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为切实做好黑臭水体治理,需全面掌握水体污染特征。依据2019~2020年间英洲海城区段黑臭水体监测数据,分析水质时空变化和黑臭水体程度,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监测指标间相互关系,找出主要污染物。结果表明,随着一系列整治工作的开展,2020年英洲海城区段各监测河段水质总体表现为优于2019年。监测指标中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氨氮浓度与河道黑臭状况均有较高的相关关系;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与氨氮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溶解氧与氧化还原电位、透明度与溶解氧呈显著正相关;在黑臭水体评价中的作用依次为:氨氮>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透明度。可知,周边生活污水、农业污水是导致黑臭水体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后续黑臭治理需加强监管,降低水中氮营养盐浓度,利用生态修复措施实现英洲海城区段长治久清。  相似文献   

2.
文章综述了我国黑臭水体底泥处理现状及风险,揭示了黑臭底泥形成的原因及消除黑臭的机理,提出了一种无需清淤就可以消除底泥黑臭的原位处理技术。文章还列举了我国采用原位修复技术的成功案例,综合分析了原位治理技术的优势,展望了原位治理技术在我国的市场需求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环境新闻     
正全国近五成黑臭水体已开工整治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章林伟12日说,截至目前,全国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220个城市排查确认黑臭水体2 026个,其中已开工整治的黑臭水体已近五成。章林伟在住建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4部委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展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在22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累计有321个黑臭水体完成了整治工作,占总数的15.84%;已经开工整治的有641个,占总数的31.64%。已开工整治和完成整治工程的黑臭水体达962个,占总数的  相似文献   

4.
城市河道水质黑臭直接影响人们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准确识别城市黑臭水体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基于GF-2 PMS数据,利用TSUWI(Two-Step Urban Water Index)指数提取研究区水体分布,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影像的黑臭水体归一化比值指数BOI和NDBWI值,采用面向对象的最优特征选择搜索算法SEaTH(Seperability and Thresholds),确定黑臭水体与一般水体的4个分离特征,构成特征空间,利用K-mean算法进行多特征聚类分析,进行黑臭水体的识别与分类。结果表明,南京市研究区范围内共有6条河道15段存在不同程度的黑臭情况,面积约为0.38km2,占城区水域(剔除长江南京段面积)面积的1.98%,经实地调查验证,黑臭水体的识别精度为81%。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城市河道黑臭水体的监测与评价,为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农村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用狐尾藻开展模拟试验,之后用“狐尾藻+人工曝气”法在某坑塘进行治理工程试验。结果表明,狐尾藻对水中总氮、氨氮、总磷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在“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的基础上,通过“狐尾藻+人工曝气”组合工艺可明显消除黑臭现象,透明度和溶解氧明显提高。最终该坑塘黑臭水体氨氮、溶解氧、透明度均达到《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试行)》中表1监测指标阈值。因此,在“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的基础上,利用“狐尾藻生态净化+人工曝气”组合工艺对农村黑臭水体具有很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河道底泥中氨氮的微生物降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北省某河段底泥进行生物降解模拟实验,研究河道底泥中氨氮的微生物降解机制.实验期间用最大可能数法测定底泥中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分布.结果表明在溶解氧充足时,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数量有大幅增加,出水中氨氮的含量显著降低.从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数量和特性来分析河道底泥对上覆水体中氨氮的影响以及氨氮的降解机制.  相似文献   

