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在能源与废弃物地下储存及地下水环境评估与污染治理等领域,为了对地下水环境进行三维高精度连续监测,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开发了一种基于U型管原理的地下流体多层取样和监测装置。介绍了这种基于U型管原理的气体推动式取样装置,并与国内外多种同类型的取样技术进行对比。共开发出3种不同型号的流体取样装置,经过多次场地试验和工程检验,验证了该浅层U型管监测装备是一种性能可靠、运行稳定的浅部地层(0~200 m)取样监测设备。作为地下水环境监测平台,浅层U型管监测系统可以进行技术集成化改进并进一步增加其应用深度,后期开发前景和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镉(Cd)污染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开展Cd生物有效性研究及生态风险评价,有助于防治和减轻Cd的危害.通过分析海陆交互相土壤中的Cd含量及形态,揭示了土壤Cd的富集特征及变化规律,通过累积指数法(Igeo)、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Er)和风险评估编码法(RAC),对Cd的环境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杂填土中Cd含量通常低于0.3mg·kg-1,素填土中Cd含量通常高于0.3mg·kg-1,海相沉积物Cd平均含量为0.36mg·kg-1,5 m以浅海相沉积物中Cd含量通常比5 m以深更高,陆相沉积物中Cd含量显著低于海相沉积物,Cd平均含量为0.10 mg·kg-1;②人工填土层(Q4ml)土壤Cd与CEC存在中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52(P<0.05),海相沉积物Cd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存在低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49(P<0.05),镉全量及土壤理化性质均对土壤镉的形态分布的影响显著;③人工填土层和海相沉积物土壤地质累积指数以1 < Igeo < 2为主,均属于中度污染,人工填土层和海相沉积物土壤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以80 < Er < 160为主,存在较高潜在生态危害,各钻孔土壤酸可提取态Cd在总Cd中所占的比例均值均大于50%,普遍存在极高潜在生态风险.这些结果将为环境和农业决策提供良好的依据,为土壤污染调查和修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