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用地质量等级划分是国土资源大调查的主要内容。以广东省五华县耕地定级为例,阐述了农用地定级的主要内容,重点对用修正法定级中因素的选择量化及权重的确定、修正因素分值计算以及耕地级别划分与校验等做了详细探讨,力争为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寻求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GIS为平台,采用修正法和因素法相结合,对乐山市中区农用地定级进行了研究。通过确定因素权重、选择定级模型,计算出修正法和因素法两种定级结果。经过实地验证和模型模拟分析表明:修正法比因素法更适合县级农用地定级,同时修正法能与农用地分等成果相衔接,比因素法适用效果更好。采用GIS技术,实现了系统、快速、科学的农用地定级,对其它地区开展农用地定级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作为长江流域上游唯一的直辖市,在促进城乡统筹改革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分析了重庆市2005年~2012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并利用生态足迹和生态足迹强度指数等指标对其进行可持续性评估。结果表明:重庆市人均生态足迹由2005年的1.4527 hm2/cap增至2012年的1.9105 hm2/cap,人均生态赤字由0.9887hm2/cap上升至2012年的1.4224hm2/cap;人均生物资源足迹与人均能源生态足迹所占百分比平均为62.78%,37.22%;万元GDP生态足迹由2005年的1.33 hm2/万元降至2012年的0.56hm2/万元;生态足迹强度指数由2005年的3.13上升为2012年的3.91。结合重庆市加快5大功能区建设基础上提出人口控制、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划定重庆市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区生态红线、调整农业结构布局等方面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生态景观理论为基础,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为支撑,对岷江流域三江交汇区三期遥感数据,1990年TM、2002年TM、2014年ETM+数据进行图像分类、景观指数提取、空间分析,同时采用面积转移矩阵统计各景观面积的转移情况,分析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4年三江交汇区景观类型面积排序为:农田林地草地水域居民地裸地。优势景观为耕地,所占比例由72.83%下降到63.32%,面积减少了3480hm2。草地所占比例呈现波动变化,总体增加了2.81%。林地比例由15.98%上升到18.79%,增加了700hm2。居民地所占比例升高了4.1%;(2)1990年研究区内草地景观易受到外部干扰,其分布形状复杂。林地景观整体聚合度较高同时具有较低的异质性,分布通透性好、规模连续。农田分布较为分散且斑块较小。2002年农田斑块分布复杂化,同时具有聚集度高的特点。2014年研究区内农田优势地位下降。此时农田分布比较破碎并且呈现集中的态势。草地分布规模性较好、分布较为完整,但是内部存在一定的破碎性;(3)三江交汇区景观类型相互转化的主要原因:一是,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海拔超过500m的丘陵山地区域,建立生态保护区。二是,成绵乐铁路和高速路网的完善,使得三江交汇区的土地类型向建设用地转化加快,主要集中在乐山市中区和周围城镇。  相似文献   

5.
中国北方15个省、区、市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5%,灌溉面积占全国灌溉总面积的48%,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20%。区域水资源短缺和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提高农业用水有效性。本文从水文学角度,研究了华北、西北和东北3个地区水土资源特征;分析了作物熟制和适水种植的节水效益、农田供水量与产量的函数关系、农田棵间蒸发量和控制措施,以及提高高产农田用水有效性等水文试验研究结果;介绍了河北省南皮节水农业试验区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6.
农田面源污染是洱海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利用在洱海北部地区收集的实地调研数据,从化肥施用与流失和秸秆利用情况,分析了该地区的农田面源污染现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农田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大蒜田与玉米田的氮磷流失,以及大蒜秸秆与玉米秸秆的焚烧或丢弃。从补偿对象与主体、补偿标准、补偿环节与方式、配套政策四个方面,探讨了农田面源污染控制的补偿政策,并结合在洱海北部地区的实地调研资料,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和秸秆还田两种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采纳的补偿政策案例;提出政府应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导、教育培训、"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太湖缓冲带范围确定的基础上,为从宏观尺度上了解近些年来太湖缓冲带内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化情况,购置了20世纪80年代、1995年、2000年和2007年4个时期的遥感影像,并进行了解译分析。通过对4个时期的遥感解译分析,将缓冲带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为农田、林地、草地等9种类型,最终解译结果得出太湖缓冲带内农田是最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现面积占32.01%;其次为林地、城镇农村及工交建设用地、水库坑塘等,面积分别占27.56%、18.7%和14.28%;此外还有小部分的滩地、草地、湖泊、河渠及其他用地等。这说明农田面源污染是缓冲带内主要污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8.
日前,农业部组织完成了首次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专项调查,并发布《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调查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69%。其中,作为饲料利用2.11亿t,占30.69%;作为燃料利用(含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1.29亿t,占18.72%;作为肥料利用1.02亿t,占可收集资源量的14.78%;作为食用菌基料1 500万t,占2.14%;作为造纸等工业原料1 600万t,占2.37%。  相似文献   