7.
文章综述了当前常见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的特点及适用性,并探讨了新型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上海市的重金属污染和大气中的飘尘浓度已经得到控制,并有所降低。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体有机污染不断加剧。过去认为是无毒的有机污染,已成为上海黄浦江的主要危害。五十年代的黄浦江,适于鱼类的生长:到了六十年代,开始出现黑臭;七十年代初,平均每年的黑臭期为二十至三十天,到了八十年代平均每年黑臭期已达一百五十天。据一九八二年统计,市区每天排放有机污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西溪湿地底泥质量现状,2012年9月采集保护区内不同干扰类型的底泥样本,测试了底泥中重金属和POPs中PCBs、OCPs和PAHs的含量,并对湿地底泥污染进行了生态风险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底泥中未检出PCBs和OCPs,但检测出14种EPA优控PAHs,总PAHs的浓度范围为115.9~217.8 ng·g^-1,低于潜在生态风险的效应区间低值ERL,其中列入中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黑名单"的7种PAHs均有检出并且其总量占∑PAHs 1/2左右(平均为50.08%);底泥中8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二级标准,但Hg、Zn、Pb、Ni含量在多个位点已超过一级标准;分别采用土壤背景值和国家一级标准为参比值对湿地底泥中重金属进行单因子污染风险指数评价,发现分别有7种和4种元素的污染指数大于1;综合分析不同干扰类型的底泥质量,发现底泥疏浚能有效降低有机质含量、全氮和PAHs含量,但对全磷、重金属含量则无明显效果,封闭水体的干塘措施能显著减少污泥量和有机物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西溪湿地底泥中高环PAHs和重金属污染水平可能对西溪湿地生物具有潜在的生物毒性作用及不利的生态影响效应,其疏浚底泥农用则无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0.
水体底泥对污染物的吸附-解吸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郗晓丹 《四川环境》2014,(2):117-121
水体底泥污染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其污染物主要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雨水淋溶冲刷等进入水体,最后沉积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使底泥受到严重污染。吸附-解吸是底泥污染的重要过程,为了控制水体底泥污染,对底泥对各种污染物的吸附-解吸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显得极其重要。本文总结了底泥中氮、磷和重金属等的吸附-解吸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对今后水体底泥污染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农田废弃物弃置水体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对油菜秸秆在水中的腐解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测量pH、DO、COD、氨氮、硝氮、总磷等水质指标来动态监测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DO含量初始为2mg/L,水体迅速转换为厌氧状态并保持稳定,35d后水体DO恢复至2~3 mg/L;水体中的COD含量在第3d达到最大值25mg/L,然后迅速下降,此后保持在15 mg/L左右;NH+4-N则在实验过程中缓慢增加,并在35d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即10mg/L,而NO_3~--N、NO_2~--N含量较低,NO_3~--N含量为0.13mg/L,NO_2~--N含量为0.02 mg/L,TP含量则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油菜秸秆腐解的过程是厌氧腐解过程,此过程中各指标发生关联性的变化。随着时间的增长,水体由黑臭逐渐变清澈,说明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高盐低COD污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高盐、低COD难降解污水进行电化学氧化法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和试验,介绍了电化学氧化法降解COD、氨氮的原理,探讨了试验对COD、氨氮、聚合物的去除情况,分析了装置的经济性能及试验去除污染物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以南京市十字河为例,开展黑臭河道水体整治技术方案研究,研究出适用于苏南河网地区的河道综合治理技术,包括控源截污、生态清淤、引水活化、景观绿化等。综合整治效果表明:该技术方案可有效拦截进入河道水体的污染物质,改善河道水质并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通过进一步优化,可形成适合于太湖流域河网地区的黑臭河道整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稳定化/固化修复技术具有修复周期短、见效快、易操作、费用低等优点,是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常用技术之一。以含锰、镍、钴复合重金属污染底泥为研究对象,配制、筛选出有效的稳定化/固化药剂,优化该工程污染底泥的施工技术参数及条件。在研究的基础上,使污染底泥达到修复目标值,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工程的实施为含锰、镍、钴等复合重金属污染介质的修复工程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4年8月~2015年5月对工程蓄水后的湘江长沙段水体中砷、汞、铅、镉4种主要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水质监测,并运用改进后的内梅罗指数法进行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评价计算结果显示,同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水域的黑石铺和杜甫江阁断面水体中汞含量超标率均达到100%,所有断面总超标率为66.7%。多个断面重金属镉监测浓度超过1ug/L,最高浓度为1.469ug/L。工程蓄水前后,水体重金属镉含量基本持平,砷、汞、铅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汞为湘江长沙段污染最严重的重金属。在各个监测断面中,坪塘、黑石铺和杜甫阁断面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余断面分时段出现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6.
为评估温州重点区域河道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而为受污染河道底泥清淤工作分类制定科学环保的处理处置方案,通过对温州市龙湾区、瓯海区和瑞安市14条河道底泥样品测定Cu、Zn、Cd、Cr、Ni、Pb和Hg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全量浓度,并参照《浙江省河湖库塘清淤技术指南(试行)》制定的5级污染物控制指标和限值,通过改进型内梅罗污染指数方法对温州14条河道底泥样品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分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4条河道中,有3条河道底泥未受重金属污染可用于土地改良等;有2条河道底泥受重金属轻微污染可用于园林绿化等;有6条河道底泥受重金属中度污染可用于回填土等;有1条河道底泥受重金属重度污染可用于制砖等;有2条河道底泥受重金属严重污染,通过浸出毒性分析可鉴别为一般固废,其底泥可脱水后进行卫生填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嘉陵江干流(广元段)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对其水中重金属含量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水体温度、pH及DO对重金属(Pb、Zn、Cd、Cu)含量变化相关性和重金属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2012年到2015年重金属Pb、Zn、Cd、Cu总含量变化整体呈现下降趋势,Hg含量呈上升趋势;枯水期重金属含量低于平水期和丰水期;不同水文时期对水体温度、pH及DO对重金属含量变化影响不同;重金属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显著相关性,可能具有一定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8.
杭州城区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杭州城区34条河道45个点位河道底泥进行采样,分析了pH及汞、砷、铅、铬、镉、铜、锌、镍等重金属含量,并进行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监测点位的底泥为中性偏碱性,重金属含量分布不均,且范围波动很大,部分河道底泥重金属中汞、铅、镉、铬、锌、镍等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少数河道镉、铬、锌污染严重;按《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  相似文献   

19.
氨氮在线监测仪能够快速准确分析水体中氨氮含量,其中膜电极法氨氮在线分析仪对水样前处理要求低,抗干扰能力强,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的氨氮指标监测。对一款国产氨氮在线监测仪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并与进口仪器及实验室手工测定值比对,希望通过探究其使用过程中的优缺点,使国产氨氮分析仪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国产仪器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均与进口仪器差别不大,但极低浓度抗干扰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城市河道黑臭污染严重现状,对比研究典型的生物技术—微生物菌剂和酶制剂对实际城市黑臭河道的处理效果。实验证明,在投加微生物菌剂和酶制剂反应15d后,微生物菌剂处理的水体COD、NH_3-N依旧为劣V类水,但经过酶制剂处理后的水体提高至Ⅳ类水,COD、NH_3-N去除率分别为90%、77%,嗅味、色度有效消除。经过45d的处理后,微生物菌剂处理后的水体河道水质可由劣V提高至类V水,SCOD、NH_3-N去除率分别为58%、70%,异味消除,但色度不降。结果显示,使用酶制剂对黑臭河道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