、NO_2和SO_2的年均浓度呈波动下降的趋势,CO和O_3的年均浓度呈小幅度波动上升的趋势;优良天数比例呈波动上升趋势。6种污染物质量浓度年内分布特征为单峰型分布,PM_(2.5)、PM_(10)、SO_2、NO_2、CO峰值在1~2月,O_3峰值在7月;五个地区的优良天数比例年内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呈现倒"U"型曲线,1~2月污染最重,优良天数比例为22.60%~21.40%,12月次之,为38.70%。PM_(2.5)质量浓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阜康最高、乌鲁木齐市最低,NO_2质量浓度分布为乌鲁木齐市最高、昌吉市和石河子市较高、其余地区较低,O_3质量浓度最大的地区为石河子市、其余地区均较低。  相似文献   

11.
根据PM2.5数据网提供的成都市2013年9月到2014年10月的数据,对空气质量指数(AQI)和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AQI的年均值为115,属于轻度污染,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87天,占全年的51%。四季空气质量状况由好到差是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空气质量白天优于夜晚,O3最高值出现在15∶00时,其他污染物浓度最高出现在23∶00,16∶00—18∶00各种污染物的浓度较低,为运动的最佳时间。PM2.5和PM10的相关系数为0.975,其年平均值分别为82.33μg/m3和126.65μg/m3,在日均值样本中超标率分别达43%和30%,NO2超标率为9%,SO2和CO无超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城市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柳州是中国西部的工业重镇、广西有名的工业城市,位列国家划定的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之中,是广西第一个开展PM2.5监测的城市。本研究于2009—2014年连续6年对柳州市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和PM2.5的浓度进行在线观测,获得了污染物的长期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SO2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并于2011年达标之后显著下降,2014年相比2009年下降了50.0%;NO2浓度一直在低于标准以下波动(24.6~35.1μg/m3);PM10浓度呈逐年增长趋势,并从2011年开始超标,2014年相对于2009年增长了69.3%。各污染物浓度都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冬季秋季春季夏季。SO2、NO2、PM10和PM2.5的浓度冬季相比夏季分别提高82.9%、56.3%、66.9%和133.6%。冬季SO2和秋冬季PM10超标,PM2.5除7月外全线超标。PM2.5/PM10的比值冬季也高于夏季,表明冬季更易富集细颗粒。各污染物浓度也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九中各污染物的浓度都最高,可能与其离柳州钢铁公司距离较近有关。SO2除九中外,其他站点均达标。NO2全部达标。PM10市监测站和九中超标。PM2.5所有站点超标严重。本研究结果表明,柳州市煤烟型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颗粒物污染,尤其是细颗粒物污染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6~2019年春节期间自贡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主要污染物浓度小时及日监测数据,分析燃放烟花爆竹及采取禁燃措施对自贡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集中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短时空气严重污染,但随着自贡市实行行政辖区内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状况明显改善,2019年污染时段在春节期间占比较2016下降45. 6%。颗粒物浓度(PM_(2. 5)、PM_(10))大幅度下降,2019年春节期间PM_(2. 5)和PM_(10)均值分别为73μg/m~3和104μg/m~3,2019年春节期间PM_(2. 5)和PM_(10)均值分别较2016年同期下降了55. 2%和51. 6%。烟花爆竹对PM_(10)和PM_(2. 5)浓度影响明显高于SO_2、CO、O_3、NO_2。春节期间有利的气象因素对自贡市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具有一定的影响,但禁燃烟花爆竹对颗粒物浓度降低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13—2017年南昌市环境空气PM_(10)、PM_(2.5)浓度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17年,PM_(10)、PM_(2.5)年均浓度分别为76μg/m~3和41μg/m~3。污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燃煤、工艺过程、扬尘、餐饮油烟等,同时还受区域传输和不利扩散气象条件影响。针对南昌市颗粒物污染现状、原因,提出了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加大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力度;严控煤炭消费总量,调整燃煤结构;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效控制扬尘污染;加强科学研究及其能力建设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成都市城区O_3、SO_2、NO_X、CO、PM_(2.5)、PM_(10)、苯和甲苯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在线观测。