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选地、选茬→种薯种植前进行日光照射→选割中部芽块→晚播→适当密植→正确选肥和施肥→耢苗→去杂→适时收获→贮存。本方法可培育出早熟、抗病性与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食用性好的黄麻子马铃薯。 (CN 1 2 381 2 1A)黄麻子马铃薯种薯的培育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方法是把脱毒试管苗在锥形瓶中培育壮苗至 8片叶左右 ,2 0 ppm萘乙酸液中浸泡 2h~ 4h后扦插在栽培床的定植孔内 ,并由定时器控制水泵每隔 3min~ 5min喷液一次 ,每次 30s~ 5 0s,液从喷头喷成雾状 ,落入定植槽内的母液从回液管自流回贮液箱。贮液箱内的营养液由A、B、C、D四种母液配制稀释而成 ,营养液温度在 18℃~ 2 1℃ ,每半个月更换一次 ,保持根系黑暗 ,用黑色棚膜调光。本方法可实现马铃薯的工厂化作业 ,生产无毒种薯。马铃薯无基质喷雾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3.
开发保健食品——魔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芋亦名鬼芋、南星 ,中药称“蛇六谷”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有暗红褐色肉质地下球状茎 ,原产于印度 ,在我国种植很早。魔芋块茎的粗蛋白质含量为 9 7%,比马铃薯高 1 6%;1 6种氨基酸总含量为 7 8%,比马铃薯高 59%;7种必需氨基酸总量为 2 5%,比马铃薯高 53 8%;能降  相似文献   

4.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古浪县良种场马铃薯生产基地土壤的铅(Pb)、铬(Cr)、汞(Hg)、砷(As)和镉(Ca)含量,并参照国家颁布的土壤质量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NY/T11391-2000和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5010-2002)对其重金属污染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良种场马铃薯生产基地土壤均在2级以上,适宜发展无公害马铃薯生产;但在此地上发展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则必须采取汞污染治理措施,降低土壤的汞含量,待达标后方可。  相似文献   

5.
以马铃薯薯渣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实验研究,探讨其产甲烷的潜力,并进行生产车用燃气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薯渣是一种良好的发酵原料,其中TS 17%,VS/TS为95%,每吨VS产沼气421 m3,每吨鲜料产气68 m3。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的生物学作用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作者近年的研究成果及国外研究动态,简要介绍了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的种类,结构,含量及在植株中的分布;重点论述了糖苷生物碱的毒性,毒理及对块茎食用、饲用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糖苷生物碱与马铃薯植株自身的抗病,抗虫性及其抗病虫育种的关系,以及糖苷生物碱在医药学中的应用价值,为马铃薯的综合开发利用指出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马铃薯果实、植株和土壤样品中噻呋酰胺的分析方法,并测定了噻呋酰胺在马铃薯田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样品采用丙酮提取,二氯甲烷萃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当样品中添加的质量分数为0.001~0.05 mg·kg^-1时,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5.76%~93.5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4%~7.33%,噻呋酰胺的最低检出质量浓度(LOQ)为0.001 mg·kg^-1。2009—2010年在天津和南京两地的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噻呋酰胺在马铃薯植株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半衰期分别为6.08~6.30 d和4.92~7.07 d,施药后21 d的消解率均在91%以上;240 g·L^-1噻呋酰胺悬浮剂按推荐剂量480 g·hm^-2和1.5倍推荐剂量720 g·hm^-2兑水喷雾1次,在马铃薯收获期时噻呋酰胺在马铃薯果实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质量浓度0.076 2~0.649 6 mg·kg^-1和0.020 7~0.305 0 mg·kg^-1。根据大田试验结果,建议噻呋酰胺在马铃薯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为1.0 mg·kg^-1。  相似文献   

8.
选择无污染地区作无公害马铃薯栽培的基地,选用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健康脱毒种薯作种,精细整地、重施有机肥,氮磷钾化肥配方施用。合理密植、精量播种,适时追肥、中耕除草、培土和科学灌溉,开展生物、物理和化学综合防治病虫害,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严格控制安全用药间隔期等措施,生产出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商品马铃薯。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考察东方社会时,将其界定为“亚细亚生产方式”。在这一生产方式中,一个个小农都犹如一个个“马铃薯”,而专制的国家政权覆盖其上,就好像一口大麻袋将马铃薯装入其中,构成一个庞大的国家。尽管马克思没有实地到过东方社会,他的分析更多地  相似文献   

10.
对利用炉渣作为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的絮凝剂和吸附滤料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以期实现炉渣的以废治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