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思 《环境教育》2004,(4):42-44
1823年12月20日,法布尔诞生于法国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村前有一条哗哗作响的小溪,村后有一片鸟儿啁啾的山林。法布尔就在这个富有自然气息的小村庄里长大,宁愿终生与昆虫为伴。 童年时代的法布尔,与同龄人相比,对大自然中的动物显得格外入迷。他常常在小溪里抓蝌蚪、逮青蛙、捕小鱼,在草丛中追蜻蜓、捉甲虫、扑蝴蝶。他的两个口袋常常装着小甲虫之类的动物。由于这  相似文献   

2.
曹杰 《环境教育》2002,(2):31-32
众所周知,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地位上是“虚”的,内容上是“远、大、空”,形式上是“单调、呆板”,工作显得苍白无力,效果不佳。我校和大多数学校一样,基本上是以说教来进行思想教育。但是,这种学生被动受教育的做法已经越来越不能被学生所接受。如何才能使德育工作由“虚”向“实”转化呢?如何才能使德育工作更贴近学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呢?如何根据学校自身特点来开展德育工作呢?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师中进行了大讨论,并且作为课题让教师们去思考、探讨和研究。与此同时,我们所…  相似文献   

3.
郭耕 《环境教育》2001,(6):41-41
展读新版法布尔的十卷本《昆虫记》,心绪仿佛一下回到那几乎是与虫为伍、以虫为乐的孩提时代。在工业化不太发达、农药化肥不太普及的30年前,我还是个小学生,记得那时生活环境中的昆虫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什么屎壳郎、磕头虫、花珠珠、花手绢、臭大姐、喇喇姑、知了、刀螂、天牛、马蜂、扑棱蛾子……不胜枚举,仅晴蜒就分老子儿、膏药、灰儿、黄二、黑锅底、红辣椒、小日本儿等,养点儿蛐蛐儿、油葫芦什么的,更是男孩子的拿手戏。那时,我是将昆虫当成玩意儿、当成伙伴儿,甚至有一回还因把一只大豆虫塞进女同学的铅笔盒、吓得她上课…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我偶然翻到了前世界银行很早以前的一位执行总裁——乔治·罗伊斯先生的一则趣事,这个故事有—个近乎荒诞的结局。罗伊斯地位尊贵,所有要见他的人,都必须通过他的秘书安排,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见到的。不过有一个记者属于例外。记者叫比尔,在他想进行采访的一年之前,他就打了一个电报给罗伊斯——他最崇拜的金融家。电报的内容很简单:“比尔会来。”电报上面没有其他信息。没有解释比尔是谁,没写他的联系地址或电话号码。只有那几个字:比尔会来。过了两个月后,记者又花了25元美金,罗伊斯又收到一个电报,这次的内容与上次有一点不同:”比尔真的会来。”但是,还是没有联络方式或者任何其  相似文献   

5.
梦想     
有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沓练习册,是皮特金幼儿园 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他本以为这些东西早就荡然无存了,没想到,它们竟安然地躺在自己家里,并且一躺就是50年。布罗迪随手翻了几本,很快便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小家伙说自己是未来的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里游泳,喝了3升海水都没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  相似文献   

6.
蒙特利尔是个大城市。像所有大都市一样。它也有小街道,比如像爱德华王子街那样只有四个街区的小街道。没有人会比皮埃尔·杜邦更熟悉爱德华王子街,他在这条街上给住户送牛奶已经有30多年了。在过去50年里,一直由一匹大白马为他拉牛奶车。在蒙特利尔,尤其在该市的法国人聚居区,人们经常用圣徒的名字来命名牲畜和小孩。皮埃尔的马刚到牛奶公司时并没有名字,当皮埃尔被告知可以使用这匹马时,他用手温柔而怜爱地抚  相似文献   

7.
本文中心是想阐明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生态系统是具有价值的。长期以来,由于在“左”的思想指导下,造成了经济建设上的某些失误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其原因很多。但是,在理论和实践上普遍缺乏生态价值观,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1982年,李理出生在北京一个富商家庭,老爸本想让他子承父业,李理却对经商“不感冒”。他自幼酷爱国画,10岁举办个人画展,13岁出版第一本国画集,后来又考上了西安美术学院,一心想当职业画家。  相似文献   

9.
猫鹊大战     
《绿叶》2000,(1)
一天早8时左右,发生在101中学内如意武术馆院内惊心动魄的“猫鹊大战”,令当了8年武术教练的陈师傅瞠目结舌。当时,他正在山坡下的葱地锄草,几十只喜鹊像往日一样在头顶的树枝上觅食。突然间,“嘎嘎”几声惨叫,他一抬头,只见一只在地上找食吃的小喜鹊被他养的那只一岁大的波斯猫扑倒在地。小喜鹊的惨叫声刹那间惊动了山林中的几十只山喜鹊,立马  相似文献   

10.
战功赫赫的“同盟军”生物防治方法很多,利用天敌防治是其中一种。一提起以虫治虫,我们的脑子里可能马上会想起“赤眼蜂”,因为它太有名了,几乎可以说是中国生物防治的明星昆虫。在国外,研究人员也曾经发现了对付小菜蛾的强大武器——比它更小的一种蜂。在日本,小菜蛾是对农作物破坏最大的昆虫,它的幼虫蚕食茎椰菜、结球甘蓝、花椰菜等农作物,并且它们已对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就连最厉害的杀虫剂也几乎对它们无可奈  相似文献   

