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柏祥 《环境导报》1994,(3):22-24
本文就“三同时”保证金制度讨论三大问题:概念和属性、保证金的收取原则、如何准确界定项目是否执行了“三同时”,继而对保证金作出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2.
研究湿地植物对水深梯度的响应对于湿地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南四湖湖边滩地上的人工修复湿地中开展水深梯度对荆三棱(Scirpus yagara)生长的影响研究,试验观测水深分别为-10、0、10、20、30 cm共5个梯度.结果显示:随着水位的升高,1)荆三棱的株高、基茎、叶长和叶宽均有所增加,当水位大于10 cm时各项指标增加更为显著;2)生物量呈增加趋势,而根茎比则逐渐减小,水位为30 cm时的生物量和根茎比分别为-10 cm时的2.67倍和58.15%;3)叶绿素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但在不同水位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4)叶绿素荧光方面,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均在0.75以上,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qN分别呈现出升高和下降的趋势.结果表明,在试验所设置的水位条件下(-10~30 cm),荆三棱的生长没有受到水深梯度增加的显著影响,相反表现出随着水深的增加而生长更好的趋势.可见,在试验设置的水深梯度范围内,相对较高的水位有利于荆三棱的生长,因此在湿地管理中应控制适当的高水位以利于其种群的生长和稳定.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臂景天然水中铬的价态有三价、六价两种,其中以六价铬的毒性最强、应用最广。水体中铬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已成为评价水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能准确客观地测定水体中馅的含量,除了不断完善和改进分析方法外,还有必要对铬的贮存方法进行研  相似文献   
4.
采用巢湖原位试验研究了80、160和240 cm 3个水深条件下生长的沉水植物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对沉积物和间隙水中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狐尾藻的株高和生物量随着水深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其差异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而加大,水深为240 cm的条件下狐尾藻具有最小的株高和生物量,即240 cm的大水深条件不利于狐尾藻的个体形态构建;而相对浅的水深条件(80和160 cm)则是其生长的较佳生境。狐尾藻的生长过程中能够通过根系吸收和根际环境的改变使沉积物和间隙水中的氮磷含量明显下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沉积物氮磷向上覆水体释放的风险,并且其抑制能力随着不同水深条件下植株的长势不同而有所差异,即在植株生长良好的浅水条件下其对沉积物和间隙水中氮磷的抑制效果更佳。因此,较浅的水环境有利于沉水植物的生长,同时还能充分发挥植物对沉积物氮磷的控释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水深条件下狐尾藻生长对沉积物氮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巢湖原位试验研究了80、160和240 cm 3个水深条件下生长的沉水植物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对沉积物和间隙水中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狐尾藻的株高和生物量随着水深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其差异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而加大,水深为240 cm的条件下狐尾藻具有最小的株高和生物量,即240 cm的大水深条件不利于狐尾藻的个体形态构建;而相对浅的水深条件(80和160 cm)则是其生长的较佳生境。狐尾藻的生长过程中能够通过根系吸收和根际环境的改变使沉积物和间隙水中的氮磷含量明显下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沉积物氮磷向上覆水体释放的风险,并且其抑制能力随着不同水深条件下植株的长势不同而有所差异,即在植株生长良好的浅水条件下其对沉积物和间隙水中氮磷的抑制效果更佳。因此,较浅的水环境有利于沉水植物的生长,同时还能充分发挥植物对沉积物氮磷的控释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证限期治理是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探讨限期治理及其行政处罚的主体适格问题,通过对相关法律规范的剖析和质疑,澄清多种模糊认识,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以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为例,对校园木本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校园内共有木本植物107种,隶属于37科75属,其中乔木69种,灌木37种,藤本1种.木本植物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分别为8.601,0.709,1.926和0.412.与国内高...  相似文献   
8.
南四湖湿地沉积物及孔隙水基本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古小治  张雷  柏祥  范成新 《环境科学》2010,31(4):939-945
利用平衡式孔隙水采样技术Pore Water Equilibrators(Peeper)来获得沉积物的孔隙水剖面,研究了南四湖湿地芦苇、香蒲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对孔隙水营养盐的垂向分布特征及其扩散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种植芦苇和香蒲,沉积含水量、孔隙度及交换态的氨氮、硝态氮含量均较无植物的对照区有明显提高.在2~5cm亚表层,芦苇区和香蒲区孔隙度分别提高了57.5%和34.6%.在沉积物-水界面附近,孔隙水中氨氮和可溶性磷酸盐浓度随剖面深度的增加呈指数关系增长,在沉积物6~8cm左右达到最大值.运用Fick第一定律对孔隙水营养盐的扩散通量进行估算,发现芦苇较香蒲更能有效地抑制孔隙水中氨氮的再次释放,从对照区的最高值3.57~4.48mg/(m2.d)降低0.90~1.24mg/(m2.d);磷酸根扩散通量3个区域的数值相差不大,在0.02~0.04mg/(m2.d)间波动;硝态氮3个区域均表现为上覆水向间隙水中扩散.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交换态营养盐含量与孔隙水中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控制营养盐的可交换态含量可能是防止湿地沉积物营养盐二次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水中挥发酚的测定,目前主要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氯仿萃取比色法,该法选择性高、稳定性好;氰化物的测定常用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吡啶—巴比妥酸比色法(CN~-小于1mg/1时)。但由于水样中干扰物质的存在,常需用预蒸馏的方法分别对水样进行预分离文献中介绍的挥发酚和氰化物水样的预蒸馏,操作都较烦琐,仪器占用空间大,耗时耗电耗水,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不利于批量分析。本文用磷酸酸化水样,一次将酚和氰同时蒸馏出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然后取馏出液分别比色测定酚和氰。该法不但避免了上述缺点,而且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AQC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从外来植物的入侵性和生境的可入侵性两方面综述了外来植物豚草的入侵机理研究进展,分析了豚草在秦皇岛地区的现状,以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新校区为例调查了人类活动干扰对豚草的影响。豚草的入侵性与其自身所具有的生理生态学特性密切相关,生境的可入侵性则与其群落特征和受干扰程度等因素有关。目前豚草是秦皇岛地区自然群落的建群种,没有表现出入侵性。新校区调查结果表明:豚草在自然群落中零星分布,但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生境中豚草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度。因此,在豚草防治中应防止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影响,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