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志刚 《环境教育》2004,(12):49-54
南极概况 南极洲又称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陆。南极大陆为通常所说的南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南部水域)所包围,它距中国北京的距离约有12000公里。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各洲的第五位。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气为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在大陆。  相似文献   

2.
南极洲的面积为一千四百万平方公里,现已探明在南极的大陆和大陆架,不仅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而且还有煤、铁、铀等二百余种重要矿产资源。近几十年来,尽管许多国家在南极建了科学考察站,但南极大陆仍是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人类对开发和利用南极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和希望。  相似文献   

3.
<正>南极位于地球最南端,是地球上最偏远、最寒冷的大陆,也是最后一个被发现、无常驻居民、没有主权国家的大陆。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98%的地域被冰盖覆盖,总储冰量约2700万立方千米,约占全球淡水总量的75%、冰总量的90%-95%,如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50至60米。现有的勘探资料显示,南极有煤、铁、金、银、铜、铂、铬、锡、铅和石油、天然气等220多种海洋矿  相似文献   

4.
据英国南极局(BAS)的考察结果表明,受地球温暖化的影响,狗尾草及石竹一类的高等植物在南极大陆生长繁茂。这是英国科学家首次向人们展示了反映南极植物分布变化的具体资料。目前,在南极生长开花的高等种子植物有两种,一种是属于石竹科的南极绿石竹,另一种属于禾本科的南  相似文献   

5.
前沿动态     
《绿色视野》2008,(2):4-5
国际动态调查证实南极冰层加速消融多国科学家日前发表的一份对南极大陆沿海冰河的调查报告证实,全球变暖导致南极冰层的年消融速度近10年来激增了75%。美国航天局的科研人员开展了这项研究,经计算后得出结论,2006年,流量加  相似文献   

6.
南极内陆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有的生态环境在研究全球变化尤其是气候变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科考站在南极内陆地区建立,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的不利影响的程度和性质正在发生范围的扩散和层次的转移.本研究以中国昆仑站为例,依据不同类型活动的发生概率、范围、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的不同,对在南极内陆地区建立科考站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科考站的建设和运行对南极内陆环境及其附属的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效应,提出相关减缓措施以期尽可能减缓不良的环境影响,这不仅为日后南极科考活动提供规范化指导,还为南极内陆地区环境污染的控制及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利用第30次(2013~2014年)南极科学考察所获得的南大洋表层海水叶绿素a、温度以及盐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某些特殊海域如大陆架、岛屿附近海域,或当某一海域存在一些特殊的变化,如海冰融化,海洋锋,底部上升流时,会为浮游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进而能够引发浮游植物叶绿素爆发。而在南大洋的5大海域中,罗斯海的叶绿素水平最高,其平均浓度能够达到1.735 mg/m~3。通过一些数据分析我们也发现在南半球夏季,对于浮游植物生长来说,温度水平和光照水平都是很充足的,而限制因素主要是营养物质的缺乏。而高纬度海区浮游植物生长速率对全球气候变暖非常敏感,因此对于浮游植物叶绿素爆发的原因探究也对全球碳循环以及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8.
赵溪 《环境教育》2015,(3):85-86
2012年7月21日斯瓦尔巴德群岛首府朗伊尔宾北极地区的科考与南极不同,南极中心位置是南极大陆,而北极的中心则是北冰洋海冰区。所以,虽然科考都要用到科考船,但是我们在真正深入到北极圈内部之后是无法登上海冰进行考察的。对于大部分的考察项目,都集中在北极圈内的斯瓦尔巴德群岛。今天下午才是正式登船的时间,上午就在斯瓦尔巴德群岛首府朗伊尔宾进行考察。在住处享用了一顿高热量的早餐后,科考正式开始。学生们  相似文献   

9.
阿盖 《环境教育》2005,(10):10-13
李乐诗: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副主席,香港科技协进会副会长,“中国极地博物馆基金”创办人.从1970年起开始周游世界,1978年开始遍游中国各地,1985年成为第一个踏上南极大地的中国女性,1986年首次进入北极区,1992年随中国科学探险队登上珠峰北坡并赴尼泊尔南坡拍摄,1993年第一个将五星红旗插在北极点上,填补了中国在北极点探险的空白.至今,她已八赴北极,五登南极,三攀珠穆朗玛峰,成为第一位踏足地球“三极”的中国女性.……  相似文献   

10.
被科考界称为南北极科学考察“奥林匹克”盛会的第四次国际极年活动于2007年3月1日正式启动。通过极年活动,可以积累大量资料和科学发展成果,从而增加环境保护能力和改进预报系统。作为本次科考计划的一部分,我国将争取在南极内陆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本文作者位梦华是国家地震局研究员,曾经率队赴北极科考。多年来,他一直为中国的北极科考事业奔走呼吁。  相似文献   

