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区域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区域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决不意味着取消或削弱区域规划,而是要更好地发挥区域规划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区域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超前研究,其价值在于具有比较准确的发展预见性,能够提出正确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是指导资源优化配置,但它并不具有直接的资源流动机制,只能作为资源流动的信息机制。区域规划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必要条件是政府立法,公益性设施列入国家或地方的计划,在实施中争取社会舆论和社会投资的支持,对经济落后区域的开发采取国家扶持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我国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型产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选取资源型产业中12个行业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中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对资源型产业绿色技术创新而言,政策因素、市场因素和金融因素都存在正向作用,公众认知因素存在负向作用;政策因素的资金支持和环境管制、市场因素的市场需求和销售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因素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对我国资源型产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完善我国环境保护优惠政策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中政府承担的一种重要职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对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作用将愈来愈强。然而,由于环境保护活动存在明显的外部经济性,属于一种社会公益性产业范畴,它产生的经济效益不会在其自身的价值流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和有效补偿·导致经营单位产品价格与其边际社会成本偏离甚远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一种极不利的发展地位。如果没有政府的积极参与、干预以及优惠政策的倾斜扶持.仅靠自由放任的环境经济政策和不发达的市场矾制·环境保护和…  相似文献   

4.
在资源依赖背景下,发挥好资源产业集聚的正向作用,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基于2005—2017年山西省1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校正整合的夜间灯光数据度量城市经济增长,并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GMM)检验了资源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源产业集聚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影响显著,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在资源产业集聚初期将推动城市经济增长,但过度集聚反而会抑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以辽宁省1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了包括“区位—资源—经济—社会—生态”5个约束层的综合发展潜力;采用系统聚类法对约束层潜力进行聚类,将城市划分为创新型、接续型和生态型3种类型,并提出分类发展指引。结果发现:(1)鞍山市综合发展潜力最高(67.97),北票市最低(40.12)。(2)区位、矿产资源禀赋、人口和经济变化是发展潜力的主要影响因素。(3)创新型城市仍需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持续培育创新型高素质创新人才。(4)接续型城市未来要采用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接续替代产业,重视矿区生态环境修复。(5)生态型城市未来要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和土地复垦。  相似文献   

6.
科学研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对促进我国度假旅游产业布局、推动度假旅游高质量发展以及形成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不均衡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叠加分析法和缓冲区分析法进一步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整体分布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凝聚型空间分布格局;从省域尺度来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空间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浙江、江苏、山东、四川、云南和江西等省份。(2)密度特征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密度分布差异较大,呈现出1个高密度核心区、1个次密度核心区以及1条倒“Y”字形核心带。(3)影响因素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空间分布受经济产业、社会政治、自然地理和旅游资源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经济产业因素和旅游资源因素的影响作用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有118座资源型城市,资源型产业曾为地区能源供给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但多年的开采和使用使资源濒临枯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加上资源型产业高投入、高消耗、占地广的特点,使现阶段的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遇到瓶颈,亟需进行产业转型。以中国的资源型城市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现阶段资源型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发展模式,探索适合中国的转型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资源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以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资源型城市所处的阶段和经济发展态势,分析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产业转型所面临的问题和瓶颈,提出了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相应产业转型模式,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现状,运用2001—2015年中国沿海11省市区的面板数据,结合DEAMalmquist指数测度高新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借助Tobit模型,引入"社会福利"指标,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受政府政策与国际经济形势影响,我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整体处于较高水平。(2)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社会福利程度对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正向作用;研发人员不足,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负向影响;吸引外资、扩大产业规模和增加从业人员数量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不显著。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政府在保证高市场化程度、优质产业结构和健全的社会福利环境的基础上,企业应提高研发人员的数量和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亟需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和保护,测度以往政策工具对环境治理的效果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理措施。本文利用2004—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分析各省环境治理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异质性环境规制及产业发展对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省环境治理效率存在显著差异,环境治理效率呈现波动。(2)异质性环境规制呈现不同的治理效率。命令型环境规制与环境治理效率正相关,推行环保法规有利于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型环境规制与环境治理效率负相关但不显著;自主型环境规制与环境治理效率正相关,公众积极参与有利于环境污染治理。(3)环境规制模式通过政府能力影响环境治理效率。通过中介效应,政府环保投入能力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作用,命令型环境规制和自主型环境规制通过政府环保投入能力提高了环境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十多年,始终遵循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环境建设“三同步”的方针,严格贯彻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着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经济超常规、跳跃式、突破性进展的态势下,环境污染已基本控制,总体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创出了一个“经济高增长,环境低污染”的新区开发建设模式,集中体现在:一、着力参与高层决策,在影响宏观调控上寻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分立,使政府不再直接干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进行宏观调控。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决定了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工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节能减排政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增长方式、消费结构出发,在阐述部分高耗能产业产能过剩与资源环境之间所存在矛盾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十一五”前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结构调整的宏观调控中对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并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对“十一五”后期的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要求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资源型城市系统能否形成新的、有序的耗散结构主要依赖于系统中的随机涨落,而这种随机涨落的产生是由各种触发和激化因子决定的.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内源激化因子和外源触发因子,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协同动力机制,找出了资源型城市系统演化的序参量是科技进步水平、政府宏观调控和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投资.  相似文献   

