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废物处理   3篇
综合类   24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正> 近年国内许多研究者对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可生化性的评价方法作了多方面的研究,肯定了氧参数法是简便易行的方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工业废水水质复杂和多变的缘故,因此,在氧参数法的应用问题上  相似文献   
4.
<正> 前言在下水污泥处理系统中,水处理技术的评价内容比水处理技术涉及的问题要多,它不仅关系到污泥的处理,而且还广泛地涉及到残渣处置的形态,对水处理的影响以及节能问题等。污泥处理技术虽然在各种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新技术开发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对这些技术进行评价都很难,由于对污泥处理的看法不同,其评价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5.
6.
排污河沟污水可生化性研究是选择污水处理方案前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性试验工作,其实质就是通过模型试验的方法来研究污水(或废水)的生物降解规律,确定污水的生物可降解程度,以便为建设污水处理厂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的成分日趋复杂,因此,在评价工业废水可生化性指标方面引起了争论和分歧。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笔者认为,以TOD代替COD_(cr),用BOD_5/TOD比值作为评价废水可生化性指标更具有科学性和代表性,可得到比较精确的评价结果。一、用BOD_5/TOD比值评价废水可生化的理论众所周知,有机物的生物降解过程,大体可  相似文献   
8.
随着合成工业的发展,城市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生物难降解物质的含量逐渐增加,从而导致废水(污水)的生物处理能力明显降低。面对这个实际问题,近年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废水可生化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其目的在于寻求提高废水(污水)生物处理能力的途径。 基于同样目的,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  相似文献   
9.
自1973年全国首次环境保护大会以来,我省各工业企业通过不同投资渠道,相继建设了大批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到目前为止已有30%左右的工业废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前言星罗棋布的中小型企业,在水污染控制系统中虽然不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其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应忽略的.为此,当制定地区或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时,对这类企业的污水治理问题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从现状看,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产品单一;技术条件落后,所以在考虑污水防治对策时,存在以下几个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