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排污许可制度是发达国家普遍实行并证明行之有效的点源管理制度。"十三五"以来,我国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管理体系进入快速高效构建期。2020年后,我国将进入"后小康社会"时期,排污许可制度改革与实施也将进入一个新时期。本文在充分研究目前排污许可制度改革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参考国际经验,提出"后小康"时期排污许可制改革的路线图。围绕环境质量改善,通过"后小康"时期排污许可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与创新,使得中国排污许可制度更加完善、内容规范细致,让排污许可制真正成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为确保"十九大"提出的"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12月4—5日,排污许可制度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出席开幕式。他强调,要将排污许可建设成为固定点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进一步整合衔接现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形成系统完整、权责清晰、监管有效的污染源管理新格局,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的环保部门、政府组织和国内  相似文献   

3.
实施排污许可制度,是强化排污者责任、提高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效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火电行业作为典型的高架固定源,先行试点实施排污许可制度。通过分析火电行业发展和环保现状,结合排污许可管理要点,简述排污许可制对火电行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排污许可制度是固定点源环境管理的基础核心制度,政府以排污许可证为载体,对固定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限值、排污行为等进行许可,以排放标准的要求作为基本依据,并以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对非达标区实施更为严格的排污许可限制。然而,现有的部分行业排放标准由于制定时间较早、科学技术支撑方法不足、与环境质量改善难以挂钩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要求。本文在研究现行环境标准体系对排污许可制度的支撑作用与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排污许可制的排放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健全排污许可制度的环境标准支撑为目的,提出了现行环境标准体系的完善和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5.
排污许可制度作为我国固定污染源管理的核心制度,及企业生产运营期唯一的环保行政许可,其重要性日益彰显,如何规避排污许可违法风险,进而利用排污许可制度促进企业环保管理,已成为排污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文章通过对我国排污许可政策发展的分析,结合中国石油已经开展的排污许可管理实践,探讨企业加强排污许可管理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固定源合规制度是确保固定源企业将排污许可证中载明的要求得以实施的具体措施和规定,也是将排污许可制度打造为固定源环境管理核心制度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美国固定源合规监管经验和当前国内排污许可实施基础,构建了固定源排污许可合规管理制度。所构建的制度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以固定源企业需提交的排污许可合规报告为主要合规监管环节,将政府部门对于固定源企业的合规监管分为以合规报告为主的书面核查和企业现场核查两个环节,并在整个合规监管过程中贯彻数据管理,设计了企业合规报告、政府核查报告、核查类型及任务、核查评估方法、合规信息公开及违规处罚方式等关键内容,以节省对于固定源企业污染排放合规监管过程的环境执法资源和提升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7.
开展生态环境统计制度与排污许可制的衔接研究,是厘清固定污染源数据来源,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生态环境统计改革的重要工作。通过对比2020年度两项制度工业源调查数据,从调查单位、调查内容和核算方法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现阶段两项制度在工业源衔接难点,初步提出了环境统计衔接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思路建议。即强化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实行分阶段衔接;建立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减轻基层负担;强化数据质控,落实防范统计造假责任;拓展数据分析应用,履行统计咨询职责,为制度衔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浅谈我国推行排污许可制度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排污许可制度推行已有二十余年,但由于在政策设计层面、技术支撑层面及配套保障层面尚有不足之处,排污许可制度在推行过程中遇到很多阻碍,排污许可制度的应用范围、实施效果和改革举措实际落地都还不尽如人意,依然处于难以推广的境地。本文基于对以上各层面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进而指出目前阻碍排污许可制度推行的难点问题及具体成因,其中难点问题主要包括专项法律法规缺失、管理要求落地难、各方权责落实难、多套数据并行、排放标准滞后、部分行业标准缺失、与环境目标未建立响应关系、管理方式落后、数据支撑和人员配备不足等方面。根据前述问题的论证,本文相应提出了推进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各项对策措施,并建议排污许可制度应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夯实技术支撑基础和完善配套保障措施,以期助力排污许可制度各项改革举措的实际落地,更好地推进排污许可制度的有效实施,建立系统完整、权责清晰、监管有效的管理格局,最终实现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排污许可制改革对排污许可证的管理提出了更加细致的要求,并明确了企业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对企业的全方位管理要求将通过排污许可落实。在基于排污许可证核发和监管工作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探索排污许可制度实施的精细化管理思路,为推进国家排污许可制度实施,对完善当前排污许可证管理,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第十届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第十届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国际研讨会9月6日在京召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民出席会议并致辞。赵英民指出,未来将通过改革完善排污许可制度,全面推进和完善环境保护各项制度。一是建立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的固定源环境管理制度,二是制订管理名录,实现排污许可全覆盖,三是出台系列技术文件,提高许可证管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2006—2015)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二氧化硫排放量为研究对象,发现以环境约束性指标为抓手的环保绩效考核有效减少了地方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且"十二五"期间的政策驱动力比"十一五"期间更强。随着环保绩效考核的持续推进,年轻的省委书记越来越关注污染减排,但与年长的省委书记相比,环境绩效依然较差。总体来说,官员异质性对环境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制度化机制对地方环境治理的驱动效果正在增强。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优化中央环保绩效考核制度将成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改革持续深入,生态环境治理将向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转变,这对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本文从网络建设、体制机制、服务效能等方面,对生态环境监测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效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国家生态环境监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支撑评价排名、服务精准治污、有序衔接新职能、建设大数据平台、强化数据应用、深化综合评价、理顺体制机制、推动产学研用、提升基础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十三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经济政策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绘制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经济政策的创新与改革蓝图。"十三五"以来,《规划》实施推动了环境经济政策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快速上升,在筹集环保资金、调控环境行为、激励企业减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推进环境经济政策改革与创新,本研究采用逻辑框架法对《规划》中期实施进展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在28项《规划》任务中,绿色信贷、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等13项任务进展良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11项任务进展较好;环境信用建设"入法"等4项规划任务进展较小或者进展一般。研究表明《规划》总体实施顺利,评估工作也为完成2020年《规划》目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十四五”时期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思路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十三五"时期,我国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仍然严峻艰巨,亟须正确识别当前的环境形势以及未来的重大环境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规划。本文概述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并分析了当前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面临的废物产生量大且持续增加、环境风险高、利用处置短板凸显、综合利用风险防控不足等突出问题,从制度优化、科学管理和技术支撑等重点任务、重大工程方面,提出"十四五"环境保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思路,为编制"十四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美丽中国建设,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本文系统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土壤环境管理政策发展历程,并将其划分为土壤环境基础调查、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试点示范、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四个阶段,提出了当前基于风险管控的土壤环境管理总体思路,以及土壤污染预防和保护、农用地分类管理、建设用地准入管理等主要制度具体要求。立足土壤污染防治实际和生态环境保护新形势、新要求,分析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土壤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并从制度标准完善、分级分类分区差异化防控、风险协同管控、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完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土壤环境管理政策制度分析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土壤环境修复属于政策驱动型产业,完善政策制度和标准体系对推动我国土壤修复健康发展、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系统分析了我国当前已经发布的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环境管理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现状、内容特点及其在推进土壤环境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总结归纳出国家层面环境管理文件和地方层面制度建设的不同特点。针对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环境管理文件的不同特点,结合"十三五"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体现的土壤环境管理总体思路和任务要求,借鉴国际土壤污染防治制度建设经验,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政策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的主要方向,即"一中心、三方向",包括基于风险管理的分级分类核心思想,重点提高政策制度操作性、提高技术标准的精细化和针对性、提高关键环境管理的有效性三个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