9.
在简要阐述工业废水灌溉引起农田土壤污染状况,依据国家相关标准作了调查和对比评价的同时,着重讨论了土壤铬(Cr)的地球化学特征和东部地区铬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和本地深层土壤基准值;并依此为对比标准,综合农田土壤耕作层、心土层、底土层和土壤母质层等土体剖面各层次中的分布特点,作对比评价;对土壤污染源进行了平面和垂向分析追踪;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农田土壤铬污染的防治对策和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耕地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广东某村庄为实例,介绍了农村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方法。对该村庄菜地、基本农田、曾经污灌农田和怀疑受污染的农田土壤进行了12个样品砷、镉、钴、铬、铜、汞、镍、铅、硒、锌等元素全量和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含量监测,并分别采取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该村土壤污染状况。该村土壤中铜、镉、砷、硒、锌和铅超过GB 15618—1995二级标准和环保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评价标准,主要以铜、镉和砷污染为主,其超标率分别为75.0%、58.3%和58.3%;重污染土壤样品数占总监测样品数的41.7%,受中度污染的土壤样品数占25.0%,受轻度污染土壤样品数占8.3%,处于警戒水平的土壤样品占25.0%。不同类型土壤污染程度各异,其中曾经污灌的土壤和怀疑受污染的土壤铜、镉、砷、锌、硒、铅含量较高,基本农田土壤次之,菜地最低。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生态安全测算及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12年黑龙江省不同土地类型及各市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安全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1不同土地类型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存在很大差别,其中牧草地消费最高(8.87hm2/人),其次是能源用地(6.20hm2/人)和水域(2.59hm2/人),其他类型土地消费相对较小;而对生态承载力,林地和耕地的生态承载力所占比重最高,分别占50%和48%,其他土地类型的生态承载力可忽略不计。2城市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对地区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影响较大,工业城市哈尔滨、大庆和齐齐哈尔的生态足迹较高,而国有林区覆盖的区域大兴安岭、黑河和伊春的生态承载力较高。  相似文献   

12.
正农田土壤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田土壤环境质量不断下降。2014年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显示,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在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高,达19.4%,其中重金属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数的85.8%。农田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已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威胁农业生态安全,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引起各级政府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农业农村部出台措施强化土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分析农用地质量与粮食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主要应用样点的标准粮产量与土地利用等别指数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回归分析所得的线性关系推算出3省的粮食总产量。研究结论:通过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产能核算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在已经进行农用地分等的省份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城镇居民对农田生态环境及农产品的需求及补偿意愿,对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及提高农产品的供给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武汉市居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搜集一手资料,运用SAS软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城镇居民对环境友好型农田生态环境的需求强烈,高达73.08%的受访居民对农田生态环境有正的补偿意愿;且居民对环境友好农田生态环境的补偿意愿与化肥农药施用的限制标准呈正相关关系,补偿额度在3000-8000元·hm^-2之间。(2)城镇居民对化肥农药施用在不同限制标准的环境友好型农产品有显著的需求缩好,且愿意支付一定的溢价去购买;当化肥农药施用量在不同限制标准下,受访居民支付的溢价率均为70%以上,溢价均值在0.76-1.82元·kg^-1之间,价格溢出波动幅度为19.20%~46.20%。(3)城镇居民对环境友好农田生态环境的补偿意愿及农产品消费需求意愿主要受到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职业等因素的硅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承载力和旅游生态占用指数方法,以青海省海北州藏族自治州为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海北州旅游生态足迹中,旅游餐饮、购物和交通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49.40%、23.81%、22.04%;海北州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0.5360hm2/人,人均生态足迹为0.00841hm2/人,旅游生态占用指数为0.0157。表明海北州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旅游生态系统是安全的,旅游业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并提出了促进海北州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一、城市空气质量总体稳定,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较上年有所好转。2012年,全区监测的19个城市中,阿勒泰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克拉玛依、伊宁、塔城、博乐、等10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乌鲁木齐、哈密和库尔勒3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其余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全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日数占全年的80.6%,轻微度污染日数占15.4%,中重度污染日数占4.0%,与上年相比无显著变化。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总体水质保持良好。监测的19个城市3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中,水质达标的水源地有34个,占87.2%;  相似文献   

