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56-2005年上海气象灾害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上海市历史气象灾害资料,对1956-2005年上海5种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从时间变化来看,气象灾害年际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从各灾种来看,1956-1985年影响上海的5种气象灾害发生的次数基本均衡,而1986-2005年暴雨洪涝和大风两种灾害成为影响上海的主要气象灾害.②从空间变化上看,浦东新区和崇明县为气象灾害高发区,而闵行区和金山区为低发区;对各灾种来说,除暴雨洪涝的发生次数和频度在市区最高外,其余4种气象灾害均是在浦东新区最高,而暴雨洪涝是各区发生次数和频度最高的,龙卷风则是最低的.  相似文献   

2.
2014年7月青海气象灾害特点及气象服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7月青海省气象灾害最显著的特点是种类少(仅3种)、频次高、损失大,为近7年少见。月内共发生气象灾害30起,其中暴雨洪涝17起、冰雹11起、次生地质灾害泥石流2起,灾害主要分布在西宁、海东、海北、海南和黄南地区。经分析发现,北方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的共同作用,造成了2014年7月青海降水分布不均,暴雨日数偏多,大范围大雨出现时间早,位置偏北,是致灾的主要原因。文章总结分析了气象灾害发生的特点及预报服务情况,旨在为今后气象服务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用1984~2015年黄河上游青海段16个气象测站有气象灾情记录以来的暴雨洪涝灾情资料,初步探讨了暴雨洪涝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依据、主要评估基点,并应用马尔可夫模型和统计决策理论建立了风险评估数学模型、风险函数以及最优决策。以黄河上游青海地区贵德测站为例,说明了整个评估中的基本计算操作过程,其结果在暴雨洪涝灾害灾前风险评估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40多年来秦皇岛市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致使农业气象灾害增加:第一,冬暖、倒春寒、春末高温等灾害频次增多,冬季低温冻害频次和程度减少;第二,冬旱、春旱、秋旱、秋冬连旱、冬春连旱增多,伏旱次数明显减少,盛夏洪涝频次减少;第三,低温连阴雨、高温干旱、干热风等灾害在频次和程度上均发生明显变化。因此,秦皇岛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的重点和方法也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5.
2012年秦皇岛市夏秋季降水异常偏多,暴雨洪涝、地质灾害严重,给工农业生产及交通航运等带来严重损失。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6~11月秦皇岛异常降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11月连续6个月降水偏多,为195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唯一年份;11月全市降水偏多5倍以上,创有气象记录以来极值;7下8上区域性暴雨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尤其8月3~4日受台风“达维”影响,出现了近50 a最大洪涝。在分析降水异常基础上,对引起的气象灾害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秦皇岛区域是气象灾害频发地区,危害最大的有冰雹、暴雨、干旱、洪涝等。通过对秦皇岛地区48年来比较典型的极端天气事件和气候灾害的统计分析,找出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的演变规律,为建立有效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完善、提高防灾减灾体系提供参考,对提高当地社会和经济,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减轻气象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青海省河湟地区1961~2017年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发现:河湟地区年平均低温冷害次数随时间变化呈微弱减少趋势;生育前期干旱在河湟地区农牧业生产中较为突出;干旱日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循化干旱日数最多,海晏干旱日数最少;雪灾发生次数呈明显下降趋势,1989年雪灾发生次数最多,湟中县为发生雪灾次数最多的地区;年暴雨日数波动较大,1961年暴雨日数最多,为55d; 20世纪90年代之前年冰雹日数较多,至90年代之后年冰雹日数急剧下降,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8.
白灾灾害是新疆草原牧区较大的畜牧业气象灾害.作者论述了白灾危害在新疆的地区分布及发生时问,分析了其特点,并对该灾种按重、申在以常访发区、偶发区、不发生区进行了初步区划,最后探讨了白灾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9.
根据近17年的莆田市气候影响评价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对莆田市台风、暴雨、冰雹、干旱、寒潮等主要气象灾害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近17年莆田市危害最大的气象灾害是台风灾害,其次为洪涝灾害,揭示了几种主要气象灾害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0.
据青海省气象资料分析表明:2018年汛期青海省降水异常偏多,较最多的1967年还多10%,创1961年以来历史极值,20站次列历史前3位;出现80站次大雨以上天气列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全省区域站(自动站)出现大雨以上1 104站次,其中暴雨108站次;多地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全省共有23县(市)发生极端日降水事件,其中8县(市)日降水突破同期历史记录;受频繁极端强降水影响,全省共发生暴雨洪涝灾害104起,暴雨洪涝、雷电灾害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暴雨洪涝灾害为近10a最重;异常偏多的降水量使黄河上游出现了2012年以来最强汛情。成因主要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大、强度强、脊线位置偏北,致使我省东部地区夏季降水量偏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上海浦东新区新型太阳能小型无人值守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特点与组成,同时对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和实验室分析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两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和对比性。说明了新型太阳能小型无人值守水质自动监测站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投入少、维护量小、监测参数多等优点,适用于不同水体的长期连续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2.
