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基于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来说,数字经济对环境质量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数字经济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在2014—2019年显著,在中部和西部省份显著,在环境污染程度较高的省份显著。传导机制检验表明,经济规模扩张、产业结构优化及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对环境质量的作用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竞争在数字经济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中起着负向调节作用,制度环境在数字经济对环境质量的作用机制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高质量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环境质量改善作用、匡正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及努力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以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环保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调研"三省一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2011—2017年环境经济政策出台情况,并开展评估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区域环境经济政策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尤其在财政奖补方面占绝对优势,但各省市差异较为明显,且区域层面联动政策相对欠缺。在此基础上,结合长三角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及污染防治协作深化需求,建议在环保基金、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环境信用体系等领域率先开展区域联动试点,并从机制、法律、技术等层面给予保障,探索形成区域环境经济政策共商、共享、共赢模式。  相似文献   

3.
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为研究热点,众多学者运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对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仅包括经济和环境两大系统,未将社会发展作为独立的系统,且指标的选取未能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根据珠海市的实际,对原有的协调度计算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得出珠海市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度发展的状况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中的经济滞后型。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依托,区域旅游合作水平的高低同样与区域城市体系的发育程度紧密相关。以中部6省城市体系为构架,对中部6省省际间区域旅游合作进行了探讨,并从节点优化、线路组织、市场拓展等方面提出了6省间区域旅游合作的构想,以期为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合作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环境科技创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彻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环保系统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并亟待解决三个主要方面的问题。 一、要充分认识科技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速科学技术创新步伐,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部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去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并召开了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目的就是要解决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结合问题。要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生态和生活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但是,几千年来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近年来急功近利的经济发展速度,造成当前农村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本文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比较发达的吉林省中部地区为例,通过资料收集和走访调查,分析了当前该区农村环境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广生态厕所、倡导自然农业以及普及农业生态工程等对策和措施,将对吉林中部农村甚至全国的部分农村地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目标作为中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不仅会影响宏观经济绩效,还会显著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和绩效。本研究借助中国2004—2019年沪深A股上市污染企业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从绿色技术创新视角考察了经济增长目标对微观企业的影响效应,并检验了融资约束在经济增长目标与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目标会加剧融资约束,进而抑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同时,在“硬约束”情形、重污染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经济增长目标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抑制效应更显著,而环境目标会弱化这种负向作用。本文丰富了经济增长目标影响微观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并为地方政府科学设定经济增长目标、更好平衡经济增长目标与环境目标之间关系以及促进污染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唐方方 《绿叶》2010,(8):25-29
与资源型的传统能源不同,新能源更多地与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相关。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在技术研发与创新方面比较薄弱.这一方面在于研发体系还不健全.另一方面与缺少产生大企业家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关。民营投资很灵活.与市场的结合很广泛、紧密,在技术创新方面有着自身优势。政府要通过政策导向来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的文化环境.尤其对于人才,要慧眼识珠,给他们平台去施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我国中部6省省级地方环境立法状况,通过对我国中部6省的环境立法进行数量分析研究,以期为地方环境立法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胡逸群  赵莉  杨昌龙 《中国环境管理》2022,14(3):105-111,96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工业如何实现环保、科技与经济的共同进步已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基于中国工业2008—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GMM)估计方法,对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中公众投诉、环境规制及工业技术创新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公众投诉、环境规制成为直接推动工业技术创新产出的重要因素;②环境规制在公众投诉影响工业技术创新产出的过程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③产业集聚强化了公众投诉对工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因此,完善公众投诉制度、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境规制强度、优化政策支持及提升产业集聚程度,对于工业实现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双重环境规制、创新开放度与制造企业创新投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有效的环境保护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2011—2017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双重环境规制、开放广度、开放深度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政府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有利于企业响应政府规制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公众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不显著,企业倾向采用公关方式应对公众规制需求;开放广度越大,政府与公众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越强;开放深度不会改变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本研究为企业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开发节能减排技术,响应对政府和公众双重环境规制的要求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工科有机化学是面向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以往的教学只是按章节顺序详细介绍各类反应,内容多,难以记忆,而且各专业间差别不大.随着教改的不断发展,规定的教学时数愈来愈少,如何解决内容多与时间少的矛盾,如何体现专业特点成为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云南省“两烟”产业发展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走资源优势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路子,加快发展花卉产业的思路。同时,分析了云南花卉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漳州市东区污水处理厂AB法工艺改造的目标,分析了AB法工艺的局限性,结合该污水处理厂AB法工程的现有设施,从技术上探讨了5种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工艺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并得到了适合于该污水处理厂AB法工艺改造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廖中举 《中国环境管理》2018,10(1):56-59,104
生态创新是促进经济绿色增长、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与核心工具,但目前关于生态创新的测量量表相对缺乏。通过对国内外生态创新的文献的系统梳理,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和内容分析,本研究初步构建了由16项条款构成的初始测量量表。运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确定了由11项条款构成的生态创新测量量表,包含生态管理创新、生态工艺创新和生态产品创新三维度。本研究识别了生态创新的内部构成与确定了其测量量表,为深入研究生态创新的前置因素、生态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评价与比较不同企业的生态创新水平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6.
李欣 《四川环境》1998,17(4):68-70,72
本文分析了环境技术创新可可持续发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政府激励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党政办公室在高校的发展与建设中承担着组织、协调、服务、督办等重要的职能与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政办公室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不断开拓进取,建立一种新的、现代的、更加先进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高校党政办公室工作的效率,建设一流部门,争创一流业绩.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是一支特殊的队伍,有效的辅导员工作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个性、优秀品格、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保证.因此,在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在为学生和学的办学目标的服务过程中,“亲和力“在辅导员工作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4—2010年间黑龙江13座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DEA-Malmquist法对城市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收敛分析。测算结果表明,2004—2010年黑龙江的创新效率呈现出增长态势,其动力主要来源于规模效率,并发现创新工作的2座重点城市和3座典型城市。收敛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科技创新效率存在绝对收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