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传统环境法义务观存在三方面不足:义务的规定具有极强的政策性和宣示性;强调事先预防和事后治理的模式,缺乏事中控制:义务的架构缺失一种对自然的回馈机制.环境回馈义务是指人类对环境负有的回报和补偿责任,具体表现为涵养水源、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等积极地对环境进行投入的行为.环境回馈义务是一种积极义务,它要求必须对环境为一种积极的投入.环境回馈义务是一种生态法域的义务,它旨在构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维护生态系统整体的善,丰富和发展了环境保护义务的内容,体现了人类对自然内在价值的尊重.环境回馈义务的有效履行有利于实践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类对自然回馈是保持生态平衡的要求.实现人类对自然索取与回馈的平衡是符合生态经济发展规律的.生态整体主义的伦理观要求人对自然尊重和回馈.环境回馈义务也是生态正义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关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几种理念,分析了人类中心主义和天人合一观缺陷,认为可持续发展观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和天人合一观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时值全球性环境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的时代大背景下,人类正在积极寻求一种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模式。在华夏大地上土生土长的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的儒家以及以"道法自然"为理论内涵的道家为当前人类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两者的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启迪意义和警示作用。故本文对儒道传统思想生态观进行浅析,以希冀揭示并阐明儒家和道家两种思想体系生态观的思想内涵和核心价值,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进而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相应的思路和理念,即人与自然的两者关系是和谐共生而非针锋相对、人对自然的利用策略是取之有度而非贪得无厌、人对自然的运行态度是尊重有加而非妄加干预、人对自然的改造方式是顺其自然而非随心所欲。  相似文献   

4.
环境伦理将人类之间的伦理关系延伸到了人与自然,认为人既依赖于自然,又作用于自然。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对自然界的作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本文从环境伦理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提出环境伦理原则的确立,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判断,环境伦理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观照。  相似文献   

5.
环境-社会系统的三元结构是指人、社会和自然三元。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对这三元运动机制的协调。从环境-社会系统的视角看。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三种生产的和谐运行与环境—社会系统的稳定演进.获得“经济-社会-环境”整体的高效益。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矛盾是资源生产的矛盾和资源配置的矛盾.因此。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在争取“人-社会-自然”和谐演进的前提下。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以及自然的、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确立生态价值观: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确立生态何时何地观。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每一代人究竟应当怎样衡量自己创造的文明成就。又应当如何评价自己决策行为的功过得失。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价值,在于价值的取向与判断标准。我们反思过去的经济行为。必须确立这样的价值观。就是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这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环境权理念: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视角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权是于20世纪中后期基于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理论、新的理念,已经成为环境法的理论基础和支撑。一般认为,环境权维护的是人对环境的权利及利益,是传统人权理论的延伸与扩展。但环境权在其从提出、发展及被人们所逐渐接受的过程中就充斥着各种争论,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权观和“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权观等各种主张。突破传统法学的樊篱,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视角对环境权理念予以审视,从而以环境权为中心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积极推动环境权入宪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重视环境权的现实意义,将环境权的具体权利框架在法律体系中建构起来,推进环境权从应有权利向实有权利转化,有益于促进环境权的进一步发展及环境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关于架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系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从把握人与自然共生的辩证关系方面入手分析 ,认为体系的框架主要有五个层面 :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观 ;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关系上 ,确立经济与生态的兼容观 ;在处理各方利益关系上 ,确立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观 ;在生产增长的理念上确立集约化经营观 ;在生活方式选择上 ,确立适度消费观。在实践中 ,我们要把这种新的观念变成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觉力量 ,这就需要通过宣传教育、政策导向、责任考核、现代科技的“生态化”发展以及法制建设等途径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法理论变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环境法理论也随之发生着变革。近年来。众多学者对环境法理论的变革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生态文明的法律观。承认自然界及其生物具有内在价值。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学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就环境论环境,对于认识环境问题有启蒙意义,但也容易产生片面性。环境问题需要在它的同一级的层次,即“人-自然”系统的层次来思考。从“文化”的视角思考,我们认为要解决如下理论问题:关于拯救人类与拯救地球;关于人类生存与自然界生存;关于自然价值与文化价值;发展是多价值管理。  相似文献   

11.
The interaction of man and nature is considered in terms of classical ecology, which is becoming a synthetic systemic science based on a set of other sciences. The divisions of modern human ecology that deal with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levels of ecological system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different degrees.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e necessity of discrediting the mechanistic concept of opposi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pecific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man related to group adaptation (culture), as well as the global role of all living organisms in the maintenance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Earth.  相似文献   

12.
在人与环境所组成的世界系统中,人与环境、人与人是两种最基本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在人类社会的生存阶段与发展阶段中,两种关系表现出明显不同的作用性质与作用内容。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发展危机(贫富分化与资源环境问题)均直接表现为两种关系的矛盾冲突。分析表明.只有同时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工业革命后,特别是二战后的新技术革命,西方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提高,但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生态环境被破坏为代价的。20世纪60年代后,自然意识的兴起使西方国家变革了社会发展观,自然意识已成为西方国家处理人地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个过程本身对我们国家目前的发展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本文介绍了自然意识的缘起。比较了自然意识与人本环境论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其主要特征的分析,探索生态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结合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提出了自然意识对生态旅游规划的五点指导原则;并结合安徽板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规划介绍五点原则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关系新认识及环境伦理学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调,环境伦理学逐渐兴起,它要求人类从道德的意义上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重视环境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termine whether and to what extent forest birds take the risk of feeding in an open area in winter. In each of three plots the extra food (lard) was initially placed on the border of the forest and open area and then moved into the open area and located within 15, 30 and 45 m from the edge of the forest. Only in one plot the total number of all the birds feeding on lar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long with the food being moved away from the edge of the forest. In other plot the number of the most numerous Great Tit Parus major and Blue Tit Cyanistes caeruleu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food source being moved away into open area. The numbers of the other 7 species of birds fell or did not have directional nature. Only in one plot the aggregation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of a given species feeding simultaneousl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long with moving the food into open area. In other plots differences in aggregation did not have the directional nature and, in most cases, were not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剖析和谐社会及人与自然和谐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对社会和谐的破坏作用。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通过分析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可以促进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促使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促进经济繁荣和持续发展。阐明了以人与自然和谐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而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The man-nature relationship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