应用基于CIS AreView的AnnAGNPS模型,进行了宁波市章溪河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异研究。结合航片解译,利用ArcGIS9.0、TOPAZ模块等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空间数据库;结合现场资料、相关文献收集,并利用模型参数的CIS提取技术,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属性数据库。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各子流域吸附态氮空间分异较大,溶解态磷的空间分异最小,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和果园相比农田非点源污染负荷小,不同土壤类型中,水稻土比黄壤和红壤的污染负荷大;在时间分布上,非点源污染负荷主要集中在汛期,超过全年的55%,枯水期低于全年的4%。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入境旅游市场长期呈现港澳台市场占80%以上,外国市场不足20%的“二八”结构,因此拓展入境旅游外国市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口岸是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桥头堡”,也是其他省市入境旅游发展的“二手客源地”,在我国人境旅游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从京、沪、穗口岸入境的外国游客作为调查对象,对三大口岸间的外国市场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其作为整体与全国入境外国市场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拓展全国和其他省市的入境旅游外国市场规模提供理论指导。结论为:①从三大口岸入境的外国市场具有各自的特征,但在年龄结构、职业结构和学历结构上具有一致性。②从不同口岸入境的外国市场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范围和扩散能力。③从三大口岸入境的外国市场特征对全国入境外国市场特征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PRMS_Storm model was built as a storm event,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for studying the hydrological effects of forest composi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n storm‐flow volume and peakflow rates in the Xiangshuixi Watershed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n southwestern China. We developed three simulation scenarios based on forest composition and their spatial arrangements across the watershed, including all mixed conifer‐evergreen broadleaf forests (Scenario 1), all mixed evergreen broadleaf forests (Scenario 2), and mixed conifer + evergreen broadleaf + shrub forests (Scenario 3). We examined 11 storm events observed during 2002‐2005.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forest covers, modeling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amount of overland flow was reduced by 21, 23, and 22%, and the interflow increased by 16, 88, and 30%, for Scenarios 1, 2, and 3,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same time, peakflow rates were reduced by 20.8, 9.6, and 18.9%, respectively. The reduction of peakflow rates was most significant when rainfall intensity exceeded 0.8 mm/min and events with a short duration and effect was minor when rainfall intensity was below 0.5 mm/min. In general, we found that Scenarios 1 and 3 were preferred for reducing storm‐flow volume and peakflow rates due to their higher interception rates, large soil water holding capacity, and higher soil infiltration capacity. The modeled results suggested soil properties are important in affecting the flow processes and thus forest composition and forest spatial distributions will affect storm‐flow volume and peakflow rates at the watershed scale. To maximize flood reduction functions of a watershed, high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those forest types (Scenarios 1 and 3) in reforestation practices in the study region. This study suggests both forest composition and spatial pattern are important reforestation designs for flood reduction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相似文献   

15.
建立起农村地区空气自动站布点分布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以城市污染扩散效应、土地利用、人口和地面粗糙度4类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选取5个主要属性指标参数,采用指标属性值与整个研究区域此属性加权平均值组合频率的方式量化属性值,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5个属性指标的权值分布,最终在arcgis平台下利用格栅计算工具得出综合量化值,从而直观描绘出农村空气自动站布点密度空间分布图。本研究以四川省遂宁地区为对象,分析出了综合影响指标分布情况,并初步确定了遂宁地区农村空气自动站布点的代表性区域划分和布置点位个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960-2005年新疆54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新疆不同强度等级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年际演变趋势.结果显示:新疆各强度等级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区域均在逐年缩小,强沙尘暴、扬沙发生区域有东移的趋势,浮尘空间分布格局显现出向南退缩的趋势.沙尘暴空间格局变动较频繁没有明显的移动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3-2012年3~10月秦皇岛地区5个气象站雷暴监测和雷电灾害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天气综合分析方法,得出秦皇岛地区雷暴天气的时空尺度分布特征为:全区年雷暴发生频次总体上呈递减趋势,其中,2005年35次,2008年33次,2012年20次;6月份为全年雷暴发生的峰值时段,7月、8月次之,且与秦皇岛本地主汛期相吻合;在海岸带地区由于受海洋条件影响,个别年份雷暴最早出现在2月份,最晚出现在11月中旬;雷暴天气的日时段主要出现在下午至傍晚,占70%,夜间占20%,其他时段为10%;北部山区的雷电频次大于沿海地区,对应电力、化工等行业雷电灾害呈下降趋势,但是通讯、计算机、家电等弱电系统雷击事件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RS和GIS的西藏芒康县景观空间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Landsat TM影像和区域1:5万的地形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运用RS和GIS手段,得出西藏芒康县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是以自然景观(有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为主.利用地形数据分析3种景观类型空间分布与地形间的关系,得出3种主要自然景观沿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分布的规律,为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制定区域景观生态规划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洪涝灾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梅  李忠武  曾光明 《四川环境》2009,28(5):62-66,74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滞洪区、物种基因库和商品粮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湖泊功能和效益不断下降。系统认识洞庭湖自然、社会经济属性,揭示其内在的演变规律,有助于洞庭湖区资源的合理配置、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洪涝灾害等方面,综述了洞庭湖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对洞庭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均不够,洞庭湖作为通江湖泊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研究思路方法创新意识不够、基础数据难以获得、洞庭湖区血吸虫病害严重等是洞庭湖研究难以深入的主要原因。最后从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水文效应与调控研究、洞庭湖区洪灾风险评价与区划研究两个方面展望了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