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化工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许多化工产品废物,如塑料、有毒物质、生物污泥和有机废水等,利用传统技术进行处理的效果较差。超临界流体(SCF)技术作为一种清洁环境的新技术,可用于治理化工污染物。SCF作为反应介质或反应物可替代有毒、有害有机溶剂;用作萃取剂,它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以SCF作移动相的色谱,可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将超临界水作为氧化剂,可破坏有机污染物的结构。SCF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3.
藻类固定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藻类固定化技术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既可很好地处理含N、P、重金属、有机物的废水,又可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本文对该领域的特.最、研究现状及其前景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5.
6.
7.
固定化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梯度稀释法分离筛选原油降解混合菌,采用吸附法将混合菌固定在砾石和草炭土上,探讨固定化混合菌对土壤石油烃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混合菌8-2,菌群结构简单,石油烃降解率可达52.1%。与砾石相比,草炭土所固定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较高,可达1.3×108 cfu/g和0.24A487。草炭土固定的混合菌8-2,修复含油量为30g/kg的污染土壤30d后,石油烃降解率达28.4%,高于游离降解菌的24.3%。固定化载体草炭土在修复过程中起到了微生物缓释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利用自主研发的固定化生物修复制剂开展溢油污染岸滩生物修复现场试验,以期解决传统干粉/液态生物修复制剂在溢油污染岸滩难于现场应用的实际问题。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为期123d的修复过程中,投加的两种固定化生物修复制剂对油砂石油烃降解效果显著,去除率分别为73%和69%,且潮间带修复效果最佳;从微生物活性的角度看,投加固定化生物修复制剂的油砂中石油烃降解菌总数迅速增加,修复中后期仍可维持在10~7个/L;据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可知,投加固定化生物修复制剂的油砂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代谢特征发生显著改变,均一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11.
介绍了固定化微生物的制备方法和载体选择,综述了国内外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各种废气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了世博会展馆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控制问题。研究表明,参观人数为400人/小时的情况下,展馆内微生物气溶胶产生量达到44000cfu/h·m^3。空调过滤系统若采用中效过滤,展馆内空气微生物浓度可至4406cfu/m^3,仍超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2500cfu/m^3的浓度限值,需使用消毒技术净化展馆内空气。增加中效过滤器能够有效去除可吸入颗粒物,有助于降低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 相似文献
13.
以河南濮阳油田超重质原油为研究对象,从污染井场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出几株高效降解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由于不同类型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目标和方式有所不同,而将3类不同类型菌种进行排列组合进行降解实验,最终优选出一组石油降解优势菌群。该文还利用正交优化法对降解菌的最佳添加量进行计算,结果显示,最佳接种量为X25:1.5%,Z3:1%,X18:1%,Z28:2%。利用该优化结果进行降解实验,石油的降解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在对濮阳、南阳和延长油田不同原油进行为期8d的降解实验中,显示了较高的降解效率,降解率分别为56.93%、65.66%、82.69%。实验证明,该降解菌群能不仅能有效够降解超重油,而且对重质原油和轻质原油表现出更好的降解能力。因此,该研究为石油污染物的降解提供了有效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4.
15.
16.
本文从综合型工业园形成的政策背景、发展历程和动力机制入手,在形成机理、管理模式和产业特点等方面研究了综合型工业园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我国的综合型工业园采取的政府和公司化交错和分工的管理模式;以多种产业并存或若干企业主导;而且大量小规模的传统企业与现代化规模化企业混杂,居住区与现代化工业并存,尚未形成良好的生态空间布局和功能组团布局,尚未形成物质减量化的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综合型工业园生态化稚进的内涵、理念、组成和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7.
Pius B. Sim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1989,32(1):43-53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cities in both the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world owing to the contradistinctive nature of their urban growth processes. The structure of Nigerian cities i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ponderance of mixed land uses resulting primarily due to the organic nature of city growth and more fundamentally, owing to the dynamics of informal urban economic activities. This paper examines mixed land‐use patterns in selected Nigerian cities and appraises their relevance in the general city growth process. By suggesting principles and speculative spatial patterns expressing desirable use combinations, an attempt is made to rationalise the utility of the concept such that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is understood and given planning resolution. 相似文献
18.
风沙土成土演变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风沙土成土演变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分布及组成、微生物生理群、微生物活性及固沙植物的根际微生物特性等微生物学特性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得出了在风沙土成土演变过程中,随着生境的不断变化,各类微生物的数量显著增加,其分布随着土层深度、种植年限和季节的不同而不同、微生物活性也明显增加。流沙上种植固沙植物后,根系产生的各种代谢物改变了根际的理化环境,促进了根际微生物的发展,同时微生物的旺盛繁殖,也促进了风沙土向良性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19.
攀枝花市攀钢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攀枝花市攀钢工业区土壤中五种重金属元素(Cu、Pb、Zn、Cr、Cd)的空间的分布特征、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应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对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Cu、Pb、Zn、Cr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相差2.98、3.4、5.2、2.7倍,cd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甚至相差15.7倍。重金属元素相关性特征可分为Cd—Pb—Zn和Cu—Cr两组。形态分布特征表现在Cu、Zn、Pb、Cr主要以稳定的残渣态存在,Cd主要以可利用性最强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存在。污染较严重的是攀钢机关、攀钢原料场。 相似文献
20.
在一起污染源应急事故中,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确定污染源类型,并快速做出准确定性定量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首先确定可能污染物类型为三嗪类化合物;之后,通过液相色谱-串连质谱全扫描,推断可能为三嗪类除草剂——甲磺隆。正、负ESI子离子全扫描后图谱与甲磺隆标准物质图谱相对照,完全吻合。最后,通过SRM模式下对380.0→139.0的母、子离子选择反应监测,测定了农田灌溉水源和土壤中甲磺隆的含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