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上海两地2004和2005年大气污染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北京、上海两市大气污染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2004、2005年大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北京、上海两地大气污染特征和两地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4、2005年北京市的PM10最大值是最小值的63.7倍,北京市的变化幅度较上海市的变化幅度大;2004、2005年北京市的SO2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6.7倍,上海市的SO2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3.1倍,上海市的SO2污染的因素变化幅度较小;两市的NO2浓度都较高,且季节变化不太明显;两市NO2浓度年平均值满足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但质量浓度都较高,这与两市的机动车尾气污染有关;两市SO2浓度年平均值除上海市2005年外均满足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上海市SO2污染严重与上海市消耗大量煤炭有关,北京市SO2污染物浓度年度变化剧烈与冬季取暖烧煤有关;两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比较严重,北京市PM10浓度年平均值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上海市PM10浓度年平均值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总体上上海市的大气质量要好于北京市.两地大气主要污染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两地的污染物来源、地理、气候等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2.
苏南经济快速发展区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农田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 土壤有效态Cd含量总体较高,平均值为0.092 mg/kg,最大值高达0.354 mg/kg,且土壤Cd的平均活化率高达53%,Cd是该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②土壤表层有效态Cd含量与全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该区农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主要受全Cd含量的影响;③在不同经济功能区,有效态Cd和土壤Cd的活化率均以化工区为高,在不同地貌区,二者均以中部平原区最高,中部平原区Cd的活化率显著高于北部洼区;④在土壤剖面上,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土壤Cd的活化率均以表层为高,表明土壤Cd的环境风险主要集中在表层20 cm。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北京、上海两市大气污染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2004、2005年大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北京、上海两地大气污染特征和两地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4、2005年北京市的PM10最大值是最小值的637倍,北京市的变化幅度较上海市的变化幅度大;2004、2005年北京市的SO2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67倍,上海市的SO2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31倍,上海市的SO2污染的因素变化幅度较小;两市的NO2浓度都较高,且季节变化不太明显;两市NO2浓度年平均值满足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但质量浓度都较高,这与两市的机动车尾气污染有关;两市SO2浓度年平均值除上海市2005年外均满足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上海市SO2污染严重与上海市消耗大量煤炭有关,北京市SO2污染物浓度年度变化剧烈与冬季取暖烧煤有关;两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比较严重,北京市PM10浓度年平均值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上海市PM10浓度年平均值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总体上上海市的大气质量要好于北京市。两地大气主要污染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两地的污染物来源、地理、气候等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数理统计、空间插值技术、相关性分析与GIS地图表达,研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AQI及各空气含量因子污染浓度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提取国务院最新规划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分布数据,划分研究区为"一核五圈",探讨了空气质量指数的时间变化特征和AQI、首要污染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定量评价了AQI与其污染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时间变化上,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季均变化规律为夏季最好,冬季最差;月均变化呈波浪形分布,在1月份的平均浓度皆为最高;周均变化为:在一周后半段达到一周最大值;(2)空间分布上,分季节看,AQI在春、秋、冬三季空间梯度变化显著,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在首要污染物的分布上,以PM_(2.5)和O_3均分长三角地区;(3)PM_(2.5)含量空间分布与AQI有较高相似性,均处于北高南低的分布状态,臭氧分布呈现东高西低,即较发达的城市臭氧含量相对较高的空间分布格局。最后通过相关性计算,AQI与PM_(2.5)相关性显著,与O_3没有明显相关性,为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四季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青藏高原87个地面气象台站41年(1960~2000年)的月降水资料,并在Arcgis 9.0中通过Kriging插值方法对少数站点的缺测值进行了插补,用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高原四季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及区域上的差异。为了保证本研究的完整性,对高原年降水也做了相应分析。结果表明:(1)高原冬春两季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冬季雅鲁藏布江下游、春季高原东北部为降水减少区,高原其他区域均表现为增加;夏秋两季降水量基本保持不变,但夏季高原中部和川西降水减少,高原南部和北部降水表现为增加;秋季高原中部、南部降水增加,川西降水减少。(2)高原年降水呈显著增加趋势。在区域上高原南部大致以东经102度为界,该线以东降水减少,以西降水增加,且降水增加区域表现出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的特征。高原中部、北部的年降水基本保持不变或微弱增加。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生长季不同时期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植物与土壤之间营养元素的关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长江河口九段沙上沙芦苇湿地的芦苇营养元素吸收量与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芦苇主要从0~15 cm土壤吸取N元素,从15~40 cm土壤获取P、K元素,而从40~60 cm土壤吸收N、P、K元素量都较少。芦苇-土壤之间营养元素关联度排序为:4月为N>K>P;5月为P>K>N,6~8月为K>P>N;9~11月为N>K>P;12月为P>N>K。同一营养元素不同时期芦苇-土壤之间关联度也存在差异,芦苇与土壤营养元素N、P、K元素关联最密切时期分别出现在9、12与6月,均与上层土壤营养元素关联最密切。9、12与6月分别为芦苇-土壤之间N、P、K元素迁移、转化与循环的活跃时期,上层土壤是其活动相对重要的场所。芦苇生长过程中吸收土壤营养元素均存在时空差异,不同时期芦苇对不同深度土壤的营养元素吸收强度也不尽相同。芦苇地下部分不同部位与土壤中营养元素种类的关联度排序相同,而芦苇地上部分的排序则不同。  相似文献   

7.