11.
黑麂的呼唤     
发现情况“野猪干的,是只公猪!你看,它用獠牙又掘又拱。这家伙糟蹋起庄稼,特别邪火,糟塌的比吃的多……”从露出的山芋看,个大,匀称。看了让人心疼。“要是再带上妻儿老小,你这块地经不住它们两晚上的折腾。”“你想凑热闹?”他看穿了我的心思。顿了顿,又说:“这是只独来独往的老公猪。起山芋要紧。”说着就走向另一边,拿起我带的锄头就挖垅子。说实话,这几天为黑麂的事,心里堵得慌,我总共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还得赶回去发稿,那是我的饭碗。刚才的经历,已从心里开始承认他是猎人,这样的好戏还能放过?“你真想放过那头野猪?”s人面竹“单身老…  相似文献   

12.
范春萍 《绿叶》2010,(10):112-116
伦理是一个发展的范畴。在古代,它只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或小群体、小族群之间的关系.后来发展到调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当代,则发展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伦理的主体也在扩展中,自然物与人类同样具有生存权利和内在价值。只有真正认同了“非人家族成员”的伦理地位,在本质上摆脱了非人自然物“实质上还是为人的”这一逻辑桎梏,人类才能真正尊重和保护它们。  相似文献   

13.
据英国《金融时报》6月26日文章题为 :“一片激烈的争论声”。内容如下 :一旦垃圾在你眼前消失 ,你就不会再去想它。但是如何处理家庭生活垃圾正日益成为一场政治噩梦。对焚烧垃圾造成污染的担心笼罩着许多工业化国家。在日本 ,公众对垃圾焚烧炉释放出的有毒气体发出强烈抗议。两年前 ,大阪郊外一个垃圾焚烧炉附近的土地发现含有世界上最高浓度的二氧芑 ,这种燃烧时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会导致胎儿畸形 ,诱发皮肤病和癌症。在法国 ,因为发现奶牛的奶中含有二氧芑而关闭了附近的3个垃圾焚烧炉。而在英国 ,政府有关再建一些垃圾焚烧炉的提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最早的著名医学家是战国时期的扁鹊。他医术高明,有“起死回生”之能,被世人尊称为“神医”。他所著的《难经》一书是我国最早的医学文献,由于他对我国医学有重大贡献,在中国医学史上被尊为“祖师”。  相似文献   

15.
台湾明道中学的花工班长蔡敏郎,在校内负责园艺工作。8年前学校成立了蝴蝶园。在他的努力下,现在校内四处蝴蝶起舞。为了更好地丰富校园的角落,蔡敏郎先生做出了许多努力。他曾参加中兴大学有机农业的训练课程,把有机概念带到校园,不在学校的植物上喷洒农药除虫。"但是一定要忍受阵痛期,刚开始植物都会被吃得很惨。"蔡敏郎回忆说。学校当时的物种都是园艺上的种类,对生物没有什么吸引力,但蔡敏郎要的是搞清楚植物跟昆虫的关系,他发现原  相似文献   

16.
范春萍 《绿叶》2010,(4):44-49
重提十余年前的“绿色经典文库“就像说起一段遥远的往事,也像是在触摸自己的一个痛处。一是失望,对环境问题解决前景以及环保书所能起到的社会作用的失望;二是伤心,被读书界誉为“绿宝书”的“文库”竟受到市场冷落。若“文库”晚出版十年.市场响应会好得多。但反过来想,今天中国人环境意识的普及程度.是不是也可能与文库的“超前”出版有一些关系?环保事业是当今无可争议的人类要务.环保书要想走出重围,关键是找到环境与公众关注的切身问题以及焦点、热点问题的关系:在于如何以公众认同的方式把这些问题论证、阐释清楚,并进而影响公众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7.
燕子 《环境教育》2006,(2):23-27
在茫茫的大千世界里,蝴蝶是所有昆虫中最容易辨认的一种,它那美丽的色彩,特殊的翅形,翩翩的舞姿,飞翔在树林、草丛、鲜花中,为大自然平添了许多美色。自古以来,人们喜爱它,研究它,并不断地探索着它们的生活奥秘。本期“奥秘地带”要带你走进的——便是这五彩斑斓的蝴蝶世界。  相似文献   

18.
随心而行     
正蓝蝴蝶只是一种意象,象征执念与信仰。但在笔者看来,与蓝蝴蝶带来的魔力相比,雨林之行本身才是魔力奇迹的源头。《蓝蝴蝶》很难说是一部出色的影片。做为故事片来讲,它的主线实在简单得近乎简陋:一个得了绝症的十岁小男孩,在生命的最后,唯一的愿望就是能捉到一只梦幻般的蓝色大蝴蝶,于是他拉上了一个研究昆虫的学者大叔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里,小男孩Pete吃尽了苦头,数  相似文献   

19.
通过摄影机的镜头仔细观察一堆原水把赫伯特·吉拉德特从一个制片人变成了教授。事情发生在巴西贝伦港。当时,他正制作一系列反映热带雨林毁灭的影片;他将摄影机沿着正被吊上货轮的一堆红木移动,注意到上面标着“伦敦”字样。“我突然认识到城市对世界的冲击力,”他说,“我开始对城市消费与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关系感兴趣”。现在,吉拉德特是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环境规划学教授,刚刚完成了一项“伦敦对地球的影响”的研究。他发现:虽然伦敦占地不到40万英亩,却需要近5000万英亩的土地——125倍于它本身的面积——来供给它食品、原…  相似文献   

20.
正"一切事物都有美,问题在于怎样把它表现出来。"在印象派诸位大师中,莫奈是发起者,并且因自己的作品题目给这个画派命了名。但是,要说这个画派的灵魂人物,却非毕沙罗莫属。他是惟一参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览的画家,可谓坚持用印象主义语言创作最坚定的艺术大师。毕沙罗1830年7月10日出生于西印度群岛中的圣托马斯岛,祖籍法国波尔多。父亲在岛上开了个杂货店,生意挺红火,算得上当地的一个富商,他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