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红芳 《青海环境》2014,(4):186-189
目的:研究宝鸡市城区雾霾期和非雾霾期PM10、PM2.5的质量浓度变化以及比例关系,为宝鸡的雾霾治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宝鸡市监测站院子设点对PM10、PM2.5分别进行雾霾期和非雾霾期2h段对比监测,结合气象条件进行相关分析,总结规律。结果:PM2.5、PM10质量浓度雾霾期高于非雾霾期。结论:总结了不同时段PM10、PM2.5质量浓度和二者比例关系,为以后的研究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车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对长沙市城区典型交通路口的近地面空气质量进行了实时监测。结果表明,在监测时段(14∶00~20∶00)内,该监测点环境空气中PM10的小时质量浓度范围在0.097~0.222mg/m3之间,平均值0.163mg/m3;PM2.5的小时质量浓度范围在0.050~0.158mg/m3之间,平均值0.103mg/m3。PM2.5/PM10比值在48.1%~76.6%之间,平均值62.4%。PM10与PM2.5质量浓度在星期一相对较低,星期二有所升高,星期三至周末总体上保持基本稳定。在监测时段PM10与PM2.5小时质量浓度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规律,即14∶00~15∶00,PM10与PM2.5质量浓度相对较高,16∶00左右降至最低,从17∶00开始逐渐升高,20∶00达到峰值。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变化与车流量和车速密切相关,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素对PM10和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影响也较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集沈阳市环境空气不同时期PM_(2.5)样品,测定其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含量,研究采暖期、非采暖期环境空气PM_(2.5)中OC,EC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沈阳市采暖期PM_(2.5)中OC,EC的含量高于非采暖期,而且采暖期OC,EC在PM_(2.5)中所占比重较高;采暖期PM_(2.5)中EC和OC的相关系数R是0.75,非采暖期为0.58;采暖期与非采暖期PM_(2.5)中SOC浓度分别为5.87μg/m3与3.92μg/m3,占OC含量的32.95%与50.05%。沈阳市采暖期OC和EC存在一致或者相似来源,采暖期OC和EC主要来源于柴油和汽油车尾气排放及燃煤排放,而非采暖期主要来自柴油和汽油车尾气排放,非采暖期大气光化学活性较高,二次污染源的贡献增强。  相似文献   

4.
燃煤电厂在我国电力工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烟尘排放污染问题也尤其突出。大量燃煤烟尘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其中的细颗粒物PM2.5,能长期悬浮于大气中,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长期持续的危害,因此燃煤电厂PM2.5减排技术对于环境保护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大力发展PM2.5减排技术与装备是电力行业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除尘设备滤料的发展及合理使用的重要性,指出重点行业采用PM2.5污染防治技术,要进行科学对比,择优选用高性能的滤料及经济节约型的过滤除尘系统;通过应用实例,介绍了机械振打玻纤扁袋式除尘器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长沙市10个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2013年的历史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PM2.5质量浓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采用非参数分析(Pearson相关性)法,研究了气象因素对长沙市PM2.5质量浓度周期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M2.5日均质量浓度在不同季节的绝对值和变化周期都相差很大。总体上,PM2.5在冬季的浓度高于夏季;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周期在3~8d。在2013年4个典型月份内,温度和风速与PM2.5质量浓度负相关,而湿度和气压与PM2.5质量浓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3、-0.395、0.519和0.440。PM2.5周期性变化与区域内大气环境容量相关,而大风、降雨等强对流天气是终结PM2.5变化周期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7.
大气细粒子(PM2.5)监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气细粒子(PM2.5)的污染对人和生态环境等影响巨大,迫切需要进行PM2.5质量浓度的监测;本文介绍了PM2.5国内外监测研究进展、监测网络应用情况以及监测技术;重点介绍了几种先进的技术:β射线法、振荡天平法和光散射法,并详细描述了各种监测设备的原理及结构,提出最好采用PM2.5在线监测仪进行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8.
以日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雾霾天气大气颗粒物样本,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ICP-MS等工具对其进行形态特征分析,探讨了日照市雾霾天气大气颗粒物(PM2.5)的微观形态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日照市PM2.5颗粒物主要以无定形态为主,为含铁、镁、铝、钾、钠的硅酸盐颗粒;日照市PM2.5的主要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及建筑施工排放、交通汽车尾气排放、燃煤、电子垃圾拆解等。通过对日照市PM2.5微观形态特征和来源的研究,可为改善日照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污权交易在我国已经开展试点工作,但是PM2.5排污权交易在我国尚未开展试点工作。本文根据国内外排污权交易的经验,以及其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建立PM2.5排污权交易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初步构建PM2.5排污权交易的框架,为今后开展PM2.5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细颗粒物(PM2.5)由于粒径小能长距离传输、比表面积大、易于富集有毒物质等特性给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文章简要阐述了PM2.5的来源及危害,重点介绍了PM2.5的控制与脱除技术,包括混合除尘技术、电除尘新技术以及在传统除尘器前设置团聚预处理设施等,分析了各项技术的利弊、应用现状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大气背景站颗粒物PM2.5和PM10实时监测结果表明,两个点位的PM2.5浓度占PM10浓度分别为80.15%、68.9%,两个点位的PM2.j浓度和PM10浓度均呈显著线性关系,点位1:y=0.8634x-0.2212,R^2=0.9823;点位2:y=0.7352x-0.2142,R^2=0.7767。  相似文献   

12.
火电厂烟气中PM2.5控制技术,目前可分为电除尘和袋式除尘两大类。其中电除尘又分常规电除尘、移动电极电除尘、前置聚并器电除尘、湿式电除尘、低温电除尘等;袋式除尘又分为纯袋式除尘、电-袋复合式除尘、先进的混合式电-袋除尘等。文章对这些技术从捕集机理到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推荐了火电厂应用最合适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3.
火电厂烟气中PM2.5控制技术,目前可分为电除尘和袋式除尘两大类。其中电除尘又分常规电除尘、移动电极电除尘、前置聚并器电除尘、湿式电除尘、低温电除尘等;袋式除尘又分为纯袋式除尘、电一袋复合式除尘、先进的混合式电一袋除尘等。文章对这些技术从捕集机理到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推荐了火电厂应用最合适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市区PM2.5污染特征及其溯源与追踪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研究乌鲁木齐市大气中PM2.5的污染特征,分析其质量变化浓度与各种气象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利用美国空气资源实验室的HYSPLIT模型对颗粒物进行备季节代表月份的溯源和追踪分析,为正确认识乌鲁木齐市区大气PM2.5污染状况提供重要基础数据,为以后的对比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PM2.5质量浓度的最高值出现在1月,受采暖期的影响,冬季PM2.5质量浓度全年最高。(2)PM2.5的质量浓度与温度呈负相关性,与气压的呈正相关性;在无降水的前提下,PM2.5的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3)春、夏、秋三季PM2.5来源主要是阿拉山口、阿勒泰北部及南疆,冬季则主要来自于南疆。到达乌鲁木齐的颗粒物主要向河西走廊及阿拉山口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PM2.5的危害及治理意义,论述了对于火电厂PM2.5的治理技术,如机电多复式双区电除尘、湿式电除尘、以及其他综合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了一种燃煤电厂PM2.5捕集增效技术—烟尘预荷电微颗粒捕集增效装置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研究了双极荷电对粉尘凝并的影响及扰流柱的产涡效果,在中试平台上测试了热态模拟烟气条件下该装置的增效结果。该技术在300MW机组工程上应用的测试结果为:电除尘器出口PM2.5下降30%,烟尘总质量浓度下降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