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80篇
安全科学   154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112篇
综合类   627篇
基础理论   130篇
污染及防治   92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美国“科学杂志”1990年1月发表的文章表明,若小轿车、卡车等车辆以甲醇作主要燃料,则城市大气质量会得到改善。美国一个研究小组的模拟试验证实,若今后10~20年内在洛杉矶地区用甲醇作  相似文献   
2.
3.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或专家判定法相结合,对我国燃煤电厂非常规污染物大气汞控制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估,以筛选出最佳控制技术.建立了环境、经济和技术为一级指标的三层指标体系,共22个评价指标;初步筛选出洗选煤+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等七项技术及技术组合并对其开展评估.结果表明:强调环境因素的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超低排放协同脱除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得分最高(0.797 0),为最佳控制技术.而专家判定法与强调经济因素的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估结果一致,洗选煤+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最具经济优势,是专家认可的最佳可用技术(BAT)和最佳环境实践(BEP).研究显示,我国现阶段可采用洗选煤+超低排放协同脱除技术对燃煤电厂的大气汞污染进行控制,但为达到发达国家的严格排放标准,必须采用超低排放协同脱除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   相似文献   
4.
5.
6.
恒电流库仑滴定法用K_2Cr_2O_7作为氧化剂,以电解产生亚铁离子作为还原剂,测定废水中的COD值,此法操作简便,回流仅需15分钟,全过程不超过30分钟;试剂用量少,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测定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7.
因子分析法解析北京市大气颗粒物PM10的来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2004年10月份在北京市6个采样点采集了大气PM10样品,分析了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元素组成、离子、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浓度,并用因子分析模型对颗粒物的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主要有6类:建筑水泥尘/机动车尾气尘/燃煤尘、土壤风沙尘、二次粒子尘、工业粉尘、生物质燃烧尘和燃油尘。用模型计算得到的各源对PM10的贡献率分别为建筑水泥尘/机动车尾气尘/燃煤尘占36.57%、土壤风沙尘占16.07%、二次粒子尘占12.33%、工业粉尘占10.29%、生物质燃烧尘占6.07%、燃油尘占3.84%、其它占14.84%。其中建筑水泥/机动车尾气尘/燃煤尘、土壤风沙尘、二次粒子尘、工业粉尘是大气颗粒物PM10的主要来源。实验表明,在缺少源成分谱时可以用因子分析模型来分析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及其相对贡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磁悬浮快速列车沿线两侧区域振动监测,得出振动级VLzmax与列车速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实测得出了振动随车速变化的衰减系数。同时给出了振动随离轨道距离变化的衰减方程,参照现有环境振动国家标准,给出了不同车速下磁悬浮轨道两侧区域的振动达标距离。  相似文献   
9.
谈缓冲溶液的作用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缓冲溶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中。它的作用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调整溶液的pH值,使待测溶液的酸度符合分析方法所规定的范围。例如苯酚在碱性介质及铁氰化钾存在下,可与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橙红色的安替比林染料。但为了防止芳香胺类的干扰,以pH在10.0±0.2时最为适宜。为此,就需要在待测溶液中加入氨-氯化铵缓冲溶液,来调整和控制待测溶液的pH为10.0±0.2。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分析人员由于不大了解缓冲溶液的作用机理,当所配制和使用的缓冲溶液与规定的数值不相符时,为使缓冲溶液达到要求,就用盐酸或氢氧化钠等强酸、强碱进行调节,以为这样做可以使缓冲溶液尽快达到所需要的pH值。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这样的溶液pH值虽然调对了,可是它的缓冲体系却被破坏了,缓冲溶液的作用也就失去了。  相似文献   
10.
浅谈环境监测档案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监测档案绝大部分属于科技档案,在《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中规定:“应当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科技档案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科技档案工作,达到科技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的要求。”因此,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就成为档案工作的最基本原则。而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