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确定沙雅县不同植物类型所在农田环境中典型农药残留特征及潜在的人体健康和生态风险水平,于2020年9月29日采集了沙雅县9个区域的植物、土壤和水体样本共55个,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样品中47种典型农药赋存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环境介质中共检出农药23种,土壤、植物和水体中农药检出范围分别为0~70.58 μg·kg-1、0~1832.18 μg·kg-1和0~188.53 μg·L-1.沙雅县3种环境介质中农药残留水平表现为植物>水体>土壤的特征,从不同植物类型区域农药检出情况来看,位于县中心的P1、P2、P6和P8区域污染最为严重,对应区域中农药负荷水平较高的植物为棉花、核桃、红枣和白杨,且残留值贡献较高的7种农药分别为:六六六、毒死蜱、氯氟氰菊酯、氟胺氰菊酯、甲霜灵、苯醚甲环唑和腐霉利;对成人和儿童通过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和呼吸吸入这3种途径暴露在土壤表层的农药中造成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种方式中经口摄入作为主要暴露途径,且儿童的风险水平显著大于成年人,但两个年龄段风险水平处于可接受范围内;对蚯蚓在土壤中的生态风险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沙雅县单个农药对土壤中蚯蚓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较低,联苯菊酯为最大贡献农药;对农药的联合作用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P1、P4、P7和P9区域处于中度风险,其他区域处于低风险等级,因此需限制研究区部分农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