17.
典型种植制度下农田地膜残留系数及地膜残留状况调查,是制定清洁生产技术规范、保障农田环境安全的基础。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测算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天津市共计安排各类地膜残留现状监测点6个。结果表明:全市各监测点当季地膜残留系数在4.44%~14.80%之间,平均值为10.30%;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平均值为33.69±12.18 kg.hm-2,低于60 kg.hm-2的全国平均水平。在几个典型种植制中,露地蔬菜种植类型残留量最高,达到了52.92±1.36 kg.hm-2;其次是西瓜种植类型,为39.96±2.27 kg.hm-2;春玉米种植类型也较高,为37.63±0.54 kg.hm-2;保护地蔬菜类型较低,为25.55±8.04 kg.hm-2;棉花种植类型的2个监测点也较低,但2个点之间略有差异分别为26.55±0.99 kg.hm-2和19.57±1.96 kg.hm-2;地膜铺设年限、当季地膜铺设量均对地膜残留量产生影响,年限越长、铺设量越大,地膜残留量也越大。而地膜厚度、地膜的规格、揭膜时间和方式等由于监测太少而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与掌握崇州市典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与来源,通过土壤采样与数据统计分析评价了研究区重金属污染风险,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PCA/APCS)受体模型对污染源进行了解析,并采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阐明了研究区土壤具有污染风险的Cd和As污染来源贡献量的空间分布,推测了污染源和量化了污染源贡献率。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As、Cd部分点位超过风险筛选值,研究区土壤As、Cd、Cr、Cu、Hg、Ni、Pb、Zn均未超过风险管制值,说明研究区土壤As、Cd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生长或土壤生态环境存在风险;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数据之间相关性较强,聚类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8种元素可归类2类,即Cd-Zn-Cu-Hg-Pb、Cr-Ni-As;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了特征值分别为5.185和1.214的两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4.808%和15.178%,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79.986%;主成分1对Cd、Cr、Cu、Hg、Pb、Zn有较大载荷,主成分2对As、Cr、Cu、Ni、Pb有较大载荷;推测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源主要有两个,源1为交通源,源1对研究区土壤As、Cd、Cr、Cu、Hg、Ni、Pb、Zn的贡献率分别为9.68%、109.85%、16.86%、42.77%、68.39%、20.59%、44.71%、69.17%,源2为农业源,源2贡献率分别为147.16%、10.61%、39.46%、55.55%、93.68%、57.83%、60.55%、35.70%;在空间上源1高值区主要位于杞泉镇和隆兴镇中心城区附近,源2高值区主要位于农田区域。研究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存在As、Cd污染风险,应加强风险管理,避免污染扩大,必要时开展详细调查与修复治理工作;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受车辆往来、尾气排放和大气沉降等交通活动,以及农药、施肥等农业活动综合影响,推测污染来源主要为交通源和农业源。  相似文献   

19.
塌陷地开发利用现状:馀州煤田位于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的江苏铜山县境内,含煤面积360km~2。由于长期大量开采煤炭,造成了该区大面积农田和村庄的塌陷,带来了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严重问题。到1990年5月底,塌陷面积达9866.7ha,并仍以400~600ha/a 的速度在增加;因此,塌陷地的开发和利用刻不容缓。近几年,各地因地制宜地对部分塌陷地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据1988年统计,总改造面积已达2607.3ha,占总塌陷地的28.6%。其中已用作农田的面积1431ha,占塌陷总面积的15.7%,为已改造利用总面积的54.9%;用作浅水藕的面积146.1ha,占已改造利用总面积的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全国31个省(区、市)抽样调查和全面统计,201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0 987.2万hm2,比2009年扩大88.6万hm2,增长0.8%;总产量为54 641万t,比2009年增加1559万t,增产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