上海城区典型臭氧浓度偏低年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6~2010年上海徐家汇、崇明、宝山、金山和浦东5个监测站的臭氧资料,分析了上海地区不同功能区臭氧的浓度特征及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6年上海地区臭氧平均浓度是这5 a的最低值,以徐家汇和浦东两个站臭氧浓度年际差异最为明显。2006年各站春末和夏季的臭氧浓度明显低于其他年份,而秋冬季臭氧浓度却差别不大。以徐家汇地区为例的综合分析表明,天气状况、日照时数、温度和风速等气象要素不是造成2006年上海城区臭氧浓度偏低的原因,臭氧前体物(VOCs和NOx)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2006年4~8月NOx和VOCs浓度明显偏低,典型臭氧日变化情况下2006年VOCs/NOx比值较小,平均值为1.22,比2007、2008年低了近65%,而O3的生产率也分别减少了65%和59%。OZIPR模式的结果也表明较低的VOCs浓度以及VOCs/NOx比值,是导致2006年上海城区臭氧浓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关于提高我国自然资源物权化程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资源物权是随着环境资源法和物权法的发展而逐渐进入人们视野的。与传统物权相比,自然资源物权是一组性质有别的权利总称.它在本质上具有物权属性.但也包含准物权的内容。可将其分为土地资源物权和其它自然资源物权。我国的自然资源物权制度主要存在所有权虚化和抽象化、使用权物权化程度不高、土地资源使用权未得到切实保障等缺陷。应当通过强化和实现自然资源所有权、积极推进自然资源使用权物权化来完善我国自然资源物权制度。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必须保障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有效实现,改进和完善自然资源的集体所有权;同时也要推进土地使用权和其它自然资源使用权的物权化,特别是扩大自然资源物权中公民使用权的范围.推进自然资源物权的具体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9.
江苏湖泊富营养化特征、成因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应用湖泊营养类型评价标准对江苏省主要湖泊富营养化进行了评价,以区域环境特征对苏南和苏北湖群及城郊湖泊富营养化现状、发生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城郊湖泊全部为富营养和重富营养水平,苏北湖群营养程度已接近苏南湖群,呈中富营养中期,太湖东部营养程度较之太湖西部高出一个营养级别以上。苏北湖群多为过水性湖泊,易受高浓度工农业污水脉冲式入湖影响;苏南湖群污染成因则相对较复杂,主要受城镇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高污染负荷的氮磷排放影响。严格控制流域内各类污染源的源头污染物排放量、充分利用河网湿地净化功能、适度进行湖内污染底泥疏浚和生态重建工程,对控制江苏湖泊富营养化将是较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汉江流域的降水进行了研究。一方面,以文献综述法对1961~2011年的汉江流域降水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比较了相关研究结果;另一方面,利用国际比较计划CMIP5中5个全球模式降尺度资料,预估了该地区到2049年的降水趋势变化。综述结果表明,1961~2011年历史时段内,汉江流域整体的降水变化较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有近于17和30年的周期变化的结论。模式数据的预估结果表明,1961~2049年内,汉江流域整体上年降水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在RCP4.5情景下存在着近17和30年的周期变化;但在RCP2.6和RCP8.5情景下,降水周期发生了变化。在RCP2.6情景下,较明显的周期为5和11年;在RCP8.5情景下,较明显的周期为8和17年。总体结论上,文献综述和模式数据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即汉江流域过去50年以及未来30年,降水整体上没有显著的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11.
The structure of benthic communities was studied in the continuum of the model mountain river Komarovka, which flows in the conifer-broadleaf forest subzone in the southwest of the Silkhote-Alin Mountain Range (Primorye, Russia). The lowest species diversity of phyto- and zoobenthos was recorded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river, in a heterotrophic area; the highest species diversity, in the central part of autotrophic area. At the same time, the Shannon index for algal communities had the highest values in the heterotrophic area, while that for bottom invertebrate communities, within the autotrophic area. Thus, the increase in invertebrate species diversity in the river continuum was accompanied by complic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zoobenthos, while the increase in the taxonomic diversity of phytobenthos took plac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increasing dominance of a few algal species.  相似文献   

12.
