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新时代生态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路径实现了个人从消费主义行为模式到绿色循环消费理念的形成,社会从生态启蒙状态到生态自信状态,国家从建设美丽中国到助力美丽世界。新时代生态价值观是面对当前生态危机必须树立的一种科学观念,它的培育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同时,在培育实践中能够培养个人的生态环保行为、营造社会绿色发展的氛围、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期导读     
《绿叶》2017,(10)
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新时代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方略与战略安排,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纲领。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个阶段"中,提出了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是富强民主  相似文献   

3.
高质量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各领域建设的主旋律,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海南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过程中,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海南省主要从树立新时代生态文明高质量建设新观念、激发新时代生态文明高质量建设新动能、展现新时代生态文明高质量建设新作为等方面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4.
李秀东 《青海环境》2023,(4):175-178
生态文明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状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靓丽多彩的部分,传承了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1],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本质要求、公平分享发展成果的价值取向,为青海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陈思 《环境教育》2023,(Z1):60-62
<正>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道德建设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支持,要发挥出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社会教育的延伸作用、学校教育的关键作用,以帮助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完善。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形成与完善是外在的教育以及内在的培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道德建设既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力量,也对新时代大学生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绿叶》2023,(11):14-19
<正>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总结新时代10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即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生态环境保护正在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018年5月18—19日在京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是十九大后在全国形成强大生态文明共识基础上全党和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其成功召开,将开启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阶段。本文梳理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实效和经验,深入剖析了新时代中国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对在新时代的新阶段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原则、内容、方法等做出了理论阐释和系统说明。  相似文献   

8.
《绿叶》2018,(9)
新时代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必须走低碳智慧的发展道路,才能适应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转化、高质量发展和动能转换的时代变革要求。与新型城镇化基本要求一样,低碳智慧特色小镇建设也要求产业集约、人口集聚发展。但是,低碳智慧特色小镇更强调以传统产业高端方向或高端产业方向建镇,并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和新型发展模式推进低碳化、智能化发展。为加快推进低碳智慧特色小镇建设,我们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树立新时代城镇生态伦理观,从特色小镇的产业、交通、建筑、环境等方面系统推进,并创新碳汇交易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智慧城镇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恢复我国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缔约国地位的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在“入关”前夕,我国各行各业都认真分析形势,精心准备,力争以最佳状态迎接“入关”冲击波,最大程度地减轻“入关”对我国  相似文献   

10.
通过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和实地调研,发现黄河三角洲的很多区域因胜利油田地震勘探而引起植被棋盘式分布。地震勘探引起植被群落斑块扩展,就其生态作用来说,与当前黄河三角洲生态恢复、保护和重建植被这一目标相吻合。此种植被群落的扩展,无须额外经费投入,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寻找使其从自发状态转变为通过人工协调可在适宜区域最大限度扩展的对策,将有助于更好地协调油田开发和湿地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之一。城市是实施新型城镇化、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是美丽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与具体呈现。面对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整体部署及美丽城市建设现实需求,本文明确建设新时代美丽城市的工作背景及重大意义,评估我国美丽城市建设的进展、成效,分析识别当前新时代美丽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挑战,从重点任务、工作机制、政策支撑、带动示范等层面提出开展新时代美丽城市建设的思路与任务建议,为推动建设新时代美丽城市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本期导读     
《绿叶》2018,(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回溯了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总结了宝贵经验,提出了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点任务,为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是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与战略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责任与义务,必须  相似文献   

13.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之一。本文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出发,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结合中国未来发展蓝图,提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深入分析了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四大战略任务背景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其中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从中国整体绿色发展转型进程和状态看,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经济维度的绿色转型发展较快较好,社会维度相对滞后。因此,如何在社会生活和消费领域推动绿色转型是中国政府应关注和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国合会2018年主题是“创新引领绿色新时代”,本项目作为“创新与可持续生产和消费”课题下的专题研究,将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下如何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及提升社会治理体系提供政策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正>举办"生态文明与教育高峰论坛"是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促进高等教育主动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教育事业发展。2019年4月27日,由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以"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文明与教育发展"为主题的论坛在湖南农业大学举行,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以及  相似文献   

16.
构建旅游信心恢复指数和旅游出行恢复指数,对我国31个省份旅游恢复水平的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我国旅游整体上呈现出“短暂低谷—逐步恢复—波动发展”的复苏过程。(2)旅游信心恢复水平优于旅游出行恢复水平,旅游恢复的不均衡性显著;旅游出行恢复指数的空间集聚现象强于游信心恢复指数。(3)旅游信心恢复指数和旅游出行恢复指数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同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呈正相关关系,旅游出行恢复指数还与确诊病例清零天数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影响力的不断加深。新时代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在获得强有力的群众支持的同时,也面临着全新的形势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正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把美丽中国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毅表示,这体现了五个重要的基本导向。首先是时代导向,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新时代要求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形成绿  相似文献   

19.
建立生态文明、产业技术与经济发展指标评价体系,运用Bayes-AHP法确定指标权重,使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2006—2016年华中地区的耦合协调度,结合相对发展矩阵测算。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耦合协调度呈高速增长态势,2006—2015年处于失调与磨合状态,2016年河南、湖北和湖南达到协调状态,但多省的产业技术发展程度相对滞后。(2)研究期内华中地区不同省份的耦合协调度不存在同一发展趋势,不同省份差异日趋明显。(3)华中地区整体上生态文明相对发展度逐年下降,且耦合发展进程中山西出现异常波动,应着力进行制度化、系统性的生态恢复工程,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向前。  相似文献   

20.
潘燕晨 《四川环境》2023,(5):274-277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核设施退役与三废治理产业进入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在深刻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明确要在最严格的法律法规标准约束下,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最优质量、干净彻底安全完成退役治理,确保核与辐射安全,确保环境安全,推动核科技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与任务要求;回顾中核集团核环保产业近年来在市场化组织体系建设、退役治理重点工程与科研推进等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通过分析制约核环保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找准产业发展的突破点;坚持问题导向,为尽早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