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造业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领域,研究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有利于推动制造业创新活动。以2008—2018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DID模型考察了OFDI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和产权差异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①OFDI能有效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绩效,且在投资当年提升效果最为明显;②OFDI对技术吸收能力强的企业的创新绩效的提升幅度更大;③OFDI对非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的促进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2001—2016年我国企业在东盟国家实施的152起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在对我国企业在东盟进行并购的国别、行业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条件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我国企业对东盟跨国并购区位选择决策的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企业在东盟并购的区位分布极不平衡,多集中于东盟中高收入国家;比较我国企业对东盟并购的区位分布与我国对东盟10国直接投资存量情况,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倾向于在市场规模大、经贸联系紧密、宏观经济稳定、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环境较健全的东盟国家进行并购投资。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战略的环境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带一路"战略的目的在于促进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往来联系,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从而达到各国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然而,由于东道国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等环境因素的不同以及限制性,在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投资机遇的同时,使得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针对企业"走出去"时可能面临的环境风险,本研究建立了影响企业对外投资的环境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环境风险状况。根据研究分析,得出"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环境风险指数,相关的资源限制和生态限制因素。最后,结合环境风险状况及以往的合作内容,总结了适宜沿线国家发展的投资类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风险评估,为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规避环境和投资风险提供依据,推动绿色化"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分享可持续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4.
苗红娟  陈瑛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1):66-67,79,F0003
世界铁矿资源分布不均匀,导致世界各国对铁矿资源的争夺非常激烈。在资源所在国直接投资是获取铁矿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投资区位选择又直接关系到铁矿企业与企业所在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成败。分析了我国铁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铁矿资源丰富国家的投资环境,对我国铁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影响,并对我国铁矿企业的对外投资区位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选取旅游业境外投资项目为分析指标,对近十年中国旅游业对外投资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对外投资呈快速增加趋势;②旅游业对外投资体现出周期变化特征,以3—4年为一周期;③旅游业对外投资的境外国家和地区选择上表现出"先贸易、后投资"的特征;④央企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企业是对外投资的主体。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任鹏  朱蓉 《绿叶》2012,(3):75-84
"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翻了十倍有余,已成为名符其实的资本输出大国。但是,因为企业社会环境责任的缺乏、东道国自身的制度建设不完善以及地域文化差距等原因,中国海外投资企业也给东道国造成了一定的环境破坏,影响了中国企业和中国国家形象。为此,在未来,中国海外投资应严守相关法律法规,采用或制定国际领先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标准,全面评价投资风险,并不断完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机制,以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更好地树立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战略实施框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认为推进实施绿色化"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与沿线各国深化经济合作,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规避环境风险,促进顺利实现"五通"的根本要求。同时,我国实施绿色化"一带一路"战略还面临着对外投资的环境管控制度不健全,"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管理基础弱,以及沿线各国和地区发展阶段及环保诉求不同,区域合作平台与机制不完善等内外因素带来的挑战。本文结合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国内形势研判,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战略框架,建议加快推进四项重点工作,包括强化绿色发展规划顶层设计,健全风险规制机制,构建对外投资行为调控机制,形成有效的"共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政府在环保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保产业是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是我国未来的投资重点以及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根据目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深入剖析了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政府作为环保市场的重要主体,应在加快环境法律制度创新、环境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产业管理的规范化和投资的多元化以及环保企业的集团化方面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2007—2010年江西省11个设区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根据来源地不同,将直接投资分为港澳台直接投资和其他外商直接投资两类。研究表明,港澳台直接投资和其他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工业能源强度有显著的正影响;与港澳台投资相比,其他外商投资对地区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以电代煤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指出,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重点实施"绿色低碳"等四种能源发展战略,因此"以电代煤"将成为我国未来能源战略中的一项重要选择。本文运用技术经济分析法和排放系数法,计算了八大主要用能部门以电代煤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价值。计算结果表明:各部门用电设备的初始投资和电力消费等经济成本是燃煤设备的初始投资及燃煤消费等经济成本的1.8~2.8倍,但是,以用电设备替代燃煤设备的环境价值非常可观。在考虑了环境外部性成本后,居民生活行业,商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非高耗能工业六个部门进行"以电代煤"在目前的情况下具有经济可行性,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工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工业"以电代煤"暂时不具有经济可行性。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