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篇
基础理论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1.
泥炭保护紫花苜蓿根系对柴油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盆栽试验,观察了泥炭保护根系移栽和直播2种栽培方式处理的紫花苜蓿在柴油污染土壤中的生长情况及其对土壤中柴油污染物的去除情况,探讨了利用泥炭保护根系措施清除土壤柴油污染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泥炭保护根系处理有利于紫花营蓿根系形态发育,能促进根系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并显著提高根区土壤柴油降解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煤矿应急资源在日常的分类分级管理和在突发事故救援过程中的统一调度,把煤矿应急资源划分为人员流、物资流和信息流,并且通过构建煤矿应急资源救援调度模型和建立煤矿应急资源实时监控机制,提高应急资源在突发事故或预案演练中的应急保障能力,最终实现应急资源的日常分类管理、灾时统一调度的应急联动体系。  相似文献   
3.
4.
不同肥料种类对稻田红壤碳氮淋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土壤中碳、氮淋失降低土壤肥力,污染水体环境.为探究不同施肥种类对稻田红壤碳氮淋失影响,本试验依托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生态站(114°53’E,26°48’N)1998年建立的红壤稻田长期定位控制试验,选用负压法采集土壤溶液,研究秸秆还田(ST)、有机肥(OM)、化肥(NPK)对土壤碳、氮淋失状况及时间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田土壤中氮素淋失以铵态氮(NH+4-N)为主,施用NPK使土壤中NH+4-N(1.2 mg·L-1±0.1 mg·L-1)淋失最严重,施用OM使土壤中可溶解性有机碳(DOC)(27.3 mg·L-1±1.6 mg·L-1)淋失最严重,且土壤中DOC和NH+4-N均在水稻营养生长期淋失最严重(P<0.05);2施用OM与NPK可以增加稻田红壤中NH+4-N、DOC、总有机碳(SOC)和总氮(TN)含量,且施用NPK增加TN效果最显著,施用OM增加SOC最显著;3土壤渗漏液中DOC含量与稻田红壤中S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渗漏液中NH+4-N含量与稻田红壤中T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5.
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交通规划和交通环境量化评价指标三方面,研究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如何在城市交通体系中得以体现,同时给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城市交通规划流程。  相似文献   
6.
清淤河泥是城市水体治理的重要内容,河泥急需合理资源化处理;而以厨余垃圾、工农业加工业有机废料和园林修剪物为主的城市废"炭"的处理也是城市管理的难题,将两者作为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结合的资源化处理用于城市生态建设,将有助于两大废物的就地解决和消减。文章综述了城市河泥和废炭资源化处理现状,就二者结合资源化利用的方式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泥炭形成过程对泥炭基质替代物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泥炭是重要的聚碳自然资源,对全球碳积蓄具有关键作用,同时泥炭也是园艺产业最重要的种植基质。泥炭资源的稀缺性和多用性使其保护和利用一直存在争论,而借鉴泥炭形成原理指导研究适宜的处理方法用以泥炭替代物处理,不仅满足园艺生产需求,也将有助于泥炭资源合理保护。论文从泥炭自然形成过程的角度,分析泥炭形成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泥炭替代物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水域生态系统的特点进行了介绍,指出了河流形态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提出了保持生态系统健康性与完整性的技术对策要点。  相似文献   
9.
自1995年以来国外科技工作者对泥炭及泥炭地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泥炭的基本物理及化学性质、泥炭中环境污染物质如硫化物、甲基汞、泥炭酸碱性、有机物的迁移转化,泥炭地对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环境污染物质的吸收、生物过滤和降解、泥炭地对C02、CH4的排放,泥炭地对古环境特征的记录、泥炭与泥炭地的开发利用,是近年来的主要研究内容,这些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