结果表明:成都市超标最严重的为NO_X,年平均质量浓度为(100. 9±61. 5)μg/m3,超标天数为119 d。PM_(2.5)、PM_(10)、CO和NO_X的浓度均为冬季最高; O_3春夏季高而冬季低; SO_2浓度冬季相对较高但总体水平较低。春、夏、秋季成都市大气中苯系物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冬季则是机动车源和燃烧源的综合贡献。O_3日变化呈"单峰型"; NO、苯和甲苯都在上午出现峰值; NO_2与PM_(10)、PM_(2.5)均呈现出"双峰双谷"型日变化; CO也为双峰型日变化。各大气污染物浓度没有明显"周末效应",但"长假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14~2018年京津冀地区环境监测站点PM2.5浓度观测数据,基于Moran's I指数,分析了该地区PM2.5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2014~2018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空间分布差异显著,2014年良、轻度、中度污染面积约占1/3,降至2018年以“良”为主;PM2.5浓度空间分布北部、西部优于南部、东部地区,山区优于平原地区;PM2.5浓度年平均值、IQR、Q1、Q3值及标准差均呈下降趋势,达到且接近于“良”以上程度的站点,从2014年2成增长至2018年8成;通过对历年及各月PM2.5浓度全局Moran's I指数分析,I值(除7月外)均超过0.5,生成的P值均小于显著水平0.01,Z得分均超过了临界值2.58;年、月平均值均呈显著的集聚效应,年值集聚效应呈减弱趋势,月值集聚效应秋、冬季大于春、夏季,空间集聚效应与污染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历年、各月H-H集聚主要出现在京津冀南部地区,L-L集聚主要出现在北部地区。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值分布存在空间异质性,主要影响因素为地理、气候和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为联合保障2016年G20峰会期间杭州市空气质量,于2016年8月24日~9月15日在宜兴开展空气常规污染物和VOCs连续观测,并对期间O_3、VOCs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20期间,宜兴市空气质量主要受O_3超标影响,有17天首要污染物是O_3并且超标,其余指标均达标,宜兴市O_3平均浓度高于周边城市;G20期间宜兴市VOCs平均浓度为34.68 ppb,化学组成以烷烃为主,占比31.7%,其次是OVOCs和芳香烃,占比分别为29.9%和16.6%。强化管控阶段,O_3和VOCs平均浓度均低于解除管控阶段,分别下降2.5%和9.6%,管控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8.
于2017年7月在南充市城区固定线路,分别用粉尘测定仪和激光粒子计数器连续6d对步行、出租车、公交车、摩托车、私家车、自行车6种出行方式大气PM_(2.5)个体暴露质量浓度、数浓度进行监测,分析不同出行方式大气PM_(2.5)个体暴露质量浓度和数浓度。结果表明,不同出行方式质量浓度最高和最低分别为自行车(68.0±32.2)μg/m~3和出租车(35.6±21.5)μg/m~3;数浓度最高和最低分别为步行(1.93×10~8) N/m~3和私家车(2.49×10~4) N/m~3。质量浓度和数浓度的暴露量最高分别为自行车(76.6±3.8)μg和自行车(2.25×10~8) N;两种浓度下出租车和私家车比较结果相差不大,而其他四种出行方式呈现完全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PM_(2.5)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四川省是中国PM_(2.5)高浓度的分布地区之一。利用四川省2000~2014年近15年的PM_(2.5)年均浓度反演数据,按照2005年WHO对PM_(2.5)的划分标准,采用10μg/m3、15μg/m3、25μg/m3、35μg/m3四个断点将其分为5类。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四川省PM_(2.5)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PM_(2.5)浓度明显大于西部,2010~2014年四川省PM_(2.5)年均浓度呈下降趋势;(2)PM_(2.5)类型以污染最严重的第五类为核心呈半环状向西递减,2010~2014年第五类所占比例波动降低;(3)成都市、眉山市等地区PM_(2.5)浓度较高,2014年PM_(2.5)年均浓度降低;(4)自然因子、不透水地表、产业结构变化、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等是影响PM_(2.5)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安大略法(OHM法)和Method 29法(M29法)测试武汉市4家企业燃煤工业锅炉烟气重金属排放浓度,分析烟气中汞(Hg)、镉(Cd)、铬(Cr)、铅(Pb)、砷(As)的排放特征以及整个过程中重金属的物质流向。结果表明:烟气中重金属Hg、Cd、Pb、As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平均浓度分别为0.35μg/m~3、0.15μg/m~3、3.89μg/m~3和6.07μg/m~3,气态占比分别为100%、96.4%、66.2%和75.7%;烟气中Cr主要以颗粒态形式存在,平均浓度为30.05μg/m~3,颗粒态Cr平均占比为97.2%。飞灰富集Hg、Cr、Pb、As的能力大于炉渣。不同重金属在燃烧过程中的流向存在差异,Hg主要流向飞灰和脱硫副产物,Cr、Pb、As主要流向飞灰和炉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