近5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日照时数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93个站日照、降水、云量和风速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突变检测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年、季、月日照时数的时空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年、季、月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均呈东北多西南少的分布形式,夏季最多,其次为秋、春与冬季。近50 a长江中下游地区年日照时数普遍显著减少,区域平均减幅为682 h/10a,多于同期全国平均减幅,明显的年代际转折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年日照时数异常偏多出现在1963年和1971年,但未出现过异常偏少年。各季的日照时数也都是负趋势,夏、秋、冬3季减少显著,夏季减少最多也最明显,其次依次是冬季、秋季和春季。近30 a年及夏、秋、冬 3季日照时数减幅缩小,春季则转为以147 h/10a的速率在增加。除湖北中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北部和浙江东南部年日照时数在20世纪80年代有明显突变外,其他站点的年日照时数没有明显的突变。长江以北地区年日照时数减少与降水量增加和平均风速减少有密切关系,而在长江以南地区低云量的增加作用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1961~2010年金沙江流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金沙江流域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对流域长时间尺度降水要素和多个典型降水日数进行分析,研究金沙江流域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0年,金沙江流域年降水量呈一定的增加趋势,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汛期雨量变化趋势不明显,逐月降水除9月和12月外其他月份均呈微弱增加趋势。小雨等级和中雨等级的降水日数空间变化趋势相似,呈中上游地区微弱增加、下游地区微弱减少趋势,大雨及以上等级的降水日数则以微弱增加为主,仅在源区、德格一带呈不明显减少趋势。年无雨日数和年连续无雨日数呈比较明显的中上游地区减少、下游增加趋势,特别是年无雨日数在昭觉、昭通、会泽等区域增加趋势显著,年连续有雨日数则呈全流域减少,在下游小部分地区显著减少。研究还表明金沙江流域下游地区无雨日数及连续无雨日数特别在2000s偏多,而年连续有雨日数则在2000s明显偏少,表明近年来流域下游地区发生干旱事件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与非病区土壤氟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巫山、奉节是三峡库区最典型的地方性氟中毒区(简称地氟病区)。利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大面积系统采集土壤深层、表层土壤样品、分析测试、数理统计,探讨了三峡库区沿长江各区县土壤氟含量、典型地氟病区与非病区深层、表层土壤氟的含量特征与差异。发现三峡库区沿长江各区县深、表层土壤氟含量均表现为:巫山>奉节>涪陵>丰都、万州、开县、云阳、忠县、长寿。巫山、奉节表层土壤氟含量分别为全国土壤氟含量均值的2.598倍、1.883倍,丰都等6区县深、表层土壤F含量与全国均值基本相当。各地区表层土壤明显继承了深层土壤氟的地球化学特征。地氟病最严重的巫山县表层土壤氟富集程度最高,而最轻的长寿县表层土壤则表现出明显的氟淋失。地氟病区深层、表层土壤F含量均远高于非病区,土壤F含量与地氟病发病率间具极显著正相关,土壤F含量对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影响。土壤F与土壤中造岩元素具显著正相关,主要来自于成土母质。  相似文献   

15.
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 ,存在以土壤退化为主要形式的土地荒漠化和水资源匮乏这两大生态环境问题。试比较不同退化程度土壤在土壤水分及特性方面产生的差异 ,研究土壤水分特性对土壤退化的作用机理。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 (云南省 )不同退化程度的燥红土水分特性的对比研究 ,发现退化土壤 PWP(凋萎湿度 )增加 ,而 FC(田间持水量 )和 BCM(毛管联系断裂含水量 )降低 ,使植物可利用的有效水范围变窄 ;退化土壤的入渗速率减小 ,渗透性减弱 ,在降雨入渗 90 min后 ,未退化燥红土的入渗速率降低 5 4 % ,而退化的燥红变性土却下降了 94 %。因土壤的水分蒸发量和蒸发速度加快 ,导致土壤持水能力降低和抗旱性显著减弱。未退化燥红土在有效水的两个蒸发阶段 ,土壤含水量降低速度小于退化燥红土 ,有效水蒸发历时达 82 .5 h,表蚀燥红土仅有 4 5 .9h,同时 ,未退化燥红土的水容量在低吸力阶段高于退化燥红土 ,但在水分蒸发阶段失水比却低于退化燥红土。由于有效含水量的降低 ,退化土壤即使雨季处于水分亏缺时期也超过 4 5 d。以上研究说明土壤水分特性恶化导致或加重了土壤退化  相似文献   

16.