14.
生物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新的主导产业,加速生物产业发展对城市经济尤其是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回顾攀枝花生物产业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立足攀枝花市生物资源与产业现状,对生物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把相应产业和资源作为生产力转化的基础和平台的旅游创意,成为政府和旅游企业的共同选择。旅游创意是以文化为平台,经过苦思冥想产生有关旅游产品开发、经营与管理的创造性构思过程,用作表述这一创造性思维结果的新颖构思和独特意念。从旅游创意概念和旅游创意发展的动力因素探讨旅游创意在旅游经济增长中的价值实现机制,分析旅游创意对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河南省2004—2014年7个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采矿业依然是河南省资源型城市的增长性产业,资源型城市还没有完全摆脱对资源的依赖,但依赖程度有所下降;采矿业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贡献度降低;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的产业呈现多元化趋势。(2)洛阳、平顶山、三门峡3个城市产业转型摆脱路径依赖难度较大,而鹤壁、焦作、濮阳、南阳4个城市摆脱路径依赖难度相对较小。(3)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采矿业已经不具备优势,取而代之的是制造业和建筑业,表明在研究的两个时段内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些城市将进一步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17.
以资源型国有企业为基础,政府推动为主导是我国大批资源型城市诞生的方式,也是引发后来资源型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原因。在新形势下,选择有利于地区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矿业开发模式,是我国资源开采工作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归纳出可移动城镇模式、长距离通勤模式和兴建新城3种矿业开发模式,比较了它们对周边经济发展、劳动用工、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不同影响和各自的适用情形,希望能为今后的矿业开发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政府经济作用为基点,从环境保护产业的特征出发,对政府在发展环境保护产业中的责任和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时代,具有“邻避”效应的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刚需”和重要支撑,环境“邻避”问题必将是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内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常态。本文选取南方某省作为典型对象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环境“邻避”问题总体风险形势平稳可控,防控重点领域仍以传统领域为主,公众诉求反应和抗争表达方式由激烈转变为相对理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矛盾风险问题增多,风险传播快传导性强。本文系统总结出明确组织领导统筹机制、强化联动发挥协作效能、建设项目高标准实施、惠民措施灵活有效、社会力量聚合治理等地方实践经验。建议重点着力防范化解好传统领域风险,常态化推动机制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作用,以环境社会治理共享发展成果,提升环境“邻避”问题系统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20.
前任政府总理李鹏同志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始的时候.谈到:今年的“投资重点要用于加强农林水利建设,能源、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新任政府总理朱馆基同志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阐述新政时又强调“要加强铁路、公路、农田水利、市政、环保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两任总理,一前一后.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共同的一点都强调了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支柱之一.提到显著的位置,这在我国经济建设史上是首开先河.表明了政府对改善环境质量的决心,也显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