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2篇
  201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6 毫秒
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环境标准品和湖水中LAS的烷基同系物的组成,并比较了几种商品级LAS中同系物的比例。用YWG-CH作为固定相和含高氯酸钠的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达到LAS同系物较好地分离。成功地用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除去萃取液中的亚甲基蓝。方法的回收率为95.01%,标准差±2.97,最低检出量10ng。还用此法检测了武昌东湖湖水中LAS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EROD生物测试法快速筛选二噁类化合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样品采集于湖北省鸭儿湖地区。每一样品分作两份,一份用于高分辨色质联用多离子检测法测定,另一份样品的提取液经多层色谱净化后再用7-乙氧基-异吩 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力诱导法进行生物测试。PCDDs/PCDF_s和PCB_s总的TCDD毒性等价指数(TEQ_s)最高,分别为1090ng/kg和996ng/kg。说明湖中二  类化合物来源于附近化工厂有机氯生产排放的污水。同时,周围农田中发现的二  类化合物数量少得多。这些化合物可能是来自于污水灌溉或大气尘降。在本研究中,EROD生物测试法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适合于对环境样品中的二  类化合物进行快速定量筛选,而HRGC/HRMS-MID对生物测试所获得的数据作了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3.
本报告研究了利用氧化塘处理废水中对硫磷农药的生物净化机理。分离出Pseudomonas sp.CTP-01、CTP-02两个菌株,对对硫磷和对硝基酚具有很高的降解能力,其降解速度分别为11.0g/l/day和6.0g/I/day。观察了对硫磷及分解产物对栅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和模拟藻菌系统中对硝基酚的降解。研究了Pseudomonas sp.CTP-01的对硫磷的酶解,对硫磷水解酶降解对硫磷的最高速度可达1×10~4n mol/mg prot./min.Cu离子对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Pseudomonas sp.CTP-02在降解对硝基酚时首先发生硝基脱落,然后进一步被降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氧化塘系统中六六六的转移和归趋。实验表明,由于氧化塘中藻类光合作用大量消耗游离二氧化碳而引起pH的上升;浮游动植物积累及通过它们转移和带入底泥;以及在底泥中的厌氧降解是六六六在氧化塘中被净化的主要原因。六六六在鱼体中积累和释放的动力学研究,证明六六六在鱼体的残留水平为水和体脂间的分配平衡所决定,水中六六六可以在鳃的气体交换过程中迅速进入体内。当水中六六六浓度低时,体内的残留又可释放到水中,其释放速率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用~(14)C标记直链烷基苯磺酸盐,(~(14)C-LAS),研究了在由塘泥、水草、鱼、螺蛳和溞构成的室内模拟水生态系统中,LAS的降解规律、在水生生物体内的积累分布及其与在水中降解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鸭儿湖地区的底泥和土壤样品中的多氯代二苯并二( )/呋喃(PCDD/F)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鸭儿湖部分地区已被PCDD/F严重污染,该类污染物来源于附近某化工厂排放的化工废水,其中,PCDD/F主要以高氯取代的HpCDDs和OCDD为主,总结我们的已有实验结果,鸭儿湖1号氧化塘中高残留的PCDD/F如果控制不当将会转移扩散,可能造成对周围环境的进一步污染.  相似文献   
7.
在水体污染治理中,我们采用氧化塘方法作为有机磷农药废水的三级处理,取得了明显的净化效果。氧化塘法作为生活污水的处理,是一个成熟和有效的处理方法。但作为有机磷农药生产废水的处理则未见报导。因此,进一步探讨有机磷农药在氧化塘这样一种特殊的水生态系统中的净化原理,是有其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农药包括除草剂、杀菌剂在水环境中的降解研究,早期大都是关于农药在水环境中残留时间和净化现象的观  相似文献   
8.
活体及离体条件下微囊藻毒素对鱼蛋白磷酸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鱼组织匀浆液或纯化的酶作为酶源,研究了离体和活体条件下天然有毒物微囊藻毒素对蛋白磷酸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3种微囊藻毒素LR、YR和RR都对蛋白磷酸酶有极强的抑制作用,毒素浓度对酶相对活力作图呈典型的S型曲线。在活体致毒时,微囊藻毒素LR可在极短时间里完全抑制鱼肝脏的蛋白磷酸酶活性。研究结果还证明,离体条件下,微囊藻毒素对鱼蛋白磷酸酶的作用模式和程度与哺乳动物中的一样,活体致毒时,微囊藻毒素对鱼蛋白磷酸酶有专一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富营养化引起的藻华问题是当前许多水体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化感抑藻现象的发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目前,已发现很多水生植物具有化感抑藻效应,通过恢复受污染水体的水生植被群落来进行水体修复的工程案例逐渐增多,但对水生植物抑藻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化感作用机理的揭示对于藻生理生态研究和水华的控制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从生理生化的角度介绍最近几年水生植物及其化感物质的抑藻机制研究进展,指出化感物质可能的抑藻机制,包括:化感物质对细胞膜,呼吸作用和光合系统Ⅱ(PSⅡ)造成影响,化感胁迫后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升高而导致藻氧化胁迫,NO作为化感作用的信号分子,介导藻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不同化感物质作用靶点的探寻,化感物质在胞内转化途径,化感物质介导信号分子调控网络以及化感物质诱导的程序性死亡的研究将会是今后化感抑藻机理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硝基多环芳烃在鱼水系统中的归趋和生物浓缩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六种硝基多环芳烃(NO2-PAHs)在实验室鱼水系统中的归趋,水中NO2-PAHs的含量在24h内降低较快;鱼体中积累浓度达最大值的时间各不相同,但在48h内基本上都达到峰值。测得草鱼对五种NO2-PAHs的生物浓缩因子在90-820之间,并在生物浓缩因子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以及与水溶解度之间建立了线性关系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