采用1961~2016年中国2 481站的冰雹、大风、雷暴和闪电日数数据,利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中国4种灾害性对流天气日数时空分布特征、周期变化规律和气候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中国4种灾害性对流天气日数呈减少趋势,且冰雹和雷暴日数具有“先增 后减”的分段变化特征。中国冰雹、大风、雷暴和闪电日数分别具有3~5 a、2~3 a、1~2 a和1~4 a左右的振荡周期,且冰雹和雷暴日数分别于2002和1992年发生突变。(2)在空间上,青藏高原 四川西部地区是冰雹、大风和雷暴日数的高值分布区。同时长江以南地区也是雷暴日数的高值分布区。华南及其同纬度的西南地区是闪电日数的高值分布区。(3)在趋势上,中国冰雹日数主要在青藏高原地区呈减少趋势。大风日数变化趋势呈东部减少 中部不变 西部增减镶嵌的空间格局。雷暴日数在西藏、华北、重庆、浙江和黑龙江西北部呈增加趋势。中国闪电日数变化趋势在长江以南地区减少明显。(4)在波动上,中国冰雹日数在东南地区波动较大,大风日数在胡焕庸线以东波动较大。中国雷暴日数波动特征呈西北高 东南低的空间格局,闪电日数除在新疆北部和华南地区波动动较小外,其它地区波动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变化对岩溶水资源的影响--以湘西为例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岩溶水资源是支撑岩溶区社会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基本方面,明确生态系统变化是如何影响岩溶水资源的质与量这一重大问题,将有助于岩溶水循环机制的深入研究,为揭示岩溶水资源的形成、演化规律及控制机理,建立岩溶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系统理论,探索岩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分析岩溶山区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及其演化特征和岩溶水资源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湘西20年来的生态系统变化的对比,就其对岩溶水资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生态的恶化是引起岩溶石山区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态系统变化对岩溶水资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岩溶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等的影响,使岩溶水资源产生水质和水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Effects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on the behaviour of radionuclides in spruce forest ecosystems were studied along a gradient from of a copper-nickel smelter in Monchegorsk, NW Russia. A reference site was situated in Lapland, Finland, 152 km west of Monchegorsk. Most of the total 137Cs activity in soil was in mineral (E and B) horizons, except at the reference site where the major part was still in the organic surface layer. Most of the total 90Sr activity still remaining in the soil profile was found in the surface layer, but the relative amount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level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Pollutants from the smelter clearly affected the chemical speciation of radionuclides. Smaller amounts of exchangeable radionuclides were present in the organic surface layer at the most polluted sites. The decline of 137Cs with decreasing distance from the smelter correlated strongly with a similar depletion in exchangeable K and Mg. Total concentrations of 137Cs and 90Sr showed high correlations with exchangeable cations, particularly in the E and upper B horizon. A sudden change in behaviour of 137Cs in the lower B horizon may be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clay mineralogy along the soil profile caused by weathering.  相似文献   

19.
Comparisons were made of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water and sediment with those in the muscle and livers of three species of fish caught in four seawater reservoirs (two in the Odiel estuary and two in the Bay of Cádiz). The concentrations of a large number of metals in the water, sediment and fish were higher in the Odiel reservoirs than in those in Cádiz. We found high metal-enrichment factors in the livers as compared to muscle (over 100 for Fe and Cu and around 5 for Zn, Ni, Cd and Pb). The three fish species showed differences in metal content. For example, eels accumulated more metals in muscle and grey mullet in the liver. The metal levels found in muscle in the three species were below the legal limits for human consumption, although Cu in the liver was above the limit in the three species taken from the Odiel reservoirs, and Zn levels in liver were over the maximum in eels from one of the Odiel marshe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p<0.05) were obtained for the levels of numerous metals in water, sediment and fish.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5-2012年西北地区51个市(州/地)的面板数据,利用相关指标测度了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对产业结构演变的驱动效应,在对其时空演化基本趋势把握的基础之上,利用空间自相关检验及空间计量方法对其空间相关性和时空驱动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对产业结构演变的驱动效应整体程度较低,但大部分市(州/地)存在逐步增强趋势,城市化进程对产业结构演变的驱动效应日益凸显;2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对产业结构演变的驱动效应存在块状联接分布,且城市密集区的驱动效应增长较城市稀疏区更为明显,空间自相关检验显示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对产业结构演变的驱动效应空间相似值集聚,且低值集聚强于高值集聚,同时驱动效应的空间正向相关性呈下降趋势;3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开发强度、区域开放程度以及产业集聚等因素对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一定的驱动效应,但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财政支付能力弱、外向型程度不高和产业集聚水平低的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驱动效应的强度;4本地城市化进程中的多重因素在不断驱动自身产业结构演变的同时,还存在驱动效应的空间交互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溢出对产业结构演变有着最为强烈的正向驱动,但区域开发强度、区域开放程度以及产业集聚存在的空间竞争效应又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这一驱动效应。未来在通过加速城市化综合进程进一步推动西北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上,还需加强西北地区城际间的协调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