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为解决水环境污染日趋加重的问题,我国相继实施了污染物总量控制及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等措施。由于济南市现行的水污染源监测办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环保形势的发展,我们以“济南市水污染源优化监测方案研究”课题为依托,对全市18个重点排污行业的200余家主要水污染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并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监测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分类监测为核心的水污染源监测办法和具体措施,从而为我国的水污染源科学监测和总量监测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济南市水污染源监测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不能满足新时期环保…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近几年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模式的发展情况,讨论分析了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领域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岷江流域地表水水质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支流,其水质安全对维持成都平原正常的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岷江流域14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4个监测断面中,处于清洁和未污染程度的断面占50%,主要位于岷江流域的上游和下游,其水质状况较好;处于重污染的断面占29%,主要位于岷江流域的中游,水质状况较差。因此,需要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尤其是对岷江中游的治理,以确保岷江流域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4.
林伦志 《四川环境》1991,10(4):52-57
本文从污染源调查、监测方案、布点和采样、样品保存和前处理、监测分析、数据处理和监测报告等方面,讨论污染源水质监测的质量保证。强调质量保证体系应当贯穿于污染源水质监测的全过程。污染源水质监测过程始终都应有质量保证措施,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5.
沱江流域综合整治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施为光 《四川环境》1996,15(3):67-71
本文首先在描述了沱江流域的水质问题,沱江干流的几个主要水质指标与10年前相比呈继续恶化的趋势,于流的水污染仍未得到控制,工业点源污染和流域非点源是造成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沱江流域水环境潜在问题陆生生态恶化和水资源贫乏两大难题,文章提出了工业污染源控制,修建城市污水厂,增加枯水流量和提高森林覆盖率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伊犁河水质的综合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伊犁河多年水质监测资料统计分析 ,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比较了各断面、各水期的水质综合指数及年际变化 ,掌握了伊犁河水质分布规律、年际变化与污染物排序 ,以及伊犁河水质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监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2011~2012年间四川省岷、沱江流域实施生态补偿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以及水质变化情况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了为保护长江水质资源、恢复长江的生态功能而完善流域跨界断面水质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史海珠  王勇 《青海环境》2010,20(2):58-60
根据目前青海省生态监测现状,深入分析了生态监测存在的问题,首次提出了由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重点区域生态监测站点为主构建青海省生态监测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梁子湖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及水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本。”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水环境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水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因此合理的规划开发利用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梁子湖流域存在的水环境水质恶化的问题,依据其水环境功能区划,通过对水质现状的监测,利用透明度、DO、BOD、COD、NH3-N、TP六个指标作为梁子湖水质研究的主要水质指标,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依据其检测结果进行流域控制单元的划分,同时加强水质管理,从而达到优化梁子湖流域水环境区划功能的目的,并对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林伦志 《四川环境》1993,12(1):35-38
本文选用两种水质采样器,在升钟水库对比采样监测,对大型水库水质监测采样和溶解氧的测定进行讨论。证明一大型水库水质监测采样适宜采样器类型,以及溶解氧水样现场测定的好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我国水质在线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历程,介绍了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前沿,分析了我国水质在线监测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及存在的问题等,指出了我国水质在线监测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委托第三方运行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苏州高新区、虎丘区环境监测站结合自身现况,将上山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行维护以招标方式委托第三方运行。监测站负责日常监督管理、数据审核统计发布,这样既节约运行费用,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上海浦东新区新型太阳能小型无人值守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特点与组成,同时对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和实验室分析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两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和对比性。说明了新型太阳能小型无人值守水质自动监测站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投入少、维护量小、监测参数多等优点,适用于不同水体的长期连续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4.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韦秀丽 《四川环境》2005,24(6):75-76,86
本文针对水质自动站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要求,并依据国家老口水质自动站的工作提出一些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5.
河网水质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水质模型的研究、应用及相关科学的发展,本文针对现有的水质模型做了分析评价,简要介绍了河网水质模型的未来研究趋势,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是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文章剖析了影响质量监督工作质量的5个因素,提出应从质量监督员的选择、配置和培训、做好文件化规定、提高质量监督工作的计划性、规范质量监督记录、注重质量监督工作效果评价几个方面,强化监督工作的实施,提升质量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山市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安江是我国江南跨省级行政区的一条重要河流,其水质和水量对下游浙江省的生态安全和资源支持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安徽省黄山市境内新安江流域内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采用尼梅罗水质指数和超标加权法对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整体较好,达到Ⅱ、Ⅲ类标准,大部分河段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功能要求;下游河段水质略差,但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安江流域水环境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我国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背景及现实意义,研究探讨了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及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9.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岷江上游流域震后水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强度最大、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地震,使本就脆弱的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和水环境受到极大影响,岷江是成都市和都江堰市的主要水源,本次地震又发生在这两大城市的上游,震区中岷江水质直接关系到这两个城市的用水安全。本文根据跟岷江映秀段的水质监测结果,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研究震后岷江水质特征,为岷江的水环境保护及成都与都江堰的饮用水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湖泊水环境预测及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湖泊水环境污染问题是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本文根据湖泊水的特点及水污染的现状,主要论述了湖泊水体的污染评价方法,及水环境预测方法在湖泊水体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并综合分析了富营养化的湖泊水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