11.
南极漂流记     
<正>世上最美好的事情,都不是策划出来的。我能去南极,就完全出乎我的想象。在未去南极之前,南极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它遥远、神秘,孤寂地悬挂在地球的南端,以严寒和冰雪为衣,将自己牢牢地包裹在大洋之内。非有巨大的财力和实力,不能抵达。因而,当我在西安,第一次见到南极  相似文献   

12.
穷并快乐的伊甸园 马达加斯加位于印度洋西南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是世界第四大岛,面积59万平方公里,人口1900万。2011年7月,记者一行应邀到这里采访,刚登上这座岛屿,就被当地的瑰丽景色所震撼。只见洁白无瑕的海滩安祥地延展;—艘接一艘离港出海的帆船划破清晨宁静的天空,  相似文献   

13.
昭沐 《环境教育》2006,(5):67-70
2005年8月,曾在法国感动了175万观众的法国纪录片《帝企鹅日记》经引进后在北京上映。本片讲述的是在南极大陆上生活的帝企鹅生存和繁衍的故事。帝企鹅为了物种的繁衍,只能离开安逸的北部踏上长达几百公里的危险旅程,前往寒冷的南部,在那里产卵、孵卵,直到春回大地。在几千年来  相似文献   

14.
作者根据参加中国第5次南极考察的经历,从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和资源对航空、航海、科考的影响,讨论了乔治王岛地区在科学研究上的战略意义。根据对地质基础、矿产、火山活动以及冰川浸蚀历史和地貌现象的讨论,指出该区是研究古气候、古环境、大陆漂移和冰川冰缘地貌的极好场所;并指出该区种类全、数量多且具有南极特征的动植物和奇特的食物链关系是其成为重要生物资源区和受条约保护的特别科学兴趣场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瞭望窗     
《环境教育》2005,(10):46-47
德国对饮料瓶征税为提高饮料瓶的再利用率,德国对一次性饮料瓶征税,每个瓶子的征税额度从0.15至0.30德国马克不等。德国环境部认为,对啤酒和矿泉水等饮料的包装瓶进行征税,是很有必要的。自带尿瓶上南极从智利登机前往南极时,航空人员会特别交代“南极大小便纪律”。小便要在指  相似文献   

16.
南极臭氧层空洞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人们熟知的工业产生的化学物质氟利昂的作用之外,还与南极的地磁活动和极地大气的涡旋现象密切有关。这是阿根廷学者们最近提出的看法。阿根迁南极研究所与国家气象局和一些外国研究机构合作,多年来对南极臭氧层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观察研究,特别是在臭氧层空洞较为明显的9月和10月。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在南极记录的地磁活动与南极大气层臭氧浓度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南极地区磁场的「磁暴」,常年均有发生。从1965年到1985年记录的资料看,南极地磁活动的演变与同一时期南极臭氧浓度年平均量的…  相似文献   

17.
《环境教育》2004,(4):36-37
探访”过南极和北极的动物们,告别机灵活泼的北极狐、憨厚朴实的北极熊、“冷酷杀手”南极虎鲸和团结友爱的皇企鹅们,我们现在前往加拿大。加拿大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有很多山脉、森林、大河和清澈的湖泊。这些地方是动物们的家园。加拿大的冬天很冷,尤其在遥远的北方。有些动物可以在那里过冬,有些则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躲过寒冷的冬天。  相似文献   

18.
正有一个段子在香港人中流传:有三个人坐在车上,一个人突然啐了一口痰在地上。另一位颇为蔑视地说:"你是大陆仔呀,这么没素质!"而另一位说道:"大陆人才不是这么吐痰呢!"他说着拉开车窗,"呸"的一口啐了出去。第一位吐痰者被说急了,一口痰又啐在地上,又用脚一蹭,说:"胡说,大陆人是这么吐痰的!"其实国人随地吐痰的恶习为外人诟病久  相似文献   

19.
晓徽 《环境教育》2004,(4):52-55
南太平洋上的珊瑚海 在全世界的大海中,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的有八个,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只有三个,400平方公里以上的只有珊瑚海一个。珊瑚海的总面积达到479.1万平方公里。 珊瑚海是南太平洋的属海。它西连澳大利亚大陆,南连塔斯曼海,东北面被新赫布里底群岛、所罗门群岛、新几内亚(伊里安岛)所包围。珊瑚海的地形大致由西向东倾斜,大部分地方水深3000至4000米,最深处有9174米,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三届两岸四地可持续发展教育论坛于2010年8月1~2日在北京召开。这是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的两岸四地可持续发展教育论坛,该论坛是为促进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两岸四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信息交流,分享各方的先进经验与成果而由各方